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鸡坝镇:花椒“披红”青山 振兴“麻香”味足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时下,正是流火七月,是文县花椒采摘的最佳时期。走近文县石鸡坝镇漫山葱郁的椒园,放眼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坡坡坎坎、道路两旁,一棵棵、一排排挂满红果的花椒树,迎着微风,晃着脑袋,红绿交映,勤劳的椒农和忙碌的采椒人,置身其间,若隐若现。微风吹拂处,竹笼高挂,蕃衍盈笼,椒香四溢,麻味扑鼻。偶尔,花椒树林里还会飘来幸福的阵阵欢歌,时不时,飞来丰收的声声笑语。
在文县石鸡坝镇陶家湾村的花椒园里,村民陶碧昌正在采摘自家的火红的花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家有10亩地的花椒,自己采摘,还没开始雇人,后续雇人采摘的话最多20来天就采摘结束。我的树都是嫩树,才是第二年挂果,结的比去年繁。去年价格不行,等摘完卖出去,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好得多。”陶碧昌自信的告诉笔者。
“今年,前期雨水较多,采摘迟些的话,花椒果就会在树上变得焦黑,甚至大量零落,影响收成。所以椒农们比往年开摘的早。”据石鸡坝镇党委副书记张斌说,七月是椒农最忙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只要不下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就挎着竹笼、背着背篓奔往花椒地里去了。为抢好天气,抢抓采摘花椒的最好时间段,有些椒农饭就来早饭都吃不到肚子里。
冒着烈日,记者来到哈南村村民左文明家时,他正在晾晒花椒,客厅门口顺墙还堆放着加工好的花椒,对于左文明来说,今年的花椒可是大丰收,“我家有8亩花椒,近年来接续挂果,去年摘得干花椒900多斤,价格不行,卖了3.6万余元。今年花椒长势好,估计能采摘干花椒1000斤。按目前市场价,收入能达5万元左右。”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左文明的脸上。
“别看椒粒小,经济效益高。它能摘掉我的贫穷帽,也能扶我走上致富道。”陶家湾村村干部张应怀说,“花椒是石鸡坝镇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花椒除种植成本外,纯利润在70%以上,花椒树生长期为3年,属于短平快、稳增收产业,村民也乐意种植花椒。截至目前,陶家湾村共有180户人,其中160多户群众发展花椒产业,近年来,仅仅花椒这一项户均收入达8000元左右。”
“麻香”味儿成石鸡坝镇促农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良方。今年以来,该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首要任务,将花椒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打造。开启“党支部+合作社+花椒”的发展模式,注册“满山红”花椒特色品牌,实行产销一体化,引领村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行“花椒+辣椒”的“双椒”模式,开启“花椒+N”种植方式,带动多种特色产业实现抱团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有效提高全镇的土地附加值,同时,为确保花椒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又积极科学调整农特产业结构,鼓励群众种植优质无刺花椒1600亩。
石鸡坝镇党委书记杜欣说:“近几年,文县花椒走俏市场,价格较高,加上国家精准扶贫帮扶的优惠政策,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很高。为增强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我们镇还鼓励支持能人大户成立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式,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带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花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椒农收入稳定,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花椒产业已真正成石鸡坝镇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了解,该镇古家沟、阴坪、哈南、陶家湾、种树坪、边地坪、朱元坝等村已成为花椒产业发展大村。目前,全镇拥有花椒237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21800余亩。今年预计产量30万斤,按照形式较好市场价预估产值1500余万元,户均可增收4000元,人均可增收1500元。
通讯员 刘玉玺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1-07-09瓜州:产业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1-07-09临泽平川镇:“甜蜜产业”铺就增收致富路
- 2021-07-09高台:2.3万亩洋葱“抢鲜”上市
- 2021-07-09会宁:发展特色产业 让“输血”变“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