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不移为敦煌
原标题:守一不移为敦煌
《我心归处是敦煌》藏书票
徐梦雨
2020年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如期举行,这一年,最高荣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两位80多岁的老人——钟南山和樊锦诗。
心归处,是敦煌
提起敦煌莫高窟,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樊锦诗,正是守护莫高窟大半个世纪的“敦煌的女儿”。“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用这段话概括了樊锦诗的一生。
从1962年北大毕业第一次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的那一天开始,樊锦诗,一个瘦瘦小小的上海女孩儿硬是在敦煌这片荒芜之地工作了近60年之久。
“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深处戈壁沙漠,为保护莫高窟,不分昼夜忙碌,从青春到白头,将莫高艺术从荒漠带向世界,为兼顾保护与传承构建“数字敦煌”,近些年,因保护莫高窟世界艺术宝殿,樊锦诗,这位沙漠中的美术馆馆长,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7月,读者晋林工作室徐晋林与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相约,彼此聊了很多关于保护与传承莫高窟艺术的工作,徐晋林送上为樊锦诗创作的雕版《我心归处是敦煌》票主藏书票,她很喜欢,签字留念,回赠专著,以表感谢。
苦的是生活,甜的是人生
“我不像很多报道中写到的那样厉害,我是服从国家分配去的敦煌,几次想离开都没有离成。”2019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莫高精神”宣讲报告会上,面对台下600多位听众,这位“敦煌的女儿”坦然地说。
1962年毕业实习被告知要去甘肃最西端的敦煌,樊锦诗心里有兴奋,也有恐惧,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能够亲身触摸到这座艺术宝殿,恐惧的是早已听闻的恶劣生存环境,但最终她还是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敦煌。
在莫高窟,跟着导师宿白先生和其他的敦煌学者,樊锦诗每天都要攀爬蜈蚣梯看窟学习,作为女孩子,实在是害怕得很,为了减少爬上爬下上厕所的次数,她只喝很少的水。荒漠本来就干燥,温差很大,每天吃不好休息不好,在上海长大的樊锦诗,哪里经历过这些,坚持了3个月,在极度不适应的情况下,还是病倒了。可谁知,从第一次来到这里实习,就注定了她与敦煌莫高窟竟是一辈子的缘分。
北大考古系很快迎来了毕业季,1963年这一年,樊锦诗被正式分配到敦煌工作,父母的不舍、男友彭金章的不舍最终没有抵过国家需要的号召,樊锦诗留了下来,其间,她3次想离开,3次又回来,把丈夫彭金章从武汉大学调到这里,把孩子们从教育资源良好的外地带到这里,一家人最后都聚在了西部的这片荒漠上,也正是因为家人的付出、支持与陪伴,圆满了这个小家的同时也圆满了樊锦诗守护好莫高窟的人生理想。
敦煌文化的使者
敦煌,改写了樊锦诗的一生,也因此成就了樊锦诗的一生。这个神圣的充满魅力的地方,像是有着魔力般长久地吸引着热爱敦煌石窟艺术的优秀青年,有一位把一生都交付给了敦煌,还有一位终其一生临摹了340幅壁画,他们就是敦煌研究院的前两任院长,“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与“敦煌的艺术导师”段文杰。而在对敦煌莫高窟艺术无比热爱的情结之下,蕴藏的其实是他们对祖国最热忱的爱意。常书鸿先生曾经默默反复地对自己说:“祖国啊,在苦难中拥有稀世之珍的敦煌石窟艺术的祖国啊,我要为你献出我的一切!”他们都做到了。
他们作为连接敦煌文化的使者,更是热爱祖国的最美最可爱的人儿。
樊锦诗在一次发言时称:“我这辈子‘守一不移’,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莫高窟。”人们从她的奉献精神中领略到了“择一业,终一生”的执着风骨。
相关新闻
- 2020-12-27有一种动人心魄,叫《敦煌·慈悲颂》
- 2020-12-28甘肃敦煌:设施果蔬供应节日市场
- 2020-12-25敦煌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 2020-12-25宝玉出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