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甘肃网12月29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2月29日上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第8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通报了2020年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及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不断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依法从严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
2020年净土保卫战中,在布设1741个国控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完成了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的1184个省控监测点位布设;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6万亩、严格管控面积为1.5万亩的目标任务,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对全省2017年7月1日以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情况进行全面摸排。
同时,建立了省级布点方案审核、质量控制、风险分级与纠偏专家库,按时保质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任务,筛选确定182家企业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确定69个疑似污染地块和30个污染地块,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完成了9个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和13个污染地块修复效果评估报告技术评审,有效切断了涉镉污染物进入农用地,34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完成农村环境整治项目629个(“十三五”累计完成2689个),指导85个县市区和嘉峪关市、兰州新区编制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成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信息调查,初步建立了109条黑臭水体清单,指导各县市区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并印发划分方案,配合开展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核查及现场检查。
同时,组织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了终期评估,对25个县区的20个县级及以上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562处地下水污染源进行调查评估,完成水质分析2914组、土壤分析1119组;在15个县(区)围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源,建设监测井,完成地下水水质分析146组、土壤分析131组;有序推进了陇南市徽县江洛镇闫家沟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实施。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方面,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全力配合做好了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工作;实施了《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工作,对原有的规定表述进行了补充完善和结构调整;组织开展了覆盖市州一级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省级督查检查,对张掖、平凉、庆阳等涉及油(气)田测井用放射源运输和使用管理开展了检查,确保了全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同时,举办了“陇原行动”—甘肃2020年核与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检验了《甘肃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全省11个市州、核设施周边县区及陆路口岸所在县区,新增建设20套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甘肃省市州全覆盖和重点监管核设施周边全覆盖;新建省控网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套、饮用水水源辐射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站15套、电磁辐射在线监测站16套,在全省主要河流断面、各县区新增水体、土壤监测点位65个;组织开展了CNAS中期监督评审工作,并通过采购装置增强了环境介质中氪85监测能力。
相关新闻
- 2020-12-26【中共甘肃省委首场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020-12-09铁军相约竞赛场 激烈角逐强本领——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大练兵网络知识竞赛侧记
- 2020-10-23【回眸“十三五”】图解|甘肃省绿色生态环境报告 请收藏!
- 2020-09-30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监督投诉渠道公布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