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优化环境 积极服务 庆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21-08-27 16:41 来源:陇东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优化环境 积极服务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陇东报记者 闫慧 张瞳

  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双向对接促进就业

  日前,庆阳市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大型招聘会在市体育馆举办。活动现场,人头攒动,467家省内外用工企业的招聘简章依次张贴,各企业工作人员发放宣传彩页,答疑解惑,和有意向的求职者逐一洽谈。招聘会现场还设立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点,摆放企业简介、政策宣传、创业典型等展板,创业指导专家们现场对各类志愿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

  此次招聘会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有就业意愿的各类人员进行招聘。采取现场招聘的方式进行,由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自主自愿、面对面进行洽谈,现场签订就业协议。

  刘林是陇东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年刚毕业,一听到有招聘会的消息,他就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希望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从大四开始,我就陷入了就业焦虑,看着身边的同学,有的选择了考研,有的回乡就业,还有一些已经签好了公司或者考上了公务员,大家都有各自的目标,而我始终徘徊不定,没有明确的目标。”刘林说。

  招聘会上,刘林穿梭在人群中,看中了几家不错的财务公司,递上简历,在面谈的过程中,他和用人单位就薪资待遇、工作内容、制度规章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几番交谈后,刘林选择了其中一家实力较强的财务公司,当场签署了三方协议,他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应届毕业生郑恺也参加了今年的招聘会,他所学的专业是历史学,对于职业选择,他的心里早有了一本账:历史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最可行的就是研究院和教育行业。他曾经很想去外地的研究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但是父母的年纪大了,非常希望他能留在身边。几番纠结之后,郑恺决定留在家乡,找一份安稳又离家近的工作,老师就是择业目标之一。

  郑恺拿着自制的简历在招聘会上四处观望,找到了一家私立学校,唯一遗憾的是这所学校并没有招聘历史老师,这让他的愿望暂时落了空。“我并不气馁,我相信有很多学校都需要历史课教师,我在寻找就业机会的时候,机会也在考验我,接下来我打算备战特岗教师,静下心来,好好努力,争取尽早能成为教育行业的一员。”郑恺说。

  据悉,这次招聘会上进行招聘的省内外用工企业共有467家,提供就业岗位两万多个。来自全市8个县(区)的9000多人进场求职,当日现场共达成就业意向和签订正式就业协议共有3800多份。

  2019年以来,我市开通了市级人才市场,坚持举办每周六的人才集市,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160场(次)以上,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推介和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就业8420人。

  高校毕业生总量稳定

  据市城乡就业服务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庆阳市籍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8418名,其中2018年21239人、2019年19401人、2020年17778人。从高考录取人数看,毕业生人数虽然呈逐年小幅减少的趋势,但总量仍保持在每年17000人以上。

  综合近三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呈现出“选择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多,且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特点。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庆阳市籍高校毕业生在外地就业人数为3362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7.55%。从就业去向看,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占大多数,占比分别为55.53%、21.86%、16.83%;从专业领域看,医疗卫生类、师范类、会计及财务管理类就业人数占43.67%,其他就业类占40.33%;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例接近,占总数的96.14%。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回归人数减少的重要原因是本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弱。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区位、环境、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就业岗位少,薪酬待遇低,经营效益欠佳,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无力承担企业社会保险,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弱。

  而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强力吸引也让优秀人才不断外流。不少大中城市对毕业生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纷纷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显现。如西安、成都、天津等城市,有着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厚的收入待遇、宽松的用人机制、更多的发展机遇等诸多优越条件,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抱着“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想法,也偏向于选择经济效益好、条件成熟的发达地区,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尽管“求贤若渴”,却面临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针对当前面临的人才现状,我市按照“小切口、大突破”的引才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下放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相继研究出台多项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分别给予15至30万元的住房补贴、7至20万元的租房补贴和2万元的安置费。今年以来,先后发布人才引进公告19期,计划引进790人,已审核备案70人。

  通过创新落实“五变”改革举措,即变事前审批为事后备案、变人事综合管理部门集中引进为用人单位直接引进、变一次性引进为常态化引进、变一般性引进为奖补激励性引进、变编制内引进为先引进后入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招聘周期长、入编程序繁、自主引进权限小等“痛点”“堵点”问题,确保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统领,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创业创新、招聘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名服务、就业见习、困难帮扶、就业权益保护等工作。近三年来,全市共选拔招募2647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服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734人,省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2657人,组织63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13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1362人,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项目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

  以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为抓手,多措并举,扶持各类人员就业创业。目前,全市创建综合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63个,入驻青年及各类创业人员1.4万人,带动就业7.5万人。2020年,引导1247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创业,每人每月由省、市级财政给予1500元补助,连续补贴3年。开发青年见习岗位600个,有412名青年到企业就业见习,每月就业创业资金给予1000元补助,补贴1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一位基层干部牛婧娥的驻村故事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一位基层干部牛婧娥的驻村故事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非遗剪纸筑梦新时代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非遗剪纸筑梦新时代
  • 兰州市举行“8·26”兰州解放纪念日活动 兰州市举行“8·26”兰州解放纪念日活动
  • 中欧班列“东通道”进出境班列突破3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进出境班列突破3000列
  • 《甘肃隐蔽斗争历史展》亮相金城 《甘肃隐蔽斗争历史展》亮相金城
  • 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十三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完成进驻 对12个省直机关单位及9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常规巡视 十三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完成进驻 对12个省直机关单位及9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常规巡视
  • 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合作协议签约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尹弘李晓红揭牌并讲话 任振鹤颁发聘书 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合作协议签约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尹弘李晓红揭牌并讲话 任振鹤颁发聘书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以村为美·晒晒我家乡”征稿启事
2   敦煌以西
3   大西北的卢浮宫!冰沟丹霞:看你心中所
4   有温度 见实效——探访兰州群众身边的
5   中国工程院为甘肃添“智”:共携项目“
6   坚守榆林窟:“石窟卫士”从生活中相伴
7   甘青宁三省区地质部门组“智囊团”助推
8   兰州新区9年筑“绿长城” 碎片化荒山荒
9   远古发现丨西北一直干旱少雨?听听史前
10   甘肃肃北发现逾5000幅千年岩画 反映射
11   兰州推广“不停电”作业 简单办电业务
12   兰州铁路局开启绿色通道助力返校复学
13   甘肃推1300亿元交通项目 “项目包”配
14   甘肃省会兰州的城郊山间岩羊出没
15   【“飞阅”中国】黄河之上,“蓝朋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