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临泽: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村主任张文林

20-12-11 16: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他们是领路人

  想贫困群众之所想,带领大家闯出一条路

  “在临泽县板桥镇,提起我们红沟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没有一个人不摇头,贫困人口基数大,结构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山洪多发,是本镇脱贫老大难的村,派到我们村承担扶贫工作的包村领导,哪个不是流了一身汗,脱了一层皮。”提起红沟村的精准扶贫,村主任张文林仍然心有余悸,难以释怀。

  “这几年干部越来越年轻化了,分过来的包村干部都是小娃娃,有的还没有成家,扶贫工作负担重,荣光少,老百姓不理解的时候还难免受气,他们也都是和我的子女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看着他们我也无比心疼,但基层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也或多或少做了吃苦受累的准备。”

  红沟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85人,其中鳏寡孤独的五保老人6人,残疾人8人。红沟村的地理方位是南靠河沿北靠山,中间就夹杂着不大的一方土地,地势狭小,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两亩。一条“红山沟”,这是过去镌刻在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的真实写照,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天灾频发,老百姓世世代代困在“穷窝”里。贫穷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村主任张文林的心里,午夜梦回的时候,刺着他敏感的神经。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带领老百姓一起致富奔小康成了他魂牵梦萦的“心事”。

  见到红沟村村主任张文林时,他正站在五社中后院改造的施工现场,欣慰的目光凝视着正在紧张忙碌地施工的一辆辆小货车、挖掘机。施工队改建的,不仅仅是农户的牛舍、后圈,更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幅再平常不过的乡村图景背后,蕴含着村主任张文林怎样的心酸往事?

  红沟村历来人均土地较少,随着近十几年种植制种玉米收入可观,农户纷纷圈起了围栏养起牛羊,搞起副业,收入是增加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农户将玉米秸秆拉回来不是堆放在庭院里,就是随意倚靠在墙根上,年复一年,陈年秸秆腐朽发霉,只能焚烧,既影响空气质量和环境美观,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风路道被秸秆、柴草、树枝重重围住,一但火灾事故发生,消防车无法开进来,救援工作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大难度。这些年,每一场由此引发的火光都深深地烙印在张文林的心里。

  今年县上出台了高质量住房建设、“视觉贫困消除”和中后院改造项目等一揽子政策,仿佛黑暗中照进一束曙光,心中早有的愿望,在夏日苏醒了。悬在村主任张文林心头多年的心事终于有了转机。他激动地和村党支部书记付荣同志商量,马上动员群众,说干就干!

  第一天入户,他就被群众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走访了十户,只有一户农户有改造意愿,还要看左邻右舍的意思,一天下来,腿都跑软了,说破嘴皮农户还是不愿改建,不是舍不得自家的果园,就是说农具没地方搁置......

  回到家和媳妇商量过后,张文林毅然决定,拆!就先从自家的后院改起,改出个样子来,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联系好了施工队,清理柴草、杂物,施工队明白村长的心愿,两天时间就改出了雏形,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张文林一看,机会来了,他拿起大喇叭,站在自家拖拉机上现场进行动员,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农户被他的诚心感动了,现场报名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紧蹙的眉头慢慢舒展,为老百姓描绘出乡村富裕、生态宜居的美好图景。对于一些家中缺少青壮劳动力或者还有其他顾虑尚在犹豫的农户,他也坚持“一个都不放弃”,连夜入户开展动员工作,通过十几天不厌其烦的宣传,在张文林的带领下,红沟村户沿路36户农户同意连片改造后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当问到中后院改造推进的困难时,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后院改造是好事情,去高台观摩回来,我就打定主意要改造中后院。我也是农民,我知道,大家在这样的房子里已经住习惯了,世世代代柴草都是随便堆在院子里,一下子让他们换种生活方式他们还不能接受。刚开始改的时候,也有农户拦着,机器开不进去。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难度再大,工作都要推进下去”。

  “是党员干部,就要把心掏出来给老百姓看。我想着,要改变大家的思想,就先从‘革自己的命’开始,我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老婆子,自家的院子改起来了,又带着社长和部分意见较大的群众去镇上后院改造成效较大的西湾村一、二、三社中后院连片改造点上去参观,他们已经率先改造拆除101户,建设完工96户,此外还进行风貌改造131户。大家一看太震撼了,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农家院也可以变成小花园,参观完回来,再也没人说后院改造牛没地方养了。”

  看着完成后院改造的农户将已经打捆打包的玉米秸秆、苜蓿墩子整齐码放在牛舍的饲草堆放区,牛羊悠闲地摆动着尾巴,仿佛也在像这位可敬的“村长”示意,孩子们在中院的小花园里荡着秋千,追逐嬉戏,笔者突然有些莫名的感动。中国有着无数像红沟村一样的小山村,不计其数的乡村干部,无法睡一个完整的觉,为贫困老百姓的幸福殚精竭虑。全面小康的实现,离不开这些扎根在最基层的可敬、可爱的人。

  如今,张文林用自己的一颗心,将红沟村村民的心紧紧团结在了一起。2019年,全村实现脱贫。

  一名党员,就是村里的一面旗帜。

  基层的村党支部所具备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群众焕发出的向心力、创造力,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打赢这场历史决战的关键力量。

  他们是贴心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需要信任

  跟随着村主任张文林的脚步继续往前走,笔者的目光瞬间被眼前的景观吸引住了,走到红沟村二社,一幅壮丽的乡村秋景图扑面而来,一幢幢黄墙灰瓦的二层小别墅掩映在金灿灿的树林中,晚霞洒在墙面上,一瞬间让人似乎忘记了身处的空间。

  村主任张文林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这是我们村在去年动工修建的商住两用高标准住宅,已经修建了12户,刚开始修的时候,大家的建房意愿很低,觉得修两层没什么用处,老房子还能住,何必花冤枉钱。苦日子过惯了,这两年生活稍微好一点,大家有钱还是喜欢存在银行里。我们村两委的同志一户一户地做工作,这两年我们村乡村旅游搞得有声有色,基础设施还是跟不上,老百姓的钱包是鼓了,可‘视觉贫困’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贫穷会让人变得胆小谨慎,我们只能多做工作,替老百姓谋划好产业富民的路子,才能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

  “这两年,村上的年轻人回来得越来越多了,他们回来,带着新思想,我知道,以后的事情,是他们年轻一辈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替他们铺好路。2019年,我们积极争取资金,申报创建了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统一进行了道路硬化,铺设了300米渗水砖,架设路灯60盏,对二、三、四社居民点统一进行了规划设计,完成风貌改造130户,基础设施不断配齐,美化亮化也搞起来了,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报名修房子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些农户报名迟了没占上房子,还跟我抱怨。”说完他哈哈笑了起来。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血液里流淌着抹不去的家国情怀,对家有着执着的眷恋。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而房子,则是家的承载。有立锥之地,栖身之所,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居所,是多少中国普通老百姓世代相传的默契。

  笔者从村主任张文林这儿了解到,从前农村修屋建房全凭个人喜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谁有钱谁建房,自筹自建,结果修的房子五花八门,既缺乏规划,影响村容村貌,又缺乏安全性技术支撑,房屋使用寿命极短,破了再建,建了再破,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人畜混居也使得农村处处蝇飞蚊绕。

  1999年,板桥镇率先建起第一批标准化小康住宅,成为全县亮点工程。小康”在当时的农村,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小康住宅无疑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热衷于谈论的话题。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整齐划一,房前屋后窗明几净,四周绿化带,门前有花园,四季花溢香。标准化小康住宅的出现,一改世代农村脏乱差的景象,抹去了农村住房低矮、狭窄、破旧的凄凉情境,真正实现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的历史跨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农村住宅环境优美、幽静清雅、宽敞舒适、卫生设施齐全,乡村也成为宜居宜游的好去处。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农村的历史性变革,为农村绘制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农村住房在之前小康住宅的基础上,更加集约化,不但讲究舒适美观,更赋予其乡风文明的精神内涵。住所不再只是生活起居的场所,更是点亮“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

  “光乡村美丽了还不行,现在都提倡‘乡风文明’,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思想也要跟着‘富’起来”,他带着笔者走进位于村委会大院内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玲琅满目的物品,他告诉笔者,这些不是单纯的商品,需要农户拿着积分前来兑换。打扫卫生、孝敬老人、见义勇为、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等都能得到积分,全村上下掀起一片建设“美丽家庭”的热潮。

  “村民既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又是整治的主体。我们注重发挥群众作用,结合月末周五常态化卫生整治制度,对照村规民约和村民德行表现档案化管理制度,成立环境检查评比小组,由村妇联主席带队,挨家挨户查看院落、室内卫生状况,将评比结果量化为积分,凭借积分到“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兑换精美礼品。”张文林介绍道。

  “小积分”兑出“大道德”,通过“美丽庭院”、“五星文明户”等评选宣传文明新风,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习惯,切实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使保持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群众自觉,培育和谐文明的乡村新风。一个个庭院经过枣乡妇女的巧手,庭院花飘香、户户有书香,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派“村洁、户美、人和”的好景象。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不仅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国家振兴的前沿阵地,农村富则国富,农村强则国强。红沟村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不少庭院可以利用,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园艺、手工业等的“庭院经济”更是成为重要的农村生产方式,努力将农村打造成“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胜地。

  在村民们看来,“村主任”的最大贡献不是带领村民挣了多少钱,也不是建立了一条完整的葡萄电商产业链,更重要的是,留下一种精神、一份希望。他们是共产党人,像一面面旗帜,飘扬在反贫困斗争的战场上,在很多边落后乡村的村民心中,身边党员什么样,中国共产党人就什么样。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许许多多基层村干部口中,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朴实背后却力拔千钧。

  最艰苦的环境与最坚韧的奋斗、最贫瘠的土地与最富有的信仰往往同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这是战场,也是熔炉,锻塑着信念,也激发着力量。这些扎根在最基层乡村干部是贫困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带头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