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中共白银市委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21 1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白银日报 编辑:张玉芳

中共白银市委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9月28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我市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不断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深入挖掘白银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由观光型为主向乡村休闲度假型和生活体验型转型升级,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品质,以游强镇、以游兴村、以游富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支柱和重要增长极,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严格保护措施,有序开发利用,确保乡村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以原有村庄、居住居民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依托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形成集餐饮住宿、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康体养老等多种业态,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坚持品牌创建。结合乡村振兴要求,注重文化蕴涵的挖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我市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建设中,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和旅游民宿,开发特色文旅商品,以品牌创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四)坚持示范带动。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样板,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带,促进全市乡村旅游整体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着力改善乡村旅游整体环境,切实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3年努力,力争到2022年,全市创建1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或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或旅游度假区;创建4A级景区10个,3A级景区15个;新建旅游厕所150座;创建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1000家,建设旅游民宿200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0人以上,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增长达到25%以上。  

  四、主要任务

  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主要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感觉“五觉”上下功夫,实现“五觉”的和谐统一,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上品质、上档次。

  (一)视觉要美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环境水平  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按照“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的标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环境整洁。

  1.人居环境要整洁。加大乡村旅游示范村、农家乐、旅游民宿等周边、路面、观景台、游步道、厕所、树池、水域、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保持环境卫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落实乡村日常保洁制度,做到生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健全乡村垃圾“县处理、乡运转、村收集、户分类”的处理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垃圾分类管理。 

  2.道路交通要畅通。加强乡村旅游道路交通建设,坚持畅通出口路、打通断头路、修复坑洼路、延伸景区路,形成方便快捷的乡村旅游通道。加快旅游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力度,方便游客出行。保持路面干净整洁、设施齐全,主要通道、岔路口有明显的交通指示标识。停车场做到场地平整、出入通畅,划定明显的车位线。有条件的景区景点要开通城乡公交线路。

  3.庄前屋后要绿化。坚持以绿挤脏、以绿挤乱、以绿挤荒,大力开展乡村绿化行动,广泛种植花草树木,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合理,打造绿树成荫、花草茂盛、繁花似锦的乡村美景。

  4.乡村设施要美观。乡村旅游主要地段、干道、支路及功能服务区的游览图、标识标牌要规范、醒目、美观。路灯设置要新颖,亮化工程要有特色,电力电信设施架设要合理。乡村旅游建设要做到五个避免:尽量避免使用彩钢房,尽量避免使用水泥瓷砖,尽量避免大红大绿,尽量避免乱搭乱建,尽量避免出现残垣断壁。大力倡导使用当地原生态、可循环建筑材料,倡导原真色彩、乡土风情,倡导绿色环保、节俭低碳。

  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局、市林草局、市工信局

  (二)味觉要新鲜,充分展示独特的乡村美食

  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吃是第一要素。要结合实际,深挖当地特色美食,坚持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的要求,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吃得舒心,唤起游客心中的乡愁记忆。

  1.食材要绿色。食材来源和加工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菜品做到就地取材、土菜精做,尽量使用当地特色食材。倡导自产自销,确保食品安全、色香味美,让美景抓住游客的心的同时,也让美食抓住游客的胃。

  2.菜品要独特。乡村美食要坚持“一户一品、一家一特”,避免同质化经营,大力挖掘独一份菜品,打造靖远羊羔肉、平川黑驴肉、会宁杂粮饭、景泰大碗鱼、水川长面、刘记一窝丝等一批风味独特的招牌美食,让游客品尝到纯真自然的味道。

  3.经营要规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培训,执行好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认真落实明厨亮灶要求,厨房内部保持干净整洁。菜单要配套齐全,菜品明码标价、价格合理。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有条件的提倡分餐制,引导游客文明健康就餐。提倡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尽量少用不可回收的塑料泡沫餐具和一次性纸杯。

  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商务局。

  (三)听觉要悦耳,充分展现乡村田园韵律

  1.讲好白银乡村故事。县、乡、村、社要充分挖掘当地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人文古迹、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包括村史由来、故事传说、人物风采、革命故事、文物遗址、民间风俗、姓氏渊源、家风家训、名人名居、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认真编撰讲解词和导游词,让“见山、见水、见人、见物”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让“文化符号”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标识。

  2.打造特色乡村演艺。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型、特色类乡村旅游演艺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利用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拓展中小型旅游演艺空间。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培育一批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的秦腔、水川曲子戏、寺滩小调等戏曲类节目,黄河战鼓、舞狮、舞龙等鼓舞类节目,皮影戏、滚灯、打铁花、高跷、旱船等杂艺类节目,民谣、流行音乐等歌舞类节目。通过积极培育演艺项目,带给游客舒心悦耳的演艺享受。

  3.倡导乡村文明用语。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意识、人文素养。积极推广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六字文明用语,麻烦别人时说一个“请”字、得到别人帮助时道一声“谢谢”、打扰或者冒犯别人时说一句“对不起”,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对进入景区景点的游客不落座不得打扰,始终保持微笑文明服务。通过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近、一句谢谢相亲、一杯热水相敬、一句再见相别,让最真的情怀在美丽乡村绽放,让文明礼仪和微笑服务成为乡村旅游的温馨名片。尽量避免服务人员语言生硬、冷言冷语,尽量避免景区景点吆喝叫卖、尾随兜售,尽量避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吵闹闹,尽量避免汽车鸣笛、噪音扰民。

  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文联。

  (四)嗅觉要馨香,充分释放美好乡村气息

  1.建设好“四园”。一要抓好花园建设。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打造牡丹园、玫瑰园、葵花园、油菜花园等特色花园,让花香溢满乡村。二要抓好果园建设。将产业兴旺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各种经济林,打造独具特色的枣园、苹果园、梨园、桃园、葡萄园等,做到春天赏花、夏天纳凉、秋天采摘,既是美丽乡村的景观点缀,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三要抓好田园建设。坚持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集中打造白银大坪、会宁线川、靖远三合、景泰寺滩等田园综合体,让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四要抓好家园建设。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提供环境优雅的休憩场所,做到院有花香、居有藏香、室有书香、厨有饭香、案有茶香、人有清香。

  2.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旅游厕所像景点一样美丽、乡村厕所像山水一样环保、庭院厕所像客厅一样整洁”的要求,着力建设建筑设计与乡村环境协调的旅游厕所,做到采光好、通风好、无异味,有明显的指示牌,有专人负责保洁管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要全面推行水冲式厕所,卫生状况要达到“十净”(地面净、小便池净、蹲便器净、隔离板净、洗脸盆净、洗脸台净、镜子净、门窗净、墙面净、纸篓净),具备无障碍辅助设施。厕所设置要合理,做到景区景点步行30分钟范围内有公共厕所,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3.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在乡村旅游示范村率先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严格落实人畜分离要求,认真做好畜禽粪污和尾菜处置工作。提倡使用洁净能源,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防止大气污染和保护环境,尽量不使用有烟煤炭,尽量不在村庄院落、田间地头焚烧秸秆。

  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妇联。

  (五)感觉要美妙,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

  1.乡村风貌要体现“老气、土气、生气、朝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乡村旅游不要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理念,按照“一县一特色、一乡一品质、一村一风貌”的思路,仔细雕琢、认真打磨,坚持设计优先、规划引领,崇尚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传承传统文化,利用“老气”、发挥“土气”、显示“生气”、融入“朝气”,彰显乡土乡味的特征。防止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做到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使得美在乡愁记忆、美在翰墨飘香、美在诗书传家、美在人文古韵。

  2.乡村记忆要留住乡愁。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要充分挖掘乡愁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记忆馆、博物馆、体验馆,重现乡村工艺、乡村作坊,留住乡村味道。  3.乡村民宿要各具特色。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把民宿打造作为提升品质的重要举措,重点打造一批以黄河258公里沿线为代表的水乡民宿,以会宁黄土高原为代表的堡子民宿、窑洞民宿、谷仓民宿。民宿建设外表要乡土化,内部设施要现代化,管理要酒店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受“离城不近不远、建筑不高不低、日子不紧不慢”的高品质乡村生活。

  责任单位:各县区,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五、工作措施

  (一)开展“星级乡村”创评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白银市乡村振兴“星级乡村”创评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开展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乡风文明“星”、治理有效“星”、生活富裕“星”星级乡村创评活动,全面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进一步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二)开展星级农家乐、旅游民宿评选活动。要认真制定星级农家乐、旅游民宿评定工作方案,在全市开展经营环境“星”、食品安全“星”、饭菜质量“星”、服务水平“星”、诚信经营“星”星级农家乐评选活动,开展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旅游民宿评选活动,引领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三)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活动。着眼于解决乡村旅游管理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设施更新不快、安全保障不力、环境卫生一般的问题,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活动,制定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开展A级景区创建活动。黄河石林大景区要争创5A级景区。要挖掘资源、创造条件,打造一批3A级、4A级景区,扩大我市A级景区数量,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开展十佳旅行社、导游、讲解员年度评选活动。着眼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先进典型。在全市开展“十佳旅行社”“十佳导游”“十佳讲解员”年度评选活动,促进全市旅游业健康发展。

  (六)举办乡村旅游主题节会、体育赛事。围绕春赏花、夏戏水、秋收获、冬滑雪,积极举办乡村旅游节、乡村美食节、乡村特色农产品展销会、马拉松赛等节会和体育赛事,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模式,充分利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网红达人以及市县融媒体平台资源等网络媒体和各类线下优质媒介,持续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出台“引客入银”优惠政策,鼓励旅行社积极吸纳兰州、银川、西宁等周边重要客源市场游客体验白银乡村旅游。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到乡村旅游景区、民宿建设中,不断提升白银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八)鼓励弹性作息促进旅游消费。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扩大消费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在确保工作有效运转的前提下,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时间,为干部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带头消费创造有利条件。倡导全市住宿、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行业推出周五至周日消费折扣、优惠套餐或消费券等多种消费福利,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动落实。市上成立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合力,各负其责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土地、资金、金融、税收等要素环节上的扶持力度,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吸引一批企业家、知识分子、大学生和有志青年到乡村创业创新,培养一批懂旅游、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旅游带头人。探索建立“党支部+旅游公司+农民合作社+互联网+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创业或入股经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成为农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加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制定和修编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实施方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引领全市乡村旅游向集约化、生态化、乡土化和品质化发展。

  (四)加强督促检查。市县要加强对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督查,对乡村旅游建设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规范,对乡村旅游市场秩序乱点乱象及时制止,以督查促整改、促规范。 

  中共白银市委 白银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8日印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