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 “四轮驱动”让牛产业真正“牛”起来
原标题:新城镇 “四轮驱动”让牛产业真正“牛”起来
记者 张凡
近年来,镇原县新城镇抢抓产业扶贫政策机遇,把肉牛产业作为强镇富民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政府推动“念牛经”、干部发动“出牛力”、合作社带动“使牛劲”、群众互动“发牛财”的“四轮驱动”工作措施,走出一条“小规模、大群体”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新城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具体衔接指导,联村领导、联村干部和村组干部蹲点抓促落实,研究制定《新城镇“鸡牛果药”四大产业实施方案》和奖补办法。通过走访调研、入户动员,与农户细算经济效益账,激发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积极性。
各级扶贫干部和镇村组干部持续入户,为有条件发展肉牛产业的贫困群众讲政策、谋产业,引导群众自发修建牛棚扩大养牛规模。自2020年9月以来,新城镇新增养牛户116户。三年来,全镇1041户贫困群众发展肉牛产业,共养殖肉牛3219头,落实到户奖补资金1282万元。
目前, 新城镇初步形成以孙庵专业养牛村为示范带动、新巨轴线为发展引领、农户散养为主要模式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肉牛养殖标准化专业合作社达12个,在养牛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在做好自身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主动为会员及养牛户提供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培训指导。对有养殖条件的养殖户,合作社低于市场价为农户赊养牛犊,育肥后统一销售,从销售收入中扣除牛犊费用;对无养殖条件的,合作社托养育肥出售后扣除养殖成本,利润返还农户。合作社还与多个肉牛养殖场达成肉牛购买协议,统一购买,统一调运,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疫病风险,保证了品种纯正。
养殖大户通过传授养殖经验、开拓肉牛市场,降低了农户购买牛犊品种不纯、防疫不规范等风险,订单式养殖增加了养殖效益,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做到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全镇牛存栏1.28万头,14个行政村中,养殖规模2000头以上的村1个、1000头以上的村2个、500头以上的村5个。养牛总户数达1372户,农民人均养牛收入1585元,占总收入17.2%,其中贫困户人均养牛收入2037元,占总收入的20.7%。
相关新闻
- 2020-12-08庆阳西峰农户养殖巧打“特色牌”:让牛产业“牛”起来
- 2020-12-08正宁 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2020-08-05宁县 肉牛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 2020-06-17大学生李兴国养牛创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