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做巡逻前准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交界处,自然条件恶劣,是人类生命禁区。而这里39.6万公顷的广袤荒原,却是野骆驼、雪豹、野驴、鹅喉羚、猞猁等濒危野生动物的天堂。
守卫这片野生动物天堂的,是甘肃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安南坝分局。14人的队伍里,有4个“90后”,8个“80后”。
“2009年刚成立的时候只有8个人,这么一大块地,每个月两到三次巡逻,”51岁的老队员海拉提·胡斯曼说,“出去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周,早已习惯了风餐露宿。”
冬天最冷时气温低于零下30度,换个轮胎的功夫,脚就冻得挪不开步;夏天最热的时候,在户外工作两个小时就会被晒伤。还要面对被野生动物追赶和蚊虫蜇咬的风险,有时候遇到陷车,想找块垫车的石头就得来回二十公里。
“以前保护站连砖房都没有,巡逻都要住帐篷,”队员阿尔根别克·阿海说,“条件是真艰苦,能留下的人都是真爱这片荒原。”
在森林公安、林业部门、当地牧民的共同努力下,乱捕乱猎、乱采乱挖的现象在安南坝几乎绝迹,但探险爱好者擅自闯入保护区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很多野生动物生性胆小,有时候遇到大排量的越野车,就会乱跑乱撞,很容易受伤。“动物都有灵性,真的希望它们能不被打扰。”32岁的队员张晓龙说。
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但对安南坝分局的民警来说,这一天也将在例行巡逻中度过。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巡逻途中。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这是1月8日拍摄的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巡逻途中烧水。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巡逻途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格列克保护站,民警阿尔根别克·阿海(中)和保护站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这是1月8日拍摄的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格列克保护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巡逻车辆通过冰面。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李维桐在巡逻途中。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向牧民了解野生动物迁徙情况。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海拉提(左)和阿尔根别克·阿海观察记录野生动物活动情况。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瞭望塔上观察野生动物活动情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这是1月8日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在巡逻途中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1月8日,安南坝分局民警海拉提·胡斯曼在巡逻途中。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兰州市教育系统开展“祭先烈、学党史、悟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甘肃省首批“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正式确立
黄河石林越野徒步穿越寻宝活动启动
截至去年年底 甘肃省14个市州PM2.5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甘肃省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学好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走进兰州榆中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二)
甘肃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暨全省党史专题宣讲动员会在兰召开 王嘉毅出席并讲话
飞雪四月兴隆山 怀古追思祭英烈——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赴榆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图解|党史学习教育 甘肃省委网信办这样做
10项创新 甘肃出台措施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
中川机场T3航站楼钢结构架设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