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2-30 08:4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

  范 鹏

  当以抓脱贫攻坚的勇气、决心、劲头和力度抓改革创新,确保创新理念引领发展,动力系统全面发力,为融入新格局、开创新局面、展示新形象积累释放更多改革创新红利。

  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我省“十四五”时期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必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必须做到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各领域工作”。这里就大力解放思想、激活根本动力,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力抓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有了新的内涵和更高要求。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注重需求侧管理相协调;更加重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制约发展的种种难题,比如产业链条不长不优、供应链成本过高、价值链附加值不多不高、新动能不强不力的难题,发展环境、创新生态需要更优更好的难题,财源不多、财政困难的问题,居民收入低、增加收入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等等。要学习先进经验,总结“不来即享”等成功做法,通过全面深化所有领域、一切环节的痛点、难点、堵点改革,使改革这场伟大革命在甘肃更深入、更全面、更有效。要彻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一切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劳动生产效率、机关工作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为此,必须继续大力解放思想,继续大力真抓实干,继续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要求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改革,靠人民创新,用改革创新的成果造福甘肃人民。

  二、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切实把创新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首位,进一步放大“第一理念”的综合效应。

  发展进入新阶段,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有了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甘肃这样一个发展任务更艰巨、平衡愿望更强烈、创新驱动更迫切的省份来说,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发展”第一理念更具有治本意义。首先,要牢固树立“第一理念”意识,在大力解放思想中贯彻落实创新理念,使创新从理念变为行动,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创新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发挥好“第一理念”“第一动力”的功能。其次,要在全社会着力营造“尊重、保护、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创新生态。各级党政机关要全面推进工作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创新纳入考核体系、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创造活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更要以创新为最高标准,全面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追求创新、人人创新有为的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冲动、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社会都要把创新作为最光荣的事和干成事的基本功;要加大对创新的奖励激励力度,保护创新行为,提供创新环境,保障创新条件,宽容创新失误。再次,要抓大促小,全员推动,推动创新从精英走向大众。创新既需要国企大企大航母,也需要车间班组小舰队;既需要全省统筹重点推动的大手笔,也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革新发明小动作;既要奖励重要学术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也要激励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既要有管理层、科学家、企业家的创新,也要有执行层、工程师、劳动者的创新。最后,要分类型、分层次形成创新工作标准,以制度安排确保创新成为持久行动,防止一阵风。

  三、着眼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从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入手,确保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从生产环节入手着力培育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基点、以效益为动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是我省发展中的一个软肋,连续三个五年规划中的研发支出强度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综合创新指数近年不升反降、财政对研发的支出不足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一。但同时,我省也有20名院士、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核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空间技术、草学研究、生态科学等领域处于领跑位置的优势。因此,培育若干大企业成为区域创新主体,形成以需要为导向、以产品为基点、以效益为动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既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也有整体后发优势和部分先发优势并存的基础。创新主体和体系的培育必须首先从生产环节切入。要千方百计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同指向企业主体、产品创新,要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切实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特别是农民脱贫之后对幸福新生活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生产、提供更多提升生活品质的制造装备、方便日常生活的产品和可及性服务,瞄准国内大市场特别是农村需求的巨大潜力,“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使消费有效推动生产,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轮子”一起转。

  其次,要加大创新要素分配力度,聚焦创新要素集成,形成良好创新生态体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既要抓好科技创新,也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分配环节应该把加大创新要素分配份额作为重点,在政府财政预算、项目资本金分摊、研发加计扣除、工资机制形成过程中特别注重创新要素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接更多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研究项目,不仅要支持大企业提高研发水平,也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研发队伍、形成创新机制。再次,要降低创新要素流动成本,打通创新产品流通堵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环境体系。要通过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注重在科技创新上制定更多操作性强、推动力大的“不来即享”政策,为创新要素流动提供保障,促成更多科技成果省内转移、就近转化,为创新产品提供优惠服务,特别是要注重降低创新要素流动成本,打造创新要素特别是产品“绿色通道”,推动重点领域创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对已经形成坚实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项目,如生物制药、钍基熔盐堆、重粒子治癌、草地农业和草食畜牧业、镍钴铑铱深度开发等应加大支持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和省内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方面的综合优势,更好对接更多形成面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大项目、好项目。各级政府要甘当科学家、企业家创新的服务员。最后,要以创新产品、全新服务引领消费,用新型消费倒逼产品与服务创新。消费不仅是生产的动因,也是创新的源头,一旦社会形成技术上的需要,它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平生活品质的新需要就是推动技术更新、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层动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品质有待提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既是我省的劣势,也是发展的潜力。我们有最为稀缺的大众消费空间资源,更应该注重以创新产品、全新服务引领消费,在某些领域超越产品代际直接进入较高消费水平,有如从3G直升5G,好比庆阳“一步跨入高铁时代”。

  要大力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全省上下当以抓脱贫攻坚的勇气、决心、劲头和力度抓改革创新,确保创新理念引领发展,动力系统全面发力,为融入新格局、开创新局面、展示新形象积累释放更多改革创新红利。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李振佑

  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和甘肃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着力培养引进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落实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府创新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坚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柱,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发展壮大十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继续拉开架势构建县域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在脱贫县中选择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支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全面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四屏一廊”建设,突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保护治理两大重点;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行政审批、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和释放发展动力活力。全面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加强同沿线省份和国家开展实质性、多领域合作;积极与渝桂黔三省市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争取设立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王建兵

  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事关全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创新”,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政策、平台、企业、人才的组合效益,努力把我省建成西部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二是“发展”,要继续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战略,大幅改善发展条件,把甘肃打造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三是“改革”,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四是“机遇”,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提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功能,实现文化旅游强省战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通道口岸建设水平,完善省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五是“安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位,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通过科技引领,进入创新型省份。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带动作用,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增强科技创新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建设新“四化”,建成甘肃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动力转换和动力变革,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重大工程为支撑,全面加强水利、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领域的基础建设,努力消除基础设施短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三是继续推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以《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到的18项重点任务特别是5项标志性工程为重点、为支撑,聚焦全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催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四是通过法治建设,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甘肃建设全过程,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强化法律制度精准供给,以良法善治保障全省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强化绿色生态,实现建设美丽甘肃目标。健全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打造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工农业复合节水型等循环经济基地和特色鲜明的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收。六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重点支持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兰州新区、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培训工作,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途径和能力。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建君

  奋力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把宏伟蓝图变成未来现实。

  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指导和推动我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把宏伟蓝图变成未来现实。

  一、破题“五期叠加”,实现创造性发展。面对机遇挑战,全会《建议》做出了“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于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的形势判断,得出了“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结论,这是在科学分析我省发展挑战与机遇基础上得出的重要判断。破题上述“五期叠加”的发展态势,一要创造性地转化“一带一路”、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多重机遇,认真转化政策红利;二要勇于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当做攻坚克难的利器法宝,继续释放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把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三要坚定不移地提升甘肃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基础短板,让甘肃发展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设施之上,坚持基础先行,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充分释放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四要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我省传统产业结构向高质量创新型产业结构转变;五是要直面发展差距,提升发展信心,抓住机遇,缩小与兄弟省份的发展差距,用创造性发展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确保我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落队、有进步、开新局。

  二、做到“五个更加”,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全会《建议》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的五个要求。这是全面转化我省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强化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举措,展现出我省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提质增效、固强补弱发展经济的坚强决心,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保障。从山川秀美的角度来看,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既是我省生态地位使然,更是未来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指向,《建议》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甘肃的建设目标,必将使我省的生态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走出一条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建议》提出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2035年平安甘肃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等发展目标,都体现了更加注重系统治理的高质量发展诉求。可以说,“五个更加”的提出,表明“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甘肃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从而让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展望“美好生活”,推进现代化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我省和全国在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梦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伟大意义,则在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终于全面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甘肃与全国一道实现了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正是在这个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转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目标,标志着全体人民将从小康生活实现向美好生活的历史性跨越。现代化发展是我们要牢牢把握的时代主题,美好生活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求。为此,我们既要客观冷静地看到我省的发展差距,更要信心百倍地看到我省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瞄准“美好生活”升华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凝聚工作热情,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创造性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交警开设周末专场缓解考试难 兰州交警开设周末专场缓解考试难
  •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抒写游牧民族“心灵史”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抒写游牧民族“心灵史”
  • 迎新春佳节 赏“醉美凉州” 迎新春佳节 赏“醉美凉州”
  •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要点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要点
  • 截至12月28日17时兰州市新冠疫苗已接种3279人 截至12月28日17时兰州市新冠疫苗已接种3279人
  •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两节”期间单位疫情防控要点建议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联欢活动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两节”期间单位疫情防控要点建议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联欢活动
  • 元旦假期兰州车站重联加开多趟列车 元旦假期兰州车站重联加开多趟列车
  • 兰州市商超餐饮行业 确保年底实行打包外卖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兰州市商超餐饮行业 确保年底实行打包外卖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市安宁区交警大队辅警张杰勋、陈明
2   兰州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走活满盘棋
3   陇南文县消防员赵丹:洪灾激流中为救落
4   张掖山丹乡村女教师宋玉玲:昏迷病床仍
5   甘肃省已连续268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
6   【中央媒体看甘肃】积石山大墩峡 美丽
7   兰州交警赵延虎:26年奋战一线不幸因公
8   定西首针新冠疫苗完成接种
9   陇南西和县乡村医生苗兵:13小时骑行12
10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
11   山丹女孩屈玲玉:奔走武汉自掏腰包13万
12   90后庆阳小伙徐志博:20天辗转武汉4家
13   兰州新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启动
14   甘肃省卫健委发布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
15   定西货运司机高长虹:一张蹲路边吃饭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