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新移民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易地扶贫搬迁:新移民的幸福生活
提要:看着眼前平坦宽阔的硬化路,气派漂亮、整齐排列的小康屋,白哗哗的自来水和设施齐备的乡村文化广场、花园一样多姿多彩的村庄,好多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定会殁在自家的旧屋烂窑里,根本无缘现代化的好生活。可谁曾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他们这些根本无力改变处境的贫困群众,几乎不花钱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过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大家感慨万千,喜极而泣,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感谢共产党,感谢好政策”!
记者 秦玉龙 李芳芳
颉岭村的变迁史
凌晨五点,一声鸡鸣,打破了这个边远山村的寂静。
随之,犬吠、牛叫、顽童的嬉闹,连同大人的应答声渐次响起。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从沉睡中苏醒,开始了新的一天。
透过晨曦,眼前的景象逐渐清晰:宽敞平整的乡村道路、整洁美丽的新农村、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的民居、露出灿烂笑容的村民……一幅油画般静谧自然的田园图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崆峒区颉岭村的新面貌,颉岭人的幸福新生活。
然而,把时针拨回到2014年,那时的颉岭村还是另一番模样。
颉岭村,地处崆峒区三大贫困片带之一的南部阴湿林缘区,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59户509人,其中回族人口330人,占总人口的64.8%。2013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户268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颉岭人被困在这片连绵的大山深处,散居于沟壑粱峁之间,过着出门靠走、通信靠吼、吃水靠挑、养牛靠放、电视雪花飘飘的生活,大多数村民除了侍弄自家的几亩地,就是靠着墙根晒太阳。
日常出行更是当地人最大的难题,出门爬坡、回家下沟,“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是其真实写照。为此,“鞭杆、雨鞋、烂棉袄”被颉岭人家视为必不可少的“三件宝”。
在颉岭村部,有一间村史馆,里面陈列着许多过去的老照片,以及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具。与外界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相比,这里放佛笼罩着一层灰雾,踏足其中,让人有种穿越回上个世纪的错觉。
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一件件见证沧桑历史的老物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颉岭以及整个南部山区的贫困面貌:没有水泥路、没有自来水、没有动力电,家家户户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余钱花,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群众脸上苦哈哈。真应了当地老百姓的一句信天游:“年年盼着年年富,年年倒挂万元户,世上的那个穷人多,哪一个都像我……”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最有效的途径。
2014年8月23日,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整整“削”平了5座山头之后,颉岭村移民安置区工程正式启动了。
为了让穷了几辈的颉岭人尽快搬出穷窝窝,工程队加班加点、连续作业,大干365天,终于赶在2015年11月隆冬到来之前,让分散居住在13个沟壑梁峁上的76户贫困群众,一户不落地搬进了新家,住上了新房子。
入住那天,鞭炮声、锣鼓声、歌舞声、欢笑声,整个颉岭村沸腾了似的。为了纪念这个美好而又难忘的日子,村里举办了隆重盛大的乔迁仪式,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和过去的穷日子告别,迎接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有一个细节,足以说明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拥戴:看着眼前平坦宽阔的硬化路,气派漂亮、整齐排列的小康屋,白哗哗的自来水和设施齐备的乡村文化广场、花园一样多姿多彩的村庄,好多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定会殁在自家的旧屋烂窑里,根本无缘现代化的好生活。可谁曾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他们这些根本无力改变处境的贫困群众,几乎不花钱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过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大家感慨万千,喜极而泣,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感谢共产党,感谢好政策”!
人居环境大变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崆峒区农村,最常见的居所就是窑洞,窑洞分崖窑和地坑庄子。72岁的王安云生长在北塬上一个小村庄,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被烟火熏得黑乎乎的窑洞,既是一家人的居所,也是灶房和牛圈,农村人叫它“锅头连炕”。窑洞里除了一方大土炕,一个木板柜子,再无其他家具。
改革开放后,一部分率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告别土窑洞,搬进了土木砖结构的房子居住,但大部分人依然居住在阴暗潮湿且交通不便的窑洞庄院里。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的开展,崆峒区农民陆续搬出了土窑洞,住上了小康屋或小洋楼,祖祖辈辈住过的窑洞,如今大多已经被废弃,成为承载村庄变迁史的“自然博物馆”。
王安云今年夏天回老家转了一趟,发现村庄变得他都不敢认了。水泥硬化的村道平整美观,清一色的大门楼子和围墙整齐划一。塑钢窗户、防盗门,各色瓷砖外贴面里铺地,既好看又整洁。走进屋子里,电视机、沙发、组合柜、洗衣机、电冰箱、席梦思床一应俱全,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农民在干完农活后,可以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许多农民家里接上了宽带,用上了无线网,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上网聊天、看电影、购物,生活幸福指数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近两年,为了实现“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条件,崆峒区启动实施了易地搬迁、地坑庄子和窑洞“清零”行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从地坑庄子和窑洞里搬了出来,住进了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统一规划修建的小康屋安置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3平方米。
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环境恶劣地区极度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为了让更多像颉岭人这样的贫困群众,摆脱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甩掉贫困的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崆峒区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并与其他工程相互嵌套,最终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的有效结合,创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崆峒模式”。
截至目前,崆峒区共建成移民安置点55个,新建移民住宅2094套19.2万平方米,搬迁安置移民2298户10088人。早在2016年底,被喻为“最难啃的硬骨头”的南部山区,共搬迁群众751户2781人。
在贫困地区,生态问题往往与贫困伴生。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崆峒区在移民搬迁工程中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方面以林业助建新农村和村庄绿化为重点,实施封山禁牧、封山育林,有效保护了移民社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一方面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入手,推动社区的内部生态建设,在安置社区建设过程中,既注重社区内污水处理、垃圾分类设施等清洁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积极推动安置社区内“养牛小区”、沼气池等清洁生产设施的建设。
与此同时,由于迁出区群众原居住地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安置社区建成以后,崆峒区积极动员搬迁农户腾退、拆除旧宅基庄院,并按照“复垦优先”原则及时完成旧宅基地复垦复绿,有效促进了迁出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实现了生态搬迁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发展。
产业配套富农家
“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在青海省考察时,针对易地搬迁工程作出的指示。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
在易地搬迁扶贫过程中,崆峒区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搬迁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坚持产业发展引领,推动安置社区的后续发展,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努力拓展增收渠道,千方百计让搬迁群众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跨越式”奔小康。
麻武乡麻武村地处南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如何能让大家真正过上好日子,走上小康路,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兼萌牛牧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爱军。
这几年,韩爱军带领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一中心目标,大力推进“三变”改革,立足麻武实际,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
作为萌牛牧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爱军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引导吸纳了74户农户通过土地、肉牛、资金、生产农机具折价等方式入股81万元。同时,投资753万元,建成占地41亩的5栋双列式标准化牛棚,集中饲养了160头肉牛,并配备了青贮池、粪污堆积场、尿液收集池、饲料房、办公室等基础设施。根据入股情况,2019年累计向村民发放近30万元分红资金。
在韩爱军的带领下,麻武村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强村”的思路,按照农村人居环境“四清三增二拆一改”的整治目标,加大人居环境投入,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在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栽种花草树木,引导群众卫生改厕、垃圾清理、生态绿化、村庄美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力保后勤,全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了、生活方式绿起来了。
如今的麻武村,以生态为底色,以醉氧为品质,以旅游为核心,以产业为基石,一天一个变化。在韩爱军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底,麻武村160户6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只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作为南部山区的典型村,颉岭、麻武均是崆峒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样本。
纵观崆峒区移民安置区的发展和变化,“产业配套”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以贯之的原则,是实现移民安置区“能致富”的核心要义,是新移民实现幸福生活的根本所在。
崆峒区因地制宜,依托安置社区优势资源,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设施的方式,将传统种植业和红牛养殖业与安置社区发展相结合,高质量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安置社区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农家乐等,不仅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还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此外,通过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颁布,吸引外来企业入驻,实现了安置社区与外界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
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崆峒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过程中,共配套建设集中式养殖小区29处29965平方米,种植核桃、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603亩,外出务工1054人。
和过去相比,搬迁群众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单一种植业向畜牧养殖、果菜开发、商贸服务、劳务输出等多元化转变,一改以往“靠天吃饭”的状况,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使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越走越快。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兴旺迸发活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崆峒区的新移民,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
相关新闻
- 2020-03-23朱家涧村:“下山上楼”过上幸福生活
- 2019-12-26平凉庄浪:易地扶贫搬迁户喜迁新居
- 2017-10-27平凉华亭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议
- 2017-05-18平凉市泾川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牛家咀村村容村貌整洁亮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