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棚入楼 品出生活好滋味
出棚入楼 品出生活好滋味
景宜家园配建的幼儿园
何兴成老两口迎来新生活
搬入新房,何兴成一家的全家福
新落成的兰西铁苑改造项目外景
科苑小区一区配建的地下停车场
棚户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从改善民生的角度看,棚改是改善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极大改善群众生活、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从优化环境的角度看,棚改能有效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显著改善城市形象面貌。从促发展的角度看住房的建造、城市土地重新整理和规划,也为拉动地方经济、完善城市发展环境带来了新的契机。无疑,棚户区改造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始终坚持把好事办好,让棚改切实发挥好其在改善民生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安居乐业的家庭,一处处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一片片欣欣向荣的新建街区……在接连数日的走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正是通过大力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我市相当一部分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迎来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我市将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现在过的是‘神仙’日子”
谈到自家的新房子,今年87岁的何兴成老人和老伴宋世桂笑得合不拢嘴,热情地领着记者参观每个房间。“客厅和两个卧室都朝南,厨房、卫生间也都很宽敞。你看,这里我们自己还隔出来了一个储物间,存放点闲杂东西,很实用。过日子,离不开这么个放杂物的地方……”老人的话语间是满满的幸福感。
何兴成老人一家居住在城关区八冶大院北院。自1994年退休后,何兴成就带着孩子们搬到了这个院子,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还记得当初刚从红古花庄农村搬到这里时,全家人都很兴奋,“毕竟是在兰州城里有了房子,开心得很。”之后没多久,一家人对住在这所老房子里的各种不便开始深有体会。
“老房子还是1953年建设的,条件很简陋。仅仅43.7平方米的住房,挤了五口人,两个房间进门都是床,没有客厅、卧室的区分。来了亲戚,只能打地铺……”两位老人回忆说,简陋的筒子楼里,隔音效果差,非常吵闹,楼上楼下谁家说话大声一点,邻里听得清清楚楚,孩子们想安安静静地学习,也没有好环境。最糟糕的是,四户住户共用一间厨房、一个洗菜池、一个卫生间。每到清晨,大家起床后都要排队进卫生间;一到午间、傍晚做饭时间,各家也是争着洗菜做饭。由于是共用区域,卫生环境也很不好。为这些琐事,平日邻里之间免不了生出口角,发生不快。
“群众的难心事,就是我们的挂心事。”八冶兰州房地产开发公司拆迁安置办主任李永红介绍说,为了消除八冶大院棚户区里的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大力气筹集资金,在南北两个院落分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崭新的电梯房建设完成,时年84岁的何兴成高高兴兴地领到了新房钥匙。这套两室两厅一厨一卫格局的新房,建筑面积达到了104平方米。进门宽敞明亮,出门电梯上下,全家人都非常满意。一晃眼,住进新家已有三年时间。如今两位老人每月有8000多元的养老金,经济宽裕。儿女们工作、生活顺利,两位孙女还出国读了研究生,外孙也已参加工作。平日里,何兴成老人会下楼晒晒太阳、锻炼身体,也会和邻居一起打打扑克。家里偶尔遇到维修之类的小问题,一个电话就有物业人员上门服务,热情又便捷。
谈到自己的新家、新生活,一口四川话的何兴成老人不住地赞叹:“我们现在过的是‘神仙’日子,感到幸福得很!”
“让拆迁群众融入城市新生活”
不同于城关区的人口密集、待改造棚户区如散点分布的特点,也不同于西固区工业企业集中,待改造棚户区成片连片的现状,安宁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有着更为独特之处。安宁区的拆迁对象大都长期生活在各城中村,如何让原来的农村居民积极支持棚改,顺利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早日搬迁上楼,真正转化为城市新居民,意义重大。
提到棚户区改造,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棚改就是拆了旧房建新楼,实则不然。对此,安宁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承荣有着较深的认识和理解。2016年调到该街道工作后,吴承荣便和棚户区改造深深“结缘”。“城市改造和城市社会提升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不是生活方式转变,只有思想方式完成转变,才能帮助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虽说安宁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完成了对辖区农民的户籍身份转变,但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吴承荣说,这几年最明显的感受,是群众素质整体提升了,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安宁堡家园既是全省棚户区改造的现场观摩点,也是安宁区创建文明城市模范小区、垃圾分类的示范点、物业管理服务示范小区,相当一部分群众开始自发地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实施起来却并非顺风顺水。祖祖辈辈习惯的城中村、平房生活,亲近的邻里关系,一旦要被打破,拆迁群众或多或少都有些疑惑、不解,甚至会产生误解与矛盾。为此,吴承荣和同事们一边做工作,一边思考问题根源。“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要在两到三年内,让所有拆迁群众全部搬迁上新楼。安宁堡家园东区1368套棚改房已分配入住,另有西区期1864套已建设完成,明年就能分配入住。西区二期3190套住房正在加紧建设。按目前项目施工进展,最迟会在2022年12月底前,让全部拆迁群众真正住进新家过春节。同时,要用优质的住房品质,一流的物业服务,让群众深刻体会到棚户区拆迁带来的新生活。”
为了帮助群众顺利开启新生活,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拆迁对象早日就业,安宁堡街道每年都会多次组织“4050”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服务员、厨师、保洁员、保安、驾驶员、维修工等多个种类。对年轻的拆迁群体来说,放弃土地耕种,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城市工作,逐步融入城市生活。收入更有保障,眼界也更加开阔。此外,政府对6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月每人发放1800元的养老金,也给老人们提供了生活保障。“我们这里周边就业机会不少,只要勤奋一些,就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很多居民就近在顶津、雪花、蓝科、众邦、中海物业等单位上班。和以前种地时相比,收入提高了,也稳定了很多。”小区物业办公室刘主任说。
“比拆更需关注的是护与留”
在安宁堡棚改集中安置点安宁堡家园东区院内,记者看到小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一进大门,眼前方的假山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仁”字;向西沿步道前行,楼宇一侧的外墙上还画有明代安宁老堡子的缩影图。这一切,仿佛正在向我们述说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仁寿山下的安宁堡后人。
与拆除相比,更需要关注的是保护与留存,更需要关注的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街坊邻里乡愁的续存。“拆迁改造,不能把群众们对家乡的情怀斩断,不能把简单地把‘根’斩断。”吴承荣说,只有切切实实做到这点,才能让拆迁群众打心底里为棚改“点赞”。
在小区内同步配建了一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是为居民们办理红白喜事提供场地和厨具等服务。“以前大家居住在院落里,每逢家中有婚丧嫁娶,都会搭棚子办宴席。乡亲们赶来帮忙,既热闹又可以维系邻里感情。老房子拆掉后,很多群众都依然青睐这样的往来方式。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综合服务中心,购买了成套的桌椅板凳和炊饮具。居民们有需要,可以来这里办宴席,既方便管理,又能保证小区卫生整洁。从运行情况来看,这一对传统风俗的保护,备受大家的肯定。”小区物业办公室刘主任说。
无独有偶,越来越多的棚改项目实施更加突显人文关怀。在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中,安宁沙井驿街道集中安置点景宜家园也同样设置了公共服务区,方便当地群众举办红白喜事集体聚餐活动。
棚改项目配套设施更趋完善
记者看到,安宁堡东区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幼儿园、菜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敬老服务中心,以及部分商业服务门店等。小区一墙之隔,就是新建的安宁堡小学。居住在该小区的李明感慨地说:“小区里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很齐全,孩子打疫苗、入托,都在院子里,真省心。特别是小学校门口距离小区南门仅有30米,只要5分钟,女儿就从学校走到家了,不用过马路,不用挤公交。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没接送过。”
刚评上省级重点示范幼儿园的安宁区实验幼儿园坐落在景宜家园院内,这家公立性质的托幼机构能满足300多名幼儿的就近入园需求,每学期的收费不到3000元;临近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方便孩子们入学。同时,由安宁区建设的足球场、羽毛球馆、游泳馆、篮球馆、学术报告厅等,都在装修建设中。建成后,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此外,为了解决群众的停车需求,沙井驿街道在项目建设之初尽最大可能配建了近千个停车位。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给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棚改安置住房,让拆迁群众更快融入新生活,近年来我市各棚改项目中配套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如今,在景宜家园、安宁堡家园东区等安置点,群众的生活非常方便,一刻钟生活圈已经初步形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陈 玮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0-11-23居兰乐其屋
- 2020-11-23兰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
- 2020-11-23兰州市已储备1万吨冬春蔬菜 以耐贮存、易周转品种为主
- 2020-11-23润物无声民心齐 幸福生活入画来——兰州市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综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