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玉树支教 孩子就是这儿的春天 ——专访青海师范大学教师王祖基
“在这儿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天,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天。”这句话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是王祖基在青海玉树杂多县待了四个月的真实感受。
34天下了11场雪
40岁的王祖基,是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21年3月,21名大学生在他的带领下,跨越了1000多公里,来到海拔4200多米的青海玉树杂多县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支教。
7月11日,王祖基从玉树返回西宁。第二天,记者在青海师范大学见到了他:穿着蓝色格子衬衫,浅绿色裤子,脚上是一双蓝色运动鞋,黑黝黝的脸庞,精神抖擞。
王祖基接受采访。李月圆/摄
随后,王祖基带记者来到教师公寓楼,他热情地与公寓楼的楼管阿姨打招呼。上了四楼便来到了他休息的地方。他脸上挂着笑调侃道:“还好现在是西宁,如果是在玉树,提一桶水爬一层楼都差点喘不过气。”
刚回来第二天,王祖基表示,自己还有些不适应。问到支教情况,他双眼放光,开始拿手机翻朋友圈,“来到的第34天,这里一共下了11场雪。”“衣服冻上了之后,就等着它第二天化开继续晒。”“夜里的星星像灯笼,手可摘星辰。”……四个月的时间,王祖基发了很多生活记录。他告诉记者:“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之后,会有很多奇思妙想。”
在玉树的王祖基。(采访对象提供)
孩子就是这儿的春天
谈及接到支教消息,他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担心那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自己会不适应,兴奋的是没有过支教经历的他,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在这一刻又发芽了。“如果不是对口支援,我真想象不出云可以有多美。”
“刚开始的确是很不适应。”他说,自己有两大爱好“看书、打篮球”,但四个月的支教却一下让他失去了两大爱好。“第一天去到地方我就失眠,后面几天都接连睡不着。”
去年5月,王祖基来到青海师范大学任教,他在学校带大学三年级的外国文学课程及部分研究生。他形容自己:“我这个人本身是有冒险精神的。”所以,半学期课程结束后,他选择了这次玉树杂多县的支教安排。
高原反应、嘴唇开裂、间歇性流鼻血,这是王祖基带的支教团成员遇到的情况,但困难没有打倒这些学生。“他们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想办法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课成绩。”
据王祖基介绍,支教团的21名大学生分别去到5所学校,给小学生、初中生上课。他负责管理他们的教学安排和业务指导,有时候也会做心理调节的工作。“大学生毕竟年龄小,看到自己付出努力,孩子们的成绩没有显著成果,有些灰心丧气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和学生们的磨合相处中,大学生们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支教地区的孩子们。(采访对象提供)
“我们这没有春天,但孩子就是这儿的春天。”王祖基告诉记者,教育像春风拂过这片地方,孩子们就是这冰天冻地里最明媚的太阳。
教育扶贫一定会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成效
“过去还只是想象的概念,真正来到这里,才知道这些地区的师资和发达地区差距太大。”王祖基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力让他们看到教育的力量。”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只是千千万万支教教师中的一员,在那么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出彩!”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王祖基很有信心。
王祖基拍到的玉树彩虹照片。(采访对象提供)
“有一个孩子我印象深刻,他说自己想考体校,想打更好的篮球,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认知。”王祖基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想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的眼睛里开始有了渴望知识的期盼,会有更多的教师和大学生加入“三区”支教帮扶,教育扶贫一定会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成效!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陈皖皖 李月圆 刘芳琼 李进 李依冉;指导老师:王君玲、白如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