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回眸“十三五” 喜看 新变化】甘肃:硬件软件双提升 县级医院治大病

20-10-03 08:1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回眸“十三五” 喜看 新变化】

  硬件软件双提升 县级医院治大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前不久,临洮县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急诊患者,患者因外伤导致肝破裂、脾破裂、膈肌破裂等,情况十分危急。

  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这所县级医院的创伤中心迅速运转了起来。

  胸外科、骨科、普外科、麻醉科等医生全部准备完毕。当患者被送到医院后,经过CT等检查确认病情,迅速进入手术室,由多学科医生联合开展手术。从接诊到开始手术,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这样的患者放到从前的临洮县医院,很难快速及时开展治疗,需要转诊前往上级医院。

  如今,这样的例子在甘肃已非鲜见。

  会宁县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孙育峰今年完成了自己的首例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患者是一名农药中毒病人。

  这项技术,孙育峰刚刚跟天津市的帮扶医生“学出师”,自己就上手独立开展治疗。

  孙育峰为病人进行股静脉插管,经过插管抽出的血液,进入血滤机进行血液过滤。有了这台仪器的辅助,滤除了病人血液中的有毒成分,最大程度减少农药对心脏、肾脏等造成的影响。

  这样一项治疗,不仅对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在县级医院重症患者治疗中,能够起到脏器支持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效果。

  在甘肃,“十三五”期间县级医院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仅从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情况来看,贫困县区医院变化尤其显著:积石山县医院能够熟练开展胃镜、结肠镜检查,并掌握了消化道息肉切除、髋关节置换等84项技术;舟曲县近年来开展新技术共计36项,其中13项为甘南州首例;天祝县医院能够熟练开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等20项新技术……

  这样的成绩,来源于我省实施的县级医院能力提升一系列举措。我省把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下大力气建设好老百姓身边的医院。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一直是县级医院的短板。省卫生健康委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在县级医院开展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个重点专科建设,2015年-2018年,累计投入1.875亿元实现了75个贫困县医院重点专科全覆盖。

  为了实现妇产科、儿科、消化科等学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县域内诊治,将大部分患者留在县域内,省卫生健康委又确定了11个急需关键薄弱学科,自2016年开始每年进行专项列建。截至2019年,累计投入2.575亿元为全省46个贫困县医院建设206个薄弱学科,全省35个深度贫困县实现了5个薄弱学科建设全覆盖。通过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项目建设,目前全省75个贫困县均可诊治250种以上分级诊疗病种,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此外,我省大力推动县域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胸痛中心13个、卒中中心45个、创伤中心27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78个、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80个。把病人留在县级医院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伴随着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我省还对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县级医院引进留住人才。

  据省卫健委统计,全省县外转诊率从2014年的25.52%下降到2019年的12.45%。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中,县级医院的表现更为突出,全省62%的患者在县级医院治愈出院。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了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情况,我省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达标排名分别为第22名和第21名;国家贫困县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达标排名均为第14名,从倒数跃居中游,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