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交通人:传承“八棵树”精神 砥砺筑梦新时代

21-03-20 20: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空中俯瞰八棵树

  本网记者 宋芳科

  在嘉峪关,“八棵树精神”和“嘉峪关精神”“铁山精神”一道成为这座年轻钢城的城市精神,滋养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为何能成为一座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或许在每一位普通的公路上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八棵树 一代人拓荒进取的精神

  1952年,嘉峪关关城不远处,三间土坯房是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人郑占乾和他工友工作的道班,那时嘉峪关还是戈壁。

  “我父亲说,当时我母亲在鳖盖山下种下杨树苗时,才怀上我四个月。”2021年3月18日上午,郑占乾老人的大儿子郑玉生又一次来到八棵树,父母种的小苗已长成参天大树,与嘉峪关相呼应,成为人们走进这座城市的地标之一。

郑玉生推着父亲郑占乾从历史墙边走过

  “没有绿色的戈壁是荒凉的,公路人以路为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种树。”郑玉生说,从父亲的回忆中,他们知道当时的道班有多荒凉,炕上添点麦草保暖,屋里连个煤油灯都没有。可即使这样,父亲还是号召职工和家属种树。

  “那个时候种棵树太难了,父母和工友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然后把土里的大石头捡掉再回填种树。”郑玉生回忆父母种树所经历的艰难,小白杨就和养路人一样顽强,不仅在戈壁扎根,69年过去了还更加枝繁叶茂。

郑占乾老人

  郑占乾老人回忆,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他们10人养护一段甘新公路,天没亮起来就走,拿点馍馍,拿个瓶子灌点水,要是灌不上就等天下雨了喝点雨水。要是太热太晒了,就在路边先挖个坑,用草搭在上面,先把头伸进去遮阴休息一会儿。路上压的石头,车多了就会把石头压开,底下的尘土就会露出来,被车越压越深,他们就两人抬一个筐或者一个人挑两个筐,挑石头把坑垫住。

郑玉生来到八棵树

  在郑玉生的印象里,父亲总是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人,无论岗位在哪里,开山修路从来都冲在前面。

  “如今,父亲依然惦记着嘉峪关城楼下的八棵树,时常嘱咐我们多看看,我们深知这八棵树不仅仅是树,更是一代人拓荒进取的精神。”郑玉生如是说。

八棵树成为交通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进入新时代,高速路网四通八达,公路人依然不忘美化环境,有些养护站点远离城市,公路人在周围种下瓜菜,收获绿色希望。

  道班上 公路人最难忘的青春岁月

  道班是公路人的家,也是他们最难忘的青春岁月。谢天保老人是嘉峪关公路局的退休职工,他与路的故事从道班开始。

  1963年,招工成为养路工人的谢天保来到了瓜州布隆吉道班。布隆吉草原的美藏在深处,布隆吉道班就在草原深处。

  所谓道班,就是养路工人工作生活的地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不便,每个道班还有毛驴帮手。

毛驴刮车

  “驴知道”是很多初来道班年轻人见证的第一个奇迹。

  谢天保说,毛驴刮路车一般分为四驴车和两驴车,他们道班6个人,两人一组有个两驴车。当时都是土路和沙砾路,他们赶着毛驴去刮路,刚去不知道刮哪些,问师傅,师傅就说“驴知道”,这是啥意思,听着都不像好话。不过赶着驴车出去他们才知道,这毛驴长年养护一段路,早已有了惯性,到达指定的分界线掉头就回,所以便成为公路人口口相传的“驴知道”。

  “驴知道”只是老一辈公路人乐观豁达的缩影,在条件艰苦的年代,煤油灯、咸菜缸都是道班必备,风雪夜里的那盏微光温暖了小屋,也给过往的车辆带来希望。

镜铁山柳沟泉道班

  谢天保说,他还在黑山湖,柳沟泉等道班工作过,养护省道215线就是保障镜铁山大通道,夏天防山洪,冬季除冰雪,为了祖国建设他们一年四季坚守在大山。当时的运输线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道班上所需的生活物资都是统一运送,要是冬天遭遇大雪封山,物资一时运不上来,他们只能下面条就蒜吃,所以蒜在道班就是一道菜。

  还有个地窝子,是比道班还艰苦的地方,也是老一辈养路人难以割舍的情怀。今年83岁的王树俊老人是一名老养路人,当过19年的道班班长。他家里收藏着一件羊皮大衣,是艰苦年代养路工人御寒的必备物资。

省道215线

  王树俊说,这件羊皮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的,在这之前,发的羊皮衣外面就是羊毛,不为好看,只为保暖,当时在道班之间还有地窝子,有时候养护活多,忙过了时间,赶不到道班就进地窝子。

  地窝子内部陈设简单粗劣,只铺放了麦草,可以生火,有煤油灯。

  “能生火就有一口热水喝,遇到恶劣天气不至于冻坏,”王树俊回忆过往岁月,其貌不扬的地窝子也充满温暖。

地窝子

道班场景

  随着管养站的整合推进,道班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公路人不会忘记分布在道路上的那一个个道班。仅省道215线就分布这17个道班,守护着钢铁天路,见证了嘉峪关的发展。

  如今,嘉峪关公路局将原来的道班和地窝子修复保护,成了一个时代公路人无声的见证。

  何桂兰:只要有一点希望就要争取

  198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让何桂兰终身难忘,那一年她才13岁。

  那晚,天空飘着雪花,去镜铁山送物资的父亲迟迟没有归来,母亲急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她躺在床上也睡不踏实。

  何桂兰的父亲何永奎是嘉峪关公路段(现嘉峪关公路局)的总务,负责给道班运送生活物资,当天,何永奎和同事拉了一车草料送往柳沟泉道班,早上出门,晚上迟迟不归。

  “你爸来了,你爸来了!”凌晨1点,母亲激动地喊何桂兰看爸爸。眼前的爸爸眉毛胡子一把白,两个耳朵上全是冻起来的大水泡。

  何桂兰当时感觉父亲的耳朵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再看看父亲的双手又红又青已经僵化,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何桂兰才知道,那天父亲送完草料返回时,在吊大板山口车灯坏了。在深山坏了车灯就等于没了眼睛,夜色漆黑,冷风嗖嗖,返回不去,往前走就要面对蜿蜒的下山路。

钢铁天路蜿蜒曲折

  怎么办?何桂兰说,勇敢的父亲选择了前行。父亲拿出车上备用的手电,自己抓住保险杠和引擎盖打着手电为同事照明,两个人艰难前行。

  虽然有危险,但是冬季零下30℃到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不向前走,只能被冻僵。即使何桂兰的父亲穿着皮袄,带着棉帽也依然被冻透了。

  由此,在何桂兰心目中父亲就是英雄,父亲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她。

  后来,何桂兰也进了父亲的单位,成为一名开工程车的养路人。

  1994年,何桂兰在段上遇到了爱情,小伙子张斌是新分来的养路工。这个小伙子话不多也不懂得浪漫,不过他悄悄帮何桂兰洗过床单,每天上班还自觉用热水给何桂兰的车浇发动机。

  相恋5年,她们结婚了,和许多家庭一样,他们的工作生活平凡而充实。

  然而2015年,张斌却意外受伤,颈椎神经出现问题导致行动困难。

何桂兰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救他,我带着他去上海做手术,不管多难都要坚持住。”何桂兰说,那时孩子上初中,老人也患病,她一个女人确实有些撑不下去了,可是在困难面前退步只有输,只要有一点希望她就要争取,这是父亲留给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张斌康复的不错,虽然还需要人照料,但可以缓慢行动。

  “一进家门有人说话,有人对我笑,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些年他对我这么好,现在是该我为他付出了。”经历艰难,何桂兰依然愿意乐观面对生活,为了照顾何桂兰的具体困难,嘉峪关公路局将何桂兰安排到局机关当司机,离家进照顾方便了许多。

  “生活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依然有希望。”何桂兰说,她不想抱怨生活不公,因为前面还有很多事等着她去做。

  戈壁滩上用执著坚守给嘉峪关拽来了一个人才

  2003年,兰州交通大学毕业的胡小兰来到嘉峪关公路总段(现嘉峪关公路局),成为一名出纳。

  “我当时想,当出纳应该在局机关办公。”胡小兰起初这样想。

  但是她错了,单位的物料场在城市郊外的戈壁滩上,全天都要进料,特别是晚上物料更多,需要有人值守过磅入库。

  胡小兰是年轻人,来就到物料场上班。物料场的房子昏暗狭小,一张桌子,一张床就塞满了。

胡小兰一家

  “我骑着自行车在从市区出来,在戈壁滩上越走越荒凉,再看看上班的环境确实有些心凉。”胡小兰这样回忆当时的心理落差。

  不过胡小兰并没有放弃,风餐露宿的公路人是胡小兰来到单位听到和看到最多的事实,相对那些野外工作的同事,在小房子里上班已经不错了。

  戈壁的夜晚一片漆黑,夏季燥热,冬季冰冷,加上进料车辆的咣当声,晚上睡个好觉成了胡小兰的奢望。稍有闲暇的时光,她提笔写信,满是相思之情。

  胡小兰和男友陈军林同在一个高中,大学又都在兰州,相知相恋走到一起。大学毕业,胡小兰来到嘉峪关,陈军林选择回老家天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到了晚上,我不敢喝水,外面太黑了,这么大的戈壁滩,我也害怕。”胡小兰用文字寄托相思,也诉说着戈壁的甘苦。

八棵树精神纪念碑

  “他来看我,在戈壁滩也落泪了,被他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就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上班,还不如回老家找工作。”胡小兰说,男友来她上班的地方后,对她更好了,戈壁滩虽然清苦,但是需要有人坚守,物料场过磅入库是单位的重要岗位,她一走没人顶着不行。

  2006年,这对相爱的人结婚了,依然要面对两地分居的日子。胡小兰说,有了孩子后这样日子会有莫名的痛,孩子在老家由老公和婆婆带,她就国庆和春节才回去,每次离别都是一种煎熬。

八棵树扎根大漠郁郁葱葱

  总要有人放弃,戈壁滩是梦开始的地方,虽然随着物料场的变迁,胡小兰不用再去戈壁滩坚守,但是她已经爱上橘色着装,认同了公路人的价值取向。

  2011年,陈军林舍弃自己的工作,带着孩子来到嘉峪关融入新单位,这个小家团圆了。同事们都说还是胡小兰魅力大,用执著坚守给嘉峪关拽来了一个人才。

  钢铁天路 青春力量让未来可待  

  2021年春节,是朱振亮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节,陪他一起值班的是父亲朱登峰,除了父子关系,他们如今还是同事关系。

  在朱振亮的记忆中,由于常年在野外护路,父亲和他们聚少离多。可如今天天在父亲眼皮底下工作,虽然幸福也压力不小。

  朱振亮是通过考试于去年10月进入嘉峪关公路局,上班的第一天就到镜铁山公路段养护高原公路,恰好父亲就在这个段上守护。

朱登峰、朱振亮父子

  “你是我儿子,你不好好干,我脸上无光!”朱登峰时刻这样提醒儿子,希望他能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干。

  省道215线是通过镜铁山的公路运输大通道,海拔4500多米的二指哈拉山口,海拔4000多米吊大板山口如一个个关隘考验着长年坚守的养路人。

  “过年了,车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山口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我们要多巡逻,这样才放心。”农历除夕一早,朱登峰就给儿子安排任务,两个人早早出发开始巡线。

  大山有些寂静,偶然会有一辆过路车,不过这并不妨碍父子俩巡线的心情,他们必须到山口看一下才放心。

  “说个实话,我感觉我儿子挺踏实,也能吃苦,但是平日里我不敢多表扬,怕他骄傲。”朱登峰默默欣慰儿子的成长。

朱登峰为儿子整理衣服

  2021的春节,他们在大山深处团聚。

  巡线完毕,也到了傍晚时分,朱振亮和父亲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然后打开视频和在家的妈妈了分享快乐,小家美好而幸福。

  小站的夜晚没有太多仪式感,崭新的2021就这样来了。

  大年初一,踏着清晨的朝阳,朱登峰父子又踏上了巡线之路。

  这条路,朱登峰已经坚守了30年,如今儿子又踏上了这条钢铁天路,青春力量让未来可待。

春节假期父子巡逻在路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