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触摸“母亲”的脉搏 坐上羊皮筏子,在黄河上“奇幻漂流”
原标题:穿越古今触摸“母亲”的脉搏 坐上羊皮筏子,在黄河上“奇幻漂流”
王洛宾儿子王海成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
张德宝讲述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
罗宏收回羊皮筏子。
“九曲黄河十八弯,千年筏子百年桥。”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在兰州从西向东穿城而过。除了西北人特有的豁达和豪迈,黄河母亲给予了这里的人们独特的温婉与恬静。“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一句民谚道尽了兰州三大特色:刻葫芦、牛肉面和羊皮筏子。身在黄河岸边,乘坐“最具兰州特色”的羊皮筏子成了兰州黄河文化的象征。历经时代更迭,如今,羊皮筏子不再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而成为了黄河沿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时代变迁下的黄河“筏子客”
九月,正值兰州的初秋,缓缓漫步于黄河岸边杨柳成荫的大堤上,和煦的暖风迎面吹来,碧蓝的天空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向东。在黄河母亲码头,记者见到了正在经营着羊皮筏子漂流的罗宏,在罗宏的记忆中,羊皮筏子就是自己家族赖以谋生的工具。
“打小就跟着父亲在黄河上划筏子,已经30多个年头了,这辈子和羊皮筏子分不开了。”对罗宏来说,从爷爷开始,羊皮筏子一直传承到现在,理所应当由自己再传承下去。“羊皮筏子环保又方便,汽艇到处都有,但羊皮筏子只有甘肃有。”今年48岁的罗宏在十几岁时,父亲就让他坐在筏子上托运货物,慢慢地,罗宏也能熟练地操控筏子,落水后也可将筏子翻过来划到对岸。几十年间,罗宏不但成了一个真正的筏子客,而且摇身变为熟知黄河故事的“导游”。
“别看羊皮筏子构造简单,制作却繁复冗长,十几道工序下来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做好一个皮胎。”罗宏向记者饶有兴趣地介绍道。“每年11月份,我都会去内蒙古挑选100多张羊皮用来制作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一定要选用3年以上的山羊皮,因为山羊皮厚实,韧性好,不容易破,做好的羊皮胎我们叫‘浑脱’。”罗宏指着身边的羊皮筏子介绍道。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最为关键的是加热羊皮、拔羊毛。加热羊皮是为了更好地拔去羊毛,要保持温度的恒定,直到有臭味散发出来的时候才算好。然后将烤好的羊皮脱毛,脱毛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羊皮破损,所以要十分细心。将羊皮脱毛后,扎住头尾、肚脐、四肢,从外部扎一遍后,在肚子内部要放置一块石头,防止气压过大崩裂漏气。接着用嘴给羊皮吹气使之膨胀,接下来就要灌入食盐半斤、胡麻油半斤及清水少许浸泡,将皮的颈部、四肢用力扎紧,晾晒7天左右,等到皮囊呈红褐色时即可制排组筏。“胡麻油黏度大,有助于皮囊的保养,食盐能使羊皮保持柔软,不易脆裂。在吹气时必须人力来吹,因为人的气息比较湿润而且富含二氧化碳,能够阻止皮内的软化,而用电泵打气不利于皮囊的保存,我吹一个羊皮胎一般2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罗宏继续说道:“皮囊制作完毕,再用麻绳将柳木条捆成一个方形的框架,用大约4根粗柳木和20根细柳木进行横竖捆扎。将皮囊以4、5、4的排列形式扎在上面,一个羊皮筏子就制成了。甘肃的羊皮筏子一般由13个皮囊捆扎而成,这样有利于下水之后的重心平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06年时罗宏成立了自己的兰州宏达旅游服务公司,现在的罗宏利用羊皮筏子搭载游客观光,让游客尽享黄河漂流风情,在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中秉身传承这一宝贵的黄河民俗文化财富。
半个世纪的黄河记忆流传至今
从黄河母亲码头到中山铁桥,3公里的水路漂流中,年近70岁的张德宝驾轻就熟地掌握着手中的“划板子”,有游客问:“师傅,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划筏子呢?”张德宝说:“我跟羊皮筏子生活了快60年了,离不开呀。”
作为兰州市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张德宝的一生都与兰州黄河和羊皮筏子为伴。他的先辈两代都是制筏渡河的“筏子客”。儿时的记忆里,漂流在兰州金城关黄河河畔运送货物草料是他每日的生活轨迹,“爸爸常带我外出割草,回来时筏子上就载满了近千斤草料。黄昏时有人过黄河,爷爷就负责将客人们送到河对岸,赚些钱贴补家用。那时候运一次草料2分钱。”张德宝回忆着当年。
“记得1963年的时候有一次运草料,黄河水位涨得厉害,水流很急。筏子经过十里店桥时被河水掀翻,麻绳被冲断,河面上都是冲散的草料,整个筏子也被撞散了架。我一手抓着冲散的筏子,用尽全身力气游到了岸边。那会黄河上连桥都没有几座,和现在不能比,这羊皮筏子也是想要托运货物和渡河的人才会用到。”张德宝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惊险一幕。
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化交通工具逐渐出现在黄河两岸,羊皮筏子也生意日渐萧条。“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羊皮筏子只供游客拍照,一张三毛钱,后来发现很多游客对它都十分感兴趣,我们就带游客在黄河里体验筏子,慢慢地黄河沿岸羊皮筏子特色旅游项目越来越火。当年只做水上托运的时候,一年的收入也就1万多元,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
张德宝现在仍以制作羊皮筏子及黄河漂流为生,在致富的同时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羊皮筏子是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
在记者与张德宝攀谈之际,一拨游客陆续上岸,在游客当中记者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西部歌王”王洛宾之子王海成与大豆谣剧组成员刚体验了一把羊皮筏子黄河漂流。记者问王海成:“感觉怎样?害怕了吗?”“太刺激了,这次来兰州终于体验了一把羊皮筏子的魅力,这是我第一次坐羊皮筏子,仿佛将自己融入到了黄河之中。”
来自天水秦安的庞女士在中秋假期带着一家人专门来兰州体验羊皮筏子的魅力,“与印象中古老的漂流方式不太一样,借助河水漂浮的力量感受黄河的魅力,筏子上的防护措施很到位,孩子们兴奋地一直在尖叫。坐在筏子上,低头就能看见黄河水从羊皮胎的空档中悠悠穿过,向下一伸手穿过木架子就能撩到凉凉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随着水波荡漾晃晃悠悠,衣服却不会被水打湿。兰州真的是一座美到骨子里的城市。”庞女士谈及坐羊皮筏子的心情格外兴奋。
现在的黄河两岸,百里风情线映衬着黄河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羊皮筏子依然在黄河岸边静静地体会着兰州古今变迁后的时代变革,从古老渡口的“筏子客”,到黄河风情线上的“导游”,“筏子客”们吼着西北的豪放,与羊皮筏子在这条母亲河上“扬帆起航”,用技艺和传承继续讲述着黄河的古老故事。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相关新闻
- 2021-09-20喜迎中秋国庆双节 体验金秋乡村美景 甘肃省文旅厅推出15条金秋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2021-09-20【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花繁果硕忆盛会 ——“一会一节”渐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 2021-09-20【丝路话语】合力绘制网络文明建设这幅“工笔画”
- 2021-09-20交响丝路同奏八方和音 如意甘肃喜迎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