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坚守榆林窟:“石窟卫士”从生活中相伴最多的“两只桶”说起

2021-08-27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坚守榆林窟:“石窟卫士”从生活中相伴最多的“两只桶”说起

  现年42岁的张红兵已有逾20年的“石窟卫士”职业经历。 张婧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7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张婧)“小时候,我在家人带领下到此一游过。”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张红兵,对敦煌莫高窟并不陌生。那次旅游之后时隔十年,他因为一则“莫高窟保卫人员”的招聘信息,而再一次来到这里,此次入职报到,开启了张红兵“石窟卫士”职业生涯。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张红兵在莫高窟工作时负责执勤巡逻、窟区开放管理、监控值机、消防安全等。他说,守护石窟的工作,起初依靠人力,当有了安防系统后,他就跟着师傅学习安全技术防范,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张红兵掌握安防设备操作,当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需要搭建安防系统时,他作为首批人选踏上了去往榆林窟所在地瓜州县。

图为张红兵在监控室查看实时监控情况。 张婧 摄

  图为张红兵在监控室查看实时监控情况。 张婧 摄

  两地相距170公里,原以为搭建完安防系统就可以返回莫高窟工作岗位的张红兵,没曾想“这一去就离不开了”。“系统搭建完成后,还需专业人员来操作。”张红兵说,大多数同行者在完成各自工作后陆续返回,而他因为工作需要,被告知“暂留”榆林窟。

  榆林窟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的榆林河峡谷中,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3个,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张红兵日常巡逻执勤。 张婧 摄

  图为张红兵日常巡逻执勤。 张婧 摄

  彼时,虽已是21世纪初,但榆林窟还在面临网络信号不通和道路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就连吃水取暖等生活基本保障都是难题。张红兵回忆说,生活中相伴最多的,就是两只桶,一桶领煤块取暖,另一桶则用来取水,这也是他20岁出头时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这样的生活,也让远道而来探望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哪里存在文物安全隐患、哪一段游人聚集需要疏导、哪里安全生产和用电问题尚未解决……”每次巡窟都在尽可能“挑毛病”的张红兵,给同事们留下了严苛印象,但他却因为父母眼中的疼惜而坐立难安,甚至红了眼眶。

  往日与父母的联系都在手机信号的断断续续中,为了拨通电话,张红兵就在沟沟坎坎中爬上爬下,举着手机找信号,时间久了,他也就摸出了门道,“在距离生活区17公里处的一个山口,固定一个身体朝向时勉强能有信号支撑我与家里人说上几句寒暄的话。”

  “太封闭了!”他回忆说,每天正常执勤巡逻,以及山顶到山脚500米高度所涉及到的120多个监控布点实时防护。夏天的旅游旺季,游客的到来会给平日烦闷的生活增添一丝“新鲜气息”,可一到冬天的旅游淡季,每天能见着的,来来回回就是守护榆林窟的10多位同事,有时甚至连续两三个月见不着一张陌生面孔。

  后来,随着榆林窟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这里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网络畅通、通勤车开通、自来水接到窟区,以及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慕名而来的游客人数逐年递增,还有前来与张红兵搭班的同事们,保卫科也从最初的6人,增加至13人。在此期间,张红兵不断积累安全保卫经验,担任保卫科副科长一职的他,还不忘学习石窟知识,向身边人传播传统文化。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印刻着文明的痕迹。”张红兵说,在榆林窟工作多年,他深知让石窟文物“活下去”,以及石窟文化“传出去”的重要性,因此,他成为家人和朋友中的“讲解员”。

  据悉,榆林窟于2018年实施安防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新的安防改造工程采用最新智能安防系统管理平台,是一套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平台,也是较为先进的文物安防系统,该系统平台有效解决了因信息传递时间长,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通过人机联防,给榆林窟加了一张无形的防御网。

  “我们每天坚持巡检,守护一窟一画,还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榆林窟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张红兵说,自己见证了榆林窟文物安全从过去纯靠人防,逐步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也见证了安防系统从模拟系统升级到数字网络智能系统的跨越,安全保卫应急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