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做活产业“大文章” ——陇南市武都区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突出特色做活产业“大文章” ——陇南市武都区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武都区,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境内沟壑纵横、垂直差异明显、立地条件差,让“七山二林一分田”的武都区长年扣着“贫困”的帽子。
60万武都群众生活在绵延的秦巴山区,缺钱少地没产业。2013年底,武都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1万,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这场必须胜利的战役,武都区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围绕打造“中国橄榄之城”和“中国花椒之都”目标,建基地、强管护、重加工、促营销、做品牌,实现了产业扶贫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重拾传统,花椒映红笑脸
脱贫攻坚以来,面对“山大林多地不平”的地理条件,武都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做起“大山的文章”,结合当地群众多年的花椒种植历史,在半山干旱区域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让传统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带贫作用。
“种了半辈子花椒,这几年大伙儿才算真正尝到了花椒的‘甜头’。”武都区郭河乡营寨村村支书杨继林告诉记者,将零散种植的传统产业做出规模,是武都区花椒产业“最实在”的成绩。
“虽然一定程度受了灾,但总体来说今年算是个丰收年。”杨继林说,自己家的15亩花椒地头茬已经摘了1800斤花椒,按照当前每斤55元的市场价计算,“小十万元到手了”。
脱贫攻坚以来,杨继林带领村民将全村1500亩耕地全部种上花椒,还将村里的600多亩荒山改造成了花椒园。2018年,他又和本村的5名村民合作办起了营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做起花椒生意。
“我们的花椒品质好,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方面我们终于也有发言权了。”杨继林告诉记者,如今很多群众家中专门在地下打了冷藏室,当年采摘的花椒可以存起来观望市场,等到价格高一点再卖出去,多赚一点钱。
花椒产业带给像杨继林这样的武都区群众的不只是更多的收入,还有更科学、更先进的市场观念。如今,营寨村的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59户依托花椒产业脱贫致富。
“市场好不好,品质是关键。”武都区花椒服务中心主任陈红岩介绍说,山椒素、挥发油和芳香醇这三个主要影响花椒品质的因素,武都花椒都在全国稳居前列。
这些年,为了提高花椒品质,武都区时刻在努力:建立花椒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区域内花椒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嫁接改良,促进产业丰产增收;开发出花椒香囊、调和食用油等系列产品,与国内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麻味素提取物,延长了花椒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如今,武都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武都花椒也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林业名特优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今年,全区花椒预计产量6000万斤。按照一级批发价70元一斤计算,花椒种植户每卖出一斤花椒至少能有50元的保底收入。”陈红岩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40个乡镇和街道,有37个种植花椒。武都区花椒综合产值30多亿元,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花椒主产县区第一。
特色鲜明,油橄榄染绿山头
扶贫产业要走得稳、走得远,就得“多条腿走路”。武都区在白龙江、北峪河等流域大面积栽植油橄榄,打造出高标准的百公里油橄榄产业带,在保证山区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发挥出扶贫产业的生态效益。
9月10日,中国油橄榄专家邓明全、俞宁教授受邀前往武都区,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企业负责人和种植户进行油橄榄丰产、栽培现场培训。看到大山里成片的规模化油橄榄种植园,对当地油橄榄种植予以称赞。
脱贫攻坚以来,武都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设立了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支持能人大户和企业通过承包、租赁、购买集体荒山、荒坡、荒滩,大面积栽植油橄榄。
武都区还组建了专门研究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全国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教授为产业发展把脉会诊,多次邀请以色列、希腊、西班牙专家赴武都开展培训传授技术。
“今年总体长势和产量比较稳定。”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介绍说,受疫情影响,进口橄榄油货源变少,反而使武都橄榄油“火了起来”。上海、深圳、青岛等大城市的订单很多,网络销售也大幅增长。
如今,全区油橄榄基地面积从2011年的18万亩扩大到49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全区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3.8万吨,鲜果和初榨油占全国的90%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7.5亿元。
武都区配套建成16家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在科技研发、精深加工等方面推陈出新,研发出橄榄茶、橄榄酒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武都油橄榄先后荣获国际国内84个奖项,“祥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在2020年希腊雅典娜国际橄榄油大赛中荣获双金奖,被评为“全球最佳特级初榨橄榄油”,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基于今年的市场行情,为了最大程度让种植户增收,政府与油橄榄加工企业协商,适当提升了今年油橄榄果的收购价。”赵海云说,产业的最终效果还得“落实到群众的钱袋子里”。
精心布局,小康路就在前方
花椒和油橄榄已经成为武都区脱贫攻坚最坚强的两大产业支撑。全区适生区贫困人口油橄榄和花椒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13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在抓好两大产业的同时,武都区在高寒阴湿特困片区和林缘区种植以红芪、大黄为主的中药材;在裕河、五马等适茶区种植茶叶;在安化、马街等乡镇实施“双椒”套种。同时,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小型养殖和小杂粮等“短平快”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拓展市场,武都区大力支持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开办网店,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吸引了大量网上消费者和线下收购商。全区2077家网店累计销售达到66亿余元,带动贫困户4838户2.03万人,电商扶贫人均增收802元。
武都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全区229家油橄榄、花椒产业合作社与区内外企业建立供销关系,实现了企业做强、合作社做优、贫困户增收的产业扶贫叠加效应。贫困户人均经营性收入由2014年的1382元增加到2019年的2635元。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0中国花椒价格指数发布暨武都花椒产销对接会上,武都区首次向全国发布了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量化反映全国花椒市场价格波动,提高花椒产业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巩固武都区作为全国花椒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的地位。
产业牢靠,致富有望。随着“武都油橄榄”“武都花椒”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武都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得到全面提升。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铁杆庄稼”,而且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2019年,武都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一条生态环保的绿色小康路通往前方。
相关新闻
- 2020-10-04陇南:礼县苹果产销对接洽谈会举行
- 2020-09-30陇南市举行2020年“质量月”现场宣传咨询活动
- 2020-09-309月28日—10月28日 陇南西和农特产品在兰展销
- 2020-09-29陇南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