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小小马铃薯为何让他们透着一股自信?

20-10-13 09:11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玉芳

  新华社兰州10月11日电(记者 王朋)眼下正是甘肃马铃薯收获季。与普通硕大的马铃薯不同,定西市安定区一间种薯繁育大棚里收获的马铃薯,大小如鹌鹑蛋,重量在2克至20克之间。

  “这一粒粒小马铃薯是用脱毒马铃薯苗移栽生产的种薯‘原原种’。”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说,与普通种薯不同,“原原种”经过一次繁育变成“原种”,“原种”经过一次繁育才成为农民普遍种植的种薯。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正在查看收获的马铃薯“原原种”。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别看马铃薯不大,“身价”可不低。李进福介绍,普通种薯论斤销,“原原种”按粒卖。“一粒能卖0.5元,一亩温室大棚年产达25万粒。”

  生产“原原种”的门槛也高。脱毒的试管马铃薯苗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所需的土壤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椰糠,这种土壤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

  据定西市有关部门统计,定西共有有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26家,年产“原原种”10亿粒,是国内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生产的“原原种”除了供应内蒙古、四川、贵州、河北等省区,还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定西马铃薯的“能耐”还有很多。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定西积极探索马铃薯主粮化,研发出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马铃薯饼干等上百种主食产品,马铃薯精淀粉、马铃薯全粉等主食产品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定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制品加工基地和主食产品集散中心。

  过去,定西的干部群众开玩笑说: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三宝”实为一物,玩笑中透着一股产业难发展的辛酸和无奈。如今再提“三宝”,定西的干部群众却透着一股自信。

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种植基地,人们正在收获马铃薯。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依靠马铃薯产业,我家今年准能脱贫。”安定区香泉镇园区村村民田海车说,她家种了2亩马铃薯,亩均纯收入超过1200元。她还在镇上的一个马铃薯种植基地务工,一年收入至少2万元。

  正值西北秋收时节,记者在田海车工作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看到,马铃薯打秧机将茎叶粉碎后,马铃薯收获机便驶入田里将马铃薯挖出来,人们紧随其后捡拾马铃薯。

  田海车介绍,当地马铃薯种植和收获都已机械化,农机的使用还带动了村里撂荒地复耕和土地流转。“很多村民流转了自家土地,和我一样在企业务工。”她说。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梁仲科介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甘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8年初至2019年底,甘肃通过马铃薯产业脱贫的贫困户约2.4万户、9.7万人。(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重离子:甘肃科技的靓丽名片 重离子:甘肃科技的靓丽名片
  •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 景泰五佛:白鹭野鸭低翔觅食 景泰五佛:白鹭野鸭低翔觅食
  • 图解|奋进“十三五”,数字里看甘肃(上) 图解|奋进“十三五”,数字里看甘肃(上)
  • 苹果红了 百姓富了——静宁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侧记 苹果红了 百姓富了——静宁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侧记
  • 【中央媒体看甘肃】大山的回响 ——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中央媒体看甘肃】大山的回响 ——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讲话 研究提出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讲话 研究提出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正式闭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正式闭园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酒泉:金秋胡杨引客来
2   【大美甘肃】金秋胡杨醉游人
3   【“飞阅”中国】甘肃肃南:“秋姑娘”
4   【“飞阅”中国】震撼!祁连山区现成群
5   重离子:甘肃科技的靓丽名片
6   新建中兰客专尖山隧道出口至支洞段顺利
7   秋分那天的一场雨
8   自行车时光
9   岁月凉州
10   幽谷药香
11   【博之美物】魏晋棺板画上的伏羲女娲图
12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13   【中医指南】煎服中药的一些技巧
14   【健康速递】老年人科学跑步有益健康
15   【健康新知】老年高血压的六个特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