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凉州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绽放“天马风采”
本网记者 张振国
7月16日,武威市高质量发展项目现场观摩团走进凉州区。观摩团分两组奔赴凉州城区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凉州区城市第二水源建设项目、凉州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松树镇槐树村蓄水池项目点)、凉州区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工程、武威六中迁建及二十六中建设项目、凉州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凉州区发放镇日光温室产业园建设项目、凉州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武威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200吨真姬菇工厂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项目、武威泰昆饲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1500吨小麦制粉生产线扩建项目、武威红太阳酒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白酒生产线二期建设项目、凉州区高坝镇红崖村新民居建设项目等现场观摩,看亮点、说借鉴、议措施、谈打算,为凉州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鼓足新干劲。

今年以来,凉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三个作表率”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狠抓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谋划布局:项目之花遍地开
今年1—6月,凉州区开复工重大项目84项,完成投资38.54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9.13%;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等36个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全区1—6月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33.33%;凉州医院、武威六中迁建、闻喜巷停车场等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项目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建成投产;上半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2项,总投资462.43亿元,到位资金52.14亿元,同比增长15.33%;打造园区平台,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力和带动力。黄羊工业园区重点围绕“农字号”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红太阳面业日处理1500吨小麦制粉生产线、泰昆年产25万吨饲料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凉州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延链补链、挖潜增效,重通成飞增产扩能、武威光晟100兆瓦平价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综观凉州区,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凉州重大项目建设和生产热火朝天,全区树立抓项目、抓落实、抓发展的精气神,以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助推器”。凉州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商贸流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七大领域,今年以来,全区共谋划重大项目125项、总投资493.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5项,列入省市重大项目72项。项目数较2020年增加22项,总投资增加93.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增加14.59亿元。随着一批批好项目、大项目相继落户凉州,进一步夯实了稳增长、促转型、补短板、保就业的基础,为招商引资、拓宽融资集聚了强大的动能。
综合发力:优化服务强保障
“2021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的形势,在推进过程中,区级领导几乎每天都来现场办公,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各级各部门更是密切配合,形成了工作全力,共同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凉州区农业开发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鸿看着如今眼前一望无垠的绿色良田说。

项目是第一推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才有支撑,增强后劲才有基础,后发赶超才有希望。凉州区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和重大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制定“一项目一方案”,精准谋划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明确每个重大项目的推进计划、包抓领导、责任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及具体人员,争分夺秒、赶超进度、冲刺目标、破解难题,一个个项目遍地开花,拉动投资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同时,全区在土地、资金及配套设施建设上给予保障和倾斜支持,及时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不断盘活土地资源,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并联审批,全力保障兰张三四线铁路(凉州区段)、凉州牧原生猪产业化、静脉产业园等项目用地需求。

凉州区建立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台账,积极开展“银政企”常态化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大项目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破解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全力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凉州医院异地迁建、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等项目开展专项债券配套融资,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完善“不来即享”“容缺受理”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服务机制。坚持“六个一视同仁”,高效便捷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一流环境。
助推经济:产业发展谱新篇
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结下颗颗硕果。
凉州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打基础、促发展的“金钥匙”,以做加法的思维拓展存量、以做乘法的思维创造增量,千方百计挖掘投资潜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奋力谱写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凉州新华章!

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全区产业发展高歌猛进。
全区坚持把深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抓良种、抓规模、抓加工、抓品牌、抓市场、抓循环,全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推动“牛羊猪禽菜果菌薯药草”及奶、西瓜、鲜切花、葡萄等“10+N”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抢抓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大机遇,发挥产业园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沿山片区S308线黄金农业产业示范带、沿沙片区优质饲草奶源高效节水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黄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力打造凉州现代农业“升级版”,持续推动凉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全区建成农业示范点169个42.07万亩,设施瓜菜产量、食用菌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凉州农鲜”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投运,开设品牌专营店2家,新申报“甘味”农产品品牌企业9家。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猪和禽产业集群,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区牛、羊、猪、鸡饲养量稳居全省县区前3位。全力打造“甘肃乳都”,引进伊利乳业、优然牧业、天津食品集团,打造百亿级奶产业集群。
引领聚变:项目之果谋福祉
项目为王,产业支撑!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办在了群众心里;一个个承诺,一滴滴汗水,凝聚成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果实。
在凉州区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工程项目现场,挖掘机、运土车、压路机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蓄水池内侧土方回填、碾压等作业有序进行。2021年,凉州区立足全区水资源禀赋条件,从优化水资源调度、破解资源性缺水和时空来水不均难题着手,实施调蓄水池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以河流水系为脉络,调蓄水池为骨干,受益村庄和企业为节点,建立四河十三池水系连通网,是一项惠及凉州人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省列重大项目,市列十大民生工程。

现已建成通车的S308线黄羊至金山段全长80.26公里,总投资6.3亿元,既是一条“扶贫路”“旅游路”,又是一条“民心路”“致富路”。道路途径凉州区黄羊、谢河、金山等14个沿山镇156个行政村,覆盖人口30万人,彻底结束了沿山片区没有交通骨干公路的历史,带动沿山片区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凉州区采取多种措施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题,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投资5.5亿元,规划建设署东巷、天丰街、凤阳路、西郊公园西北侧、闻喜巷北口、融城华府东侧、三道巷南入口、达府街西口等8个地下停车场(库),新增停车位2719个;按照“应划尽划”的目标在凉州城区62条道路施划停车泊位5920个,并设置夜间潮汐停车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整合拆临拆违土地为小区居民增设停车泊位;提高小区停车位配比,所有新建小区按照每户1:1的比例配建停车位。城区停车泊位逐年增加,停车难题也将逐步解决。
全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市区12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拆、建、搬、改,因地制宜实施新民居建设试点项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医废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项目,按照“一园多点”布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垃圾、污水、污泥、农业废弃物等各类垃圾闭环处理、变废为宝、吃干榨净。智慧城市、停车场等城市提质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学校、医院、公园……一批批项目饱蘸着民生浓情,闪耀着幸福光芒。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凉州医院异地迁建、武威六中迁建及二十六中建设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项目建成投用。突出教育优优先发展战略,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8亿元,无偿划拨教育用地976亩,新建、改建、扩建城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新建校舍25万平方米,学位(园位)14080个,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项目建设的朵朵花蕊,蒂结了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 2021-07-01武威凉州区发展街小学党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 2021-02-04【新春走基层】乡村年味浓 “庄稼人”网购堪比城里人——武威凉州区谢河镇武家寨村见闻
- 2020-10-12【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武威凉州清源镇:辣椒红了村民笑了
- 2020-05-12【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防止脱贫再返贫 武威凉州区脱贫群众聚集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