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结出了火龙果,在三塬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温棚内今年新引进的火龙果品种正在开花挂果。
永靖县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永靖县三塬镇,凭借当地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及土地、人力资源优势,历经6年发展,形成一所集科技实验、有机种植、观光旅游、兴农助农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2018年被确立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同年也被确立县级就业扶贫车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军感叹道。
霜降刚过,西北高原的最低气温渐渐接近零度,但在合作社的阳光温棚中却是另外一幅温暖景象。走进今年新实验种植的香菇温棚中,一朵朵新生的香菇正在菌棒(培养香菇的腐殖质)上挺立瞭望。
据了解,合作社通过与农业高等院校建立科研互助项目,今年引进了香菇种植项目,种出来的香菇不仅能增收,还能用菌棒换茬改善土壤,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项目。
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联系,通过中国地震局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协调联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了互助互帮项目,每年郑州果树研究所派遣应届毕业的4-5名博士研究生到合作社来指导帮助新品种的种植养护,不断提升合作社的养护管理水平。
在合作社的实验温棚中,研究所帮助引进的草莓新品种红颜已经开始开花挂果,再有一个多月就该上市销售了。张海军告诉我们,该品种曾在2019年第18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上斩获银奖,成为名噪一时的新宠儿。好品质就能带来好收获,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产品销售带来巨大挑战,但合作社的销售却没有受到影响,一反常态,逆势而上,园区内游客云集,忙于采摘,一片红火热闹景象。
在成立初期的两年里,合作社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方面是由于前期成本投入过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懂种植养护技术,单座温棚的产值过低。通过“十三五”五年来的不断学习进步,现如今,园区内的264座阳光温棚实现了从2014、2015年每年亏损一两百万元到逐步实现盈利,2019年实现了产值800余万,2020年预计实现产值突破一千万的大关,单座温棚的平均产值也实现了0到3万多元的飞跃式发展。
税收助力合作社发展走上快车道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销售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真的是一项惠企利民的好政策。”张海军说道。
好政策要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农业企业发展事关乡村发展,利于农民增收致富。为支持当地农业企业良性高质量发展,永靖县税务局组织岗位能手、业务骨干组织税收宣传分队,认真梳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不来即享”等政策,组织上门针对财务人员进行了“一对一”专业化辅导,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肯定。
“这两年在税务部门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下,一共为我们节省下了近70万元的税费,这有效地支持了我们扩大合作社规模,引进优质品种。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的支持我们小规模纳税人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免了40多万元的税费,直接盘活了资金链,将更多地资金用于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护,让我们合作社的发展地更快、更大、更优质。”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军介绍道。
随着合作社产值的不断提升,好政策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愈发明显。减税降费政策所减免的优惠数目也从0增加到现今的每年40多万元,让合作社在良性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驶进了快车道。
在三塬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温棚内2万棵菌棒上生长着近10万棵香菇,预计每座温棚内香菇产量能达到5万斤。
助农脱贫携手奔小康
“我在承包了三座大棚,主要种植草莓和圣女果,今年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很多来自兰州的游客到我的棚中采摘草莓和圣女果。特别是周末,每个夯夯里都挤满了人。”胥王宝高兴的说。胥王宝是当地的建档立卡户,通过国家的精准政策,他在园内承包了三座阳光大棚,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每年实现收入超过了6万元。同时,他在农闲时间在合作社内剪除杂草、修剪枝条额外实现务工收入近3万元,一年下来,能为家庭带来近10万元的务农劳动收入,带动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吸引当地农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吸引附近居住的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承包阳光温棚,如今,合作社有社员275名,每年直接带动当地周边群众实现收入820万元。不仅如此,合作社也从当初单一种植西红柿、草莓等本地常见经济作物逐步发展成培育出火龙果、百香果、美国大樱桃、蟠桃等多种有机瓜果种植合作社,形成“三基赏花、四级摘果”的特色发展理念。
据统计,合作社在当地吸引了24户精准扶贫户、108户残疾人家庭在合作社内实现务工就业,44人长期务工,每年为精准扶贫户内就业人员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有效带领24户精准扶贫户实现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6月,张海军被临夏州委州政府授予全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的称号。
通讯员 聂存博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