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非遗剪纸筑梦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西路军纪念馆为纪念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将士,以剪纸作为载体,展出了一系列讲述红色文化的剪纸作品,全面展现了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悲壮征程。
红西路军纪念馆内展示的系列剪纸 (张萍/摄)
守正创新 千年非遗 传承红色精神
“我们要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斗到底,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革命一定能成功!这是董振堂将军带领50多个战士最后留下的对党的宣誓。”一位身着古朴民族服饰的女子动情地讲述着这段历史。她就是这些剪纸作品的作者,张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志。
从2019年开始,陈志带领着团队开始策划选题、搜罗图片、临摹绘图、向全国各地的剪纸手艺人请教学习。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寸方桌,不管是精美的人物画像,还是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抑或是别具韵味的风土人情,在陈志的手中,只要一转眼功夫,都能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
要向革命先烈们致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历史,陈志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红西路军的故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志幼时便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图案简单的就不需要粉本,只打腹稿,先剪外部轮廓,然后慢慢向内镂空,一气呵成。对于花式复杂的作品,则要把剪的物体在画面中安排好,然后简单勾勒轮廓,大剪刀裁剪轮廓,小剪刀精雕细节。”只见陈志手指灵巧地辗转腾挪,纸屑飞落之后,作品便产生了。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志 (张萍/摄)
陈志创作出的剪纸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地方性的特色,不仅在当地城乡广为流传,更远销陕西、四川、山东等地。其工作室的创意作品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十项,国家级、省、市、县等各种荣誉称号六十多项,部分作品已被俄罗斯大使馆和国内多个红色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
乘风破浪 匠心独运创业梦
从方寸红纸到艺术精品、从地方剪纸到特色产业、从民间文化到世界非遗、从山区小城到世界舞台……陈志带领着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路高歌猛进。
陈志的工作室由站南村一处荒废了的小学改建而成。一排排老屋并列于院子两旁,斑驳的墙面诉说着这里久远的历史。院内种满了蔬果和鲜花,有玉米、柿子、小麦,还有一片葫芦地。在阳光的照映下小院呈现出一副美丽的田园图,简朴而宁静。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朵朵五角型的小白花在圆滚滚的葫芦旁边摇曳起舞,这是他们制作葫芦雕刻的原材料。
屋内宽敞明亮,各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将屋内装饰得精致而又温馨。每间工作室都有不同的手工艺项目,配有不同的老师。有剪纸、雕刻、烙画、刺绣、编织等等。
“从最初28平米的工作室到现在的1000多平米,这一切都要从2005年我摆地摊的那段时光讲起。”陈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2005年的春节前夕,陈志和她的老师准备了两三个月的剪纸,在过年前十天全部销售一空。直到腊月二十九,还有顾客找上门要买她的剪纸。“我就和我的老师加班加点,熬了一个通宵,又做了一百多幅剪纸,结果又在半天时间内一售而空。”她说,十天之内她们卖完了一千多幅剪纸窗花,赚了两三千块钱。
“那时候就觉得被顾客认可,被市场认可好开心啊,这给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就在那年冬天,陈志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民俗技艺这项事业是艰苦的是要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她曾经为了维持生计做过服务员、做过商场里的销售、在外面发过传单。回想起最初的创业经历,陈志紧皱眉头:“那时候家人都不赞成,因为他们看不到前景,民间手艺不是说你做出来东西就能变成钱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陈志在景区周边摆地摊 (张萍/摄)
“但是后来政策好了,县上的‘双创政策’打造了创业孵化示范园,给我们免了两年房租。”解决了房租这只拦路虎,不但减轻了陈志的创业压力,还让她燃起了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希望。“我的家乡有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所以我们更应该要用好红色资源,打响红色品牌,在红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上面下足功夫。”陈志满怀信心地说。
经过七年的发展,陈志的团队现有市级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9名。他们利用陇原巧手的优势,对高台县的贫困家庭、残疾人、留守妇女等进行手工技能培训。并在高台县湿地新区创业大街打造了高台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她的工作室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甘肃省文化集市生产基地、甘肃省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甘肃省巾帼脱贫陇原巧手示范基地等。
张巧娣现为县级刺绣非遗传承人 (张萍/摄)
薪火传承 照亮特殊群体人生路
走进剪纸教室,陈志正在全神贯注地指导她们用铁丝卷出一个样板,反复比量尺寸。
28岁的高莉娟是高台县宣化镇利丰村人,七年前,她和妈妈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陈志的店里买工艺品。陈志发现这个孩子对这些手工艺品爱不释手,交谈几句陈志了解到,高莉娟从小就喜欢画画、做手工,可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的听力和语言能力逐渐下降,只能休学在家。陈志问高莉娟是否愿意在这里学手艺,她欣然答应。于是,陈志收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位聋哑人学徒。
一开始,从来没有跟聋哑人打过交道,也不会用手语让陈志慌了神。“最初,我们就靠铅笔写字沟通,后来拿手机发短信,那时候短信一条一毛钱,我们每个月的话费就要好多钱。”后来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师徒间也培养出了默契。“小高特别聪明,反应也快,你给她指点一遍她就能记住。”陈志说。
除了要对徒弟进行技艺上的悉心指导,陈志还要慢慢探索和聋哑人的相处方式,“你不知道这些特殊群体对这个社会、对外界的认知是怎么样的。我一开始啥都不懂,不知道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在教手艺的过程中,了解她们的脾气、性格,这样才可以长期共事。”
从对剪纸技艺、工艺美术一窍不通,到成为张掖市剪纸非遗传承人、张掖市初级工艺美术师,高莉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师傅的培养实现了自己人生中的华丽蜕变。
付姗姗是一位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晚期患者,高三那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她的家里背上了沉甸甸的担子。
“每个月最少要交2000多的医药费。父母都是种地的,一天都不敢休息,现在他们年纪也大了,也干不动了。”付姗姗说,镇上的主任知道了她家里的情况,于是就介绍她来陈志的工作室当学徒。
“待在家里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人与世隔绝了,也抑郁了,我觉得这不是个事儿。”付姗姗认为,来工作室学一门手艺,虽然不会挣大钱,但是能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
现在的付姗姗性格开朗活泼,十分健谈:“在这里最起码会有同事朋友,陪你聊天,心情也好。”
学生们在工作室学习剪纸 (张萍/摄)
近些年,陈志带领着团队面向社会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长期开展作品展示和现场指导教学。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30场,培训人数达到400多人,其中残疾人占30%。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利用自身的技艺特长义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立了非遗+教育+乡村旅游+残疾人就业的融合发展基地。
“我们团队的这些特殊群体都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照和支持,所以他们也必须要回报社会。我就想把他们带出来,让他们学有所成,再去影响更多的人。”陈志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张萍;指导教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8-20【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杖头木偶戏”传承创新人徐宁
- 2021-08-1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台“农民书法家”苦练毛体书法40载 气势磅礴独具一格
- 2021-08-0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一碗“拉面”走出化隆致富路
- 2021-08-0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老党员李少华和他的乡村记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