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用团结奋斗的大手,阻止两大沙漠“握手”

21-04-26 08:36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瑞

  原标题:用团结奋斗的大手,阻止两大沙漠“握手”

民勤县青土湖景色(2019年8月31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新华社记者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片中国最“倔强”的绿洲——她和沙漠掰了70年手腕,成功阻挡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握手”;她扎紧“水袋子”,扼住沙魔的喉咙,甩掉了“第二个罗布泊”的帽子;她秉承着生态文明理念,用坚韧和探索践行“两山论”,让沙漠长出“绿色奇迹”。

  这,就是民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一字之增的背后,是我国生态治理系统的不断完善,更是对画好“山水画”、描摹“田园美”的不懈追求,这也是绿洲民勤用“倔强”践行的生态密码。

  两大沙漠说:“握个手” 民勤:“且慢”

  民勤北部沙漠边缘的西渠镇号顺村,一块“关井压田封育区”地图指示牌竖立在路边。一旁,一块半人高的石板硬生生斜插进沙地里,上面枣红色的圆圈围着一个斑驳而粗壮的“关”字,日光照耀下,像凝固时间的日晷。

  村民马占明路过,拉着记者讲述起石板下的故事。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离号顺村十几公里,被称为防止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合拢的“水门关”。20世纪50年代,由于水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发源于祁连山、维系绿洲存亡的石羊河流入民勤的河水不断减少,1959年青土湖彻底干涸,形成了13公里的风沙线。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呈“握手”之势。 

  马占明说,艰苦的生存环境逼迫许多人离开故土,“绝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民勤人那时唯一的心愿。

  治沙先治水。

  2007年,国家启动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迈出拯救民勤绿洲的重要一步。民勤也借此契机推行史上最严控水措施——关井压田和水权分配。

  “用了近6年时间,扎紧了用水总量的‘水袋子’。”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魏多玉介绍,全县永久封井3018眼,永久压减配水耕地44.18万亩,按照每亩用水500立方米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农业节水2.2亿立方米。

  马占明也从那时看到了奇迹和希望:青土湖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干涸51年后渐渐从沙漠中“苏醒”,沙漠边缘甚至有7口被封掉的井自流成泉。

  现如今,青土湖波光粼粼,成片芦苇随风摇曳,水中鸟儿嬉戏……水面已达26.7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阻隔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青土湖像一片绿色的肺叶,阻挡着沙魔,也滋润着这里的人。

  如果不是记者问起,马占明甚至已经淡忘,这块矗立风中的石板下面曾有一口井。历史的眼眸回望,关井压田的石板投在地上的阴影仿佛只转了一个刻度,而民勤和周边的沙漠,活了。

  哪种治沙方法最牢靠? 民勤:“坚韧不拔”

  风,是用胸膛挡住的;

  沙,是用脚印盖住的;

  树坑,是用指甲抠开的;

  树木,是用汗水浇活的。

  一首诗写尽老一辈民勤人治沙精神。

  20世纪50年代,治沙英雄石述柱就带领全村的男女老少,推着独木轮、木轱辘大车运送黏土,一寸一寸往高高的沙丘挪动。布满老茧的肩头、满含热泪的双眼,都曾是民勤人治沙记忆最鲜明的注脚。

  今天,问及接过他们治沙铁锹的年轻一代,治沙信念是什么?回答则是:“我在沙漠有棵梭梭。”

  今年春季刚至,在甘肃省民勤县境内的腾格里沙漠,上千名义务治沙的干部群众在巨网般的麦格方田里,一锹土、一桶水……不断向大漠深处迈进。

  “三埋两踩一提苗”,是民勤人在长年累月的治沙实践中总结出的“绝招”。志愿者们在草方格中挖开一个约40厘米深的坑,然后将梭梭苗插入含水土层中,再覆上土用脚踩实,如此循环一次再覆上土。

  一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使命,由此开始。

  这信念背后是几十年、无数人的众志成城织就。

  党和政府一次次扶持民勤,大批国家林业工程相继实施、民勤防沙治沙被列入财政预算、民勤被划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民勤防沙治沙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扎根民勤60余年,首创黏土沙障固沙技术,成功引种樟子松、野生沙葱等更多适宜民勤环境的沙生植物……这些研究人员集成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让治沙绽放更多科技之光。

  2006年民勤第一个环保公益组织成立,全国各地多个企业、协会共同致力“拯救民勤”;借助公益平台,全国民众为民勤植树奉献聚沙成塔的力量;澳门师生曾连续7年捐款为民勤“添绿”……如今有249个公益团体坚守在民勤,守护的力量浸透着每一片绿。

  目前,民勤县压沙造林面积达到100.9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1%。

  今年3月一次近10年来少见的沙尘天气席卷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所到之处,黄沙笼罩天地,土腥味弥漫鼻尖,久久未散。但在曾经作为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朋友圈”却这样形容这场沙尘暴:“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沙未扬,转身即过晴空万里。”

  当季节化作治沙行动的召令,如果有人问哪种治沙方法最牢靠? 民勤的回答是“坚韧不拔”。

  沙漠:“我可以双赢” 民勤:“向梦想致敬”

  虽然听说过一人高的大葱,但在民勤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培馆,当一颗像树一样高、“树冠”直径两米多、年产量两千多斤的“樱桃西红柿”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个产业园只是民勤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多个产业园之一。总经理王英多现在最痴迷的事就是在沙漠上用科技种地。他和农民一起,在92座大棚里种植全国各地引种的红叶甜菜、韭黄、火龙果、无花果、樱桃等。每天施肥、修剪、观察,不断寻找科学节水种植且附加值高的作物。

  “保护是源于爱,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让大家爱上沙漠。”王英多说。

  人不负沙,沙漠也定不负人。探索的脚步在沙漠上延伸,民勤人蹚出了一条尊重自然、与沙共处的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之路。

  4月,民勤收成镇村民许有明正带领工人们抓紧时间搭建蜜瓜拱棚。“我们民勤蜜瓜这两年火了。”许有明说,一到蜜瓜收获季,300多家客商电商涌进民勤,瓜地里全是自拍杆和摄像头。

  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把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逐步形成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格局。利用沙漠自然资源禀赋,民勤确定蜜瓜、茴香、果蔬和苏武沙羊等为主导产业,发展出多元沙漠产业,将沙漠腹地变成致富“宝地”。

  距离县城最近的腾格里沙漠与民勤县城直接相连,如今这片沙漠开始满足现代人对沙漠探险的好奇心。

  投资者看到了商机,在这里搞起了沙漠生态旅游:一座座白色星球建筑零散成片分布,一座沙漠天文观测基地矗立其中。不远处还有成片白墙灰瓦的徽式民宿,“沙漠雕塑群”吸引着全国雕塑家向往,大大小小的主题景区在这里涌现。

  “这是木星吗?”“哇!月亮表面看得好清楚!”游客围着望远镜兴高采烈地欣赏着天文之美。目前民勤县大漠田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昊翔正带着团队驻扎在这片沙漠投资打造沙漠天文观测基地和沙漠景区。在他看来,沙漠就像一块宝石,天然形成不经任何雕琢,独具自己的美和生态价值。

  当人类学会与沙漠和谐共生,沙漠也将自己独特的价值馈赠给人类。

  (记者:任卫东 马维坤 姜伟超 白丽萍 何问 郎兵兵 新华社兰州4月25日电)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26次常务会议 安排部署加强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审议通过《甘肃省省长金融奖评选管理办法》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26次常务会议 安排部署加强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审议通过《甘肃省省长金融奖评选管理办法》
  • 众志成城谱写战“疫”壮歌——甘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众志成城谱写战“疫”壮歌——甘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 临泽平川镇:乡村振兴展现新图景 临泽平川镇:乡村振兴展现新图景
  • 民勤税务:“便利化”办税跑出税务惠民“加速度” 民勤税务:“便利化”办税跑出税务惠民“加速度”
  • 武警甘肃总队武威支队: 百公里接力迎建党百年 武警甘肃总队武威支队: 百公里接力迎建党百年
  • “反诈路漫漫 吾将上下而求索”——记兰州市最美女警王芳 “反诈路漫漫 吾将上下而求索”——记兰州市最美女警王芳
  • 2021年五一假期甘肃省公路出行指南出炉 2021年五一假期甘肃省公路出行指南出炉
  • 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版权工作实践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   尹弘任振鹤会见任生俊一行
3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26次常
4   众志成城谱写战“疫”壮歌——甘肃抗击
5   甘肃省器乐大赛决赛4月27日举行 131名
6   甘肃首次评出“工人发明家”“职工发明
7   敦煌鸣沙山雨后现云海奇观
8   敦煌鸣沙山雨后现云海奇观
9   楷模精神润心田 津武携手谱新篇--八步
10   视频|临夏:全景学党史 全心办实事 全
11   陇南武都区高廷飞:带贫致富的领“鹿”
12   【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
13   甘肃两年查处违法用火1661起
14   用团结奋斗的大手,阻止两大沙漠“握手
15   与沙漠掰了70年手腕,这块绿洲如此“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