“建党百年·春绿陇原”陇剧惠民演出周15日启幕 陇剧大戏《大禹治水》《官鹅情歌》 金秋时节“花开金城”
原标题:“建党百年·春绿陇原”陇剧惠民演出周15日启幕
陇剧大戏《大禹治水》《官鹅情歌》 金秋时节“花开金城”
被誉为陇上“艺术奇葩”的陇剧,是我省的独有剧种,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场陇剧艺术盛宴将在金秋十月“花开金城”。10月8日,记者从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建党百年·春绿陇原”陇剧惠民演出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5日,大型原创陇剧《大禹治水》将首度登上金城舞台演亮相,在甘肃黄河剧院连演三场;随后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剧目复排计划的大型历史陇剧《官鹅情歌》,将以复排后的“青春版”接棒演出两场,原汁原味的两台陇剧大戏,将让金城戏迷大快朵颐。
两部剧目同时搬上舞台意义重大
“此次陇剧惠民演出周,将一台新创剧目和一部复排精品剧目同时搬上舞台,在大力倡导黄河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意义重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下讲到要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大禹治水》作为讲好黄河文化的深入实践,从策划、创作到研讨环环相扣,仅剧本先后16次易稿,这在陇剧历史上也不多见,是我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一次成功实践。
杨建仁还表示,陇剧是我省独有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这对于一个地方剧种来说实属不易,不仅为甘肃舞台艺术事业创出辉煌,也为中国舞台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剧种要历久弥新,必须要创新发展。《官鹅情歌》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次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复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陇剧人的坚守和付出,让陇剧事业大放异彩,这次在剧目创作过程中,他们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上下一条心打造精品的成功做法,在当下值得提倡。
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石小军也表示,《大禹治水》是一部梳理华夏文明、聚焦甘肃文化、反映黄河文化的戏剧作品,把大禹这个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人物首次落地到甘肃,不仅拓展了甘肃戏剧创作题材,而用陇剧这一甘肃独有剧种来呈现,对于陇剧艺术来说也是一次尝试和丰富。
“以老带新”让陇剧艺术薪火相传
大型原创陇剧《大禹治水》由甘肃省文旅厅全程指导,是我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讲好甘肃故事的具体实践,目前该剧已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文艺精品创作”计划。此次剧中的“大禹”由甘肃陇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邵炳德担纲,雷通霞、佟红梅、窦凤霞三朵陇剧“梅花”甘当绿叶联合主演,该剧的音乐由省陇剧院陇东道情(陇剧前身)敬家班第六代传人敬怀宝亲自操刀,原汁原味地展现了陇剧的音乐特色。
甘肃省陇剧院院长王存介绍了两台剧目的筹备和演出情况。“陇剧《大禹治水》全体人员在排练过程中,始终发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认真创作,尤其进入带乐排练阶段后,多次邀请省内专家与主创人员把脉问诊,整理问题清单,逐一对症解决,进行再度创作,目前已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有信心将其打造成陇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讲好甘肃故事的代表剧目。”他说,“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目,让更多人了解大禹治水始于积石的故事,深入体会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敬畏自然、科学治水的经验,这不仅对当前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和传承发扬黄河文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大型历史陇剧《官鹅情歌》是陇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从剧本到演出完全“本土化”的首台陇剧大戏,2006年首演后引起轰动,隔年便荣获了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并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重点资助剧目,时隔15年,该剧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剧目复排计划。“此次复排的青春版《官鹅情歌》,大胆启用了赵丹、谭强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旨在通过‘以老带新’,培养和锻炼新人,让陇剧艺术薪火相传,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平丽艳 杨亮
相关新闻
- 2021-10-08央视《直播长城》聚焦嘉峪雄关
- 2021-10-08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迎“打卡热”
- 2021-10-08经典舞剧《丝路花雨》 兰州大摆“艺术盛宴”
- 2021-10-05特殊视角带你看丝路长城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