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巾帼逐梦绽芳华(图)

21-03-08 08:5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巾帼逐梦绽芳华

何晓春下基层为群众进行健康义诊。(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春风十里,芳华如你。新时代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演绎着奋斗的感动。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张平香、何晓春、剡红红三位女性,她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分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本报通过讲述她们的动人故事,向每一位女性致敬。

  何晓春:用双手托举希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何晓春是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一名产科大夫,仅2020年一年,她个人累计诊疗孕妇11000余人次,参与手术700余台次。

  40多年前,何晓春踏进了医学的大门,一路走来,如今,她已从懵懂青涩的年轻医生成长为产科主任、首席专家。

  在何晓春看来,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这也是她做产科医生最大的满足和快乐。正因为此,每当有人问她,如果重新选择,还会做产科医生吗?她总是坚定地说“会”。

  “你各项检查指标都很好,平时要适当锻炼。”“你还在孕早期,还得多注意休息。”……

  接近中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3诊室,挂号产检的准妈妈们依旧排着长队,大夫何晓春正在耐心地给每一位就诊的准妈妈看检查单,讲解孕期知识,提出注意事项。

  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的孕产妇,何晓春都亲切地称她们为“孩子”,像妈妈一样悉心抚慰着她们。因此,何晓春也被患者视为“贴心妈妈”。

  120个门诊看完,已经是午后1点多。何晓春匆忙吃完午饭,休息片刻,开始准备下午的手术。

  老话说:人生人,吓死人。对于产科医生来说,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复杂凶险的病例。

  “如果遇到羊水栓塞这样凶险的产科并发症,那更容不得半分半秒耽搁,慢了,就会造成产妇死亡。像这样紧急的情况,经常会在产科发生。”何晓春说,在产科随时会出现紧急情况,这就要求医师心稳手快、果断处置。

  孕产妇病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让产科医生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作为甘肃省孕产妇重症救护中心,省妇幼保健院每天都要收治从全省各地转诊来的危重孕产妇,情况更复杂,医生压力也更大。

  2003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和产科分开,何晓春被分配到产科后,就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手机24小时开机,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半夜三更,都随叫随到。

  多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凶险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何晓春潜心学习,专注产科研究。在她的带领下,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团队率先在我省开展胎盘植入诊疗体系建设,解决了胎盘植入定性定量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难题,将凶险性胎盘植入患者诊断准确率由原来的1.9%-62.5%提高至97%左右,子宫切除率由以往的70%左右下降至3%左右。

  “我们成立了全省唯一妇产科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几年来共抢救危重症孕产妇800余例。”何晓春说。

  近年来,既往高剖宫产率导致胎盘植入患者发病率急剧上升,胎盘植入成为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育龄期妇女子宫切除、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怎么办?作为全省产科的龙头单位,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攻克这个难题。”何晓春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从产前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管理等方面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成熟的诊疗方案,帮助更多高危孕产妇平安度过危险。现在,这套诊疗方案已经在全省推广。

  医者仁心。也许是在产科工作久了的缘故,从何晓春身上能感受到满满的母爱。

  几年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位从古浪农村转来的孕妇,来的时候胎儿已经胎死宫内,淤血充满了整个子宫。通常遇到这种情况,需切除子宫保全孕妇。

  “可切除子宫就意味着患者再也不能当妈妈了,她才20出头啊!”何晓春犹豫了,切子宫容易,可这一刀下去,患者今后的人生就毁了。

  想到这些,何晓春又开始仔细按压检查子宫,觉得子宫还有点“劲”,她当即决定保子宫。经过三天漫长的治疗和等待,年轻的产妇没有发烧,子宫也在慢慢收缩。

  何晓春不仅给这位年轻的妈妈第二次生命,更给了她好好生活的希望。

  “再多为患者考虑一下”,这是何晓春遵循的一条原则,她把真心给了患者,也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爱戴。

  在何晓春的带领下,目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已经发展为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甘肃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何晓春也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产科医生一手托两命,责任重于泰山,要用更多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去坚守。”何晓春说。

剡红红为分局年轻干部讲解业务知识。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强小菊

  剡红红:“税”花香溢满秦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在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大厅,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面带微笑,轻声细语,耐心地为每一位纳税人服务。

  她叫剡红红,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1992年大学刚毕业就踏上税务之路的剡红红,在税收一线工作了整整28年。下过税所,坐过机关,从税务分局到办税大厅,剡红红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28年来被拧紧在那个关键部位。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殊荣的剡红红,今天依旧在税收一线,满怀热情地为纳税人服务。

  改革创新的先锋

  在剡红红工作的办税大厅,咨询辅导区,工作人员正为纳税人耐心解答税收业务问题;税法宣传栏,各类宣传资料整齐摆放;涉税事项办理流程展示平台,各类样表一应俱全,明明白白,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体现着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

  “现在,我们的办税大厅,只要有一个人在,就能为纳税人办完所有涉税事项。” 剡红红骄傲地说。

  原来,2014年,剡红红初到办税服务厅工作就发现,排队时间长、窗口忙闲不均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纳税人。本着“一切为了纳税人方便”的初心,她给自己所在的办税厅立下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办税服务厅”的目标。

  经过一番调研,整合业务,加强培训,仅仅用40天时间,剡红红就让自己所管的办税服务厅实现一窗通办,让每个窗口都能一次性办完纳税人当天需要办理的所有业务。

  在随后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过程中,我省省内245个办税服务厅在全国率先推开“一厅通办”。

  从“一厅通办”“一网通办”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不来即享”,甘肃税务纳税人满意度节节攀升。“不来即享”更是成了甘肃省税务局服务好纳税人的“金字招牌”。

  精益求精的工匠

  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大厅,有一条有名的“绿色通道”。这条通道直接通向剡红红的办公室。

  这间安置在大厅一隅的办公室本该是剡红红的“局长室”,却挂上了“纳税人维权室”的牌子。

  一个小小的牌子变化,体现的是剡红红把纳税人时时放在心上,更是她对自己工作的严格要求。

  剡红红说,她这个税务分局的局长,就是给纳税人维权的!

  在这间小小的“纳税人维权室”,剡红红已经记不清自己接待过多少纳税人,讲解过多少次的税收政策。

  也是在这间小小的“纳税人维权室”,剡红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亮点。她说,服务纳税人同样需要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她也是一名匠人。

  正是剡红红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精益求精,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成绩。

  2014年,她带领分局人员率先在甘肃省地税系统推行办税服务厅“一窗通办”服务新模式。

  2017年,她负责推行了秦州区国地税联合办税中“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的办税服务新模式。

  2019年,她精准实施,大胆创新,在大厅设立“专家诊税岗”,同时在微信创建“红红诊税沙龙”,线上线下结合,让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

  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给琐碎的工作注入清新的气息。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温暖了纳税人的心。

  一丝不苟的税务人

  剡红红的手里,时常拿着两本红色笔记本:一本软面抄,用来记录工作想法;一本硬面抄,用来记录学习思悟。

  剡红红说,这笔记本是她的老朋友。

  记笔记是剡红红自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的习惯,20多年下来,柜子里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已有30多本。

  记者随手打开一本最小的红色笔记本,泛黄的纸面记录着1994年剡红红所负责的各户企业资料。

  那一年,国税、地税分设,剡红红被分到了秦城区(现秦州区)地税局东关税务所,成为一名专管员。爱钻研、肯吃苦的剡红红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管户都跑了一遍,并在本子上把每户的基本情况列成台账。

  2000年的工作笔记中,剡红红记录了“征前催缴”的要点,户源、税源管理情况。这一年,剡红红被安排到秦城区地税局征管二分局任副局长。“红红管的资料,茄子一行,辣子一行,清楚得很。”同事们夸赞道。

  她的笔记本里,写满了对税收工作的热爱。

  星级服务员制度、延时服务制度、晨会制度……随着纳税服务新格局逐渐建立,“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剡红红的笔记本里,一项项制度落到纸面,又从纸面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纳税人满意的笑脸上。

张平香正在车间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罗永岗

  张平香:炭素战线的“花木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谁能想到,个头不高,看起来普普通通,只有中专学历的张平香会成为大家公认的炭素行业“小专家”。

  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最终登上了炭素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金字塔尖”,被誉为炭素战线的“花木兰”。

  2020年11月24日,张平香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有过泪水和煎熬,更有成功和喜悦,近30年的坚守与付出,张平香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劳动者闪光的足迹。

  勤学苦练,技术岗位崭露头角

  1992年,张平香从甘肃省冶金工业学校冶金企业电气化专业毕业后,来到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兰州炭素厂,一心想把所学专业用于实践。

  张平香被分配到加工厂,当上了电工维修技术员。

  “刚到单位时,看到从美国、日本引进的各种结构复杂的进口设备,我一下子就蒙了。”张平香说,操作这些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了她一个中专生的学业水平。

  但张平香并没有被这些“洋货”吓倒,她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一定要尽快掌握这些设备,一定要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面有所作为。

  张平香主动从车间技术室下到电工班,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天天爬在设备旁,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自学大学本科的电气教材。”张平香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努力,她先后读完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等十几本大学教材,个人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几年间,张平香逐步掌握了单位所有进口设备的性能和维修技术,在企业电气设备领域崭露头角。

  慧眼识才,“土专家”一战成名

  2006年方大炭素改制,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各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也相继起步,这给渴望干出一番事业的张平香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时,企业从日本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4000吨电极挤压机。外国专家安装调试完设备离开后,设备自动化运行方面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配料系统及混捏系统全自动化方面运行不正常,设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价值千万美元的设备成为摆设吗?关键时刻,张平香主动请缨,要求试一试。

  “她能行吗?”……在一片质疑声中,张平香坚定地承担了这项任务。

  决战开始了,张平香一头扎入编程工作中,忘记了白天黑夜,忘记了丈夫和孩子,夜以继日带领技术团队展开攻关。

  凭借一本《英汉大词典》,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张平香成功进入了程序,顺利完成了这台进口设备A、B、C、D、E、F系统的自动化调试,设备最终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

  在4000吨油压机试生产的过程中,洋设备不断出现“新状况”,也是张平香带领团队敢给洋设备“动手术”,先后完成了设备改造项目25项,技术革新81项,修旧利废130余项。

  最终,这台进口设备故障率保持在1.2‰以下,产量从投产之初的日产60余吨,迅速增长到日产175吨,Φ800mm等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产品顺利下线,成功填补了国家炭素产业又一个空白。

  突破瓶颈,推进洋备件国产化

  作为世界炭素行业强企的方大炭素,许多主力设备都是进口设备,进口设备的采购周期长、价格高,一旦发生故障,备品备件能否及时供给对检修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影响很大,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的一大瓶颈。

  “决不能让人卡着脖子过日子,设备管理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严峻的现实让张平香夜不能寐,更加坚定了推进备品备件国产化的念头。

  说干就干!张平香和她的团队全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开始在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我们完成的第一个备件是固态接触器,这项备件国产化工作的实现不仅确保了检修、生产所需,每年还能为企业节约材料成本20余万元。”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平香一脸自豪。

  进口油压机主泵模块、西门子直流调整器、加热料仓母线进口绝缘……在张平香和团队的努力下,一系列国产化改造项目连获成功,方大炭素进口设备上所有的易损件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

  张平香并没有停下来,近年来,在方大炭素工会组织下,张平香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召集了30多名在公司机械、电气、工艺、自动化等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紧紧抓住“创新”这一核心主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和革新改造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聚焦2021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杨维俊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 【聚焦2021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杨维俊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
  • 陇上风情游金城 陇上风情游金城
  • 【建言献策】姜成英代表:提升经济林产业质效 更好实现绿富双赢 【建言献策】姜成英代表:提升经济林产业质效 更好实现绿富双赢
  • 住甘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住甘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 甘肃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栗战书参加甘肃团审议 甘肃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栗战书参加甘肃团审议
  • 甘肃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栗战书参加甘肃团审议 甘肃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栗战书参加甘肃团审议
  • 【AI观两会】从两会“热词”看2035年的中国 【AI观两会】从两会“热词”看2035年的中国
  • 图解丨政府工作报告擘画的新蓝图,甘肃将这样绘就! 图解丨政府工作报告擘画的新蓝图,甘肃将这样绘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同步跟进作表率 同心协力创一流 兰州市
2   兰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做客
3   【聚焦2021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市
4   关于兰州市新启用22处非现场执法系统的
5   甘肃武威:“铜奔马”出土地最大文旅综
6   【两会话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三
7   【两会快评】依靠创新 做实做强做优实
8   陇上风情游金城
9   女神节:致女人!
10   筑牢制度之基 高扬法治之帆 ——兰州市
11   刻在西和县老百姓心底的名字
12   兰州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力有序有效开
13   七里河区下大力气推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
14   杨维俊代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
15   【建言献策】姜成英代表:提升经济林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