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教育扶贫点亮乡村未来

20-09-07 10:26 来源:陇东报 编辑:程建

  原标题:教育扶贫点亮乡村未来——优质教育资源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记者 曹康

  近日,在宁县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业务办理窗口,许多贫困大学生前来办理助学贷款。“我的助学贷款手续已经办好了,现在学费有了着落,终于上大学了。”贫困大学生赵丽霞高兴地说。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宁县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统筹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任务,紧盯控辍保学达标清零的要求,为贫困群众“拔穷根”提供“智慧”保障。

  郝誉文是新宁镇十里铺小学四年级学生,家中6口人,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老多病,他和姐姐成了留守儿童,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由于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不好,郝誉文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学校知道这件事后,校长王斌驹联系北京华剑英才郑州分公司为郝誉文筹得爱心捐款4400元,每月资助200元,资助22个月,并指派老师为郝誉文做一对一心理疏导。一年过去了,郝誉文不仅重新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争当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郝誉文说。

  为让每一位贫困孩子充分享受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宁县不断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生一规划”作为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政策落实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针对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等,实行具有针对性的“一生一办法”“一生一卡”制度,建办“留守儿童之家”,师生结对开展“爱心妈妈”活动,使他们得到关怀,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辍学。

  同时,宁县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14项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2014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8.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舍建设项目544个,校舍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目前,达到了全县各乡镇至少1所初中、257个行政村小学(教学点)及幼儿园全覆盖,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就地就近入学。

  正宁县

  记者 刘效国

  对家住正宁县五顷塬乡西渠村的马亮来说,以前上学要走6公里的山路,现在住在学校、吃在学校,每天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学习了,生活真是幸福多了。

  五顷塬九年级学校是正宁县最边远的寄宿制学校之一,在校学生652人,其中寄宿生305名。正宁县将这所学校作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典型来抓,建成男女宿舍楼、食堂,在教室里安装暖气,修建卫生厕所,解决学生吃住和冬季取暖问题,并配备保卫人员和卫生员,专门负责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正宁县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中,科学调整学校教育布局,通过撤点并校,优化布局,集中师资等措施,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2016年至今,累计拨付教育经费1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达到了“三个增长、一个比例”的要求。 围绕薄弱学校,边远山川区校舍建设,县上按照布局调整科学化、校舍建设规范化、内配建设标准化的思路,累计投资3.5亿元,新建、维修校舍11.48万平方米,全县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13.8平方米、11.3平方米。累计投入1.88亿元,新建心理咨询室113个,中学理化生、地理实验室和小学科学实验室155个,配备计算机3382台、电子白板教室926个、实验仪器药品105套(件)、图书资料57.3万册、音体美卫器材10.2万台(件)、床2468张;投资120万元,更换农村中小学课桌凳、书柜、文件柜、电教设备1.7万套。建成县电教中心,开通了正宁教育网,实现了全县教育资源共享和网络办公自动化,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校食堂全覆盖。

  同时,该县围绕“民生实事”“特岗计划”项目和签约引进紧缺学科专业教师,累计招录教师416名,签约引进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8名。针对教师轮岗交流,选派45名优秀骨干教师赴农村中小学对口支教;全面落实基层优惠政策,发放乡村生活补助、乡镇补贴等458.2万元。累计投入资金727.7万元,举办班主任论坛、中小学校长论坛7次,培训教师2.7万人次,组织980名教师赴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评选命名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130名,培养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80名。围绕德育教育、精品课程、文化校园建设“三大工程”,投资780万元装配了校园全覆盖监控系统和安保消防设施,举办专题培训700多场(次)、应急演练1000多场(次),校园安全管理实现了网络化、无缝隙。此外,县上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不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需要,使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华池县文/图 本报记者 张蕊娜

  9月2日,华池县乔川乡章桥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同学们在塑胶操场上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整个校园坐落在青山的怀抱中,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乔川乡是华池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闭塞、优质师资欠缺、校园设施落后等因素制约,学校的教学质量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018年,我刚来学校时,校舍破旧,操场是砖和水泥铺的,高低不平,也没有像样的教学硬件设备。”校长徐延明回忆起刚来学校的情景,不由感慨。

  去年的春天,借着教育扶贫的东风,章桥小学迎来了“新生”。华池县教育局利用山区幼儿园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砌墙、护坡,新修了操场、厕所、教室、旧物储备室、器材室、图书室、心理辅导室等。同年,铁角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建红申请3万元资金为学校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监控,置办了新的办公桌椅。

  “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和驻村工作队等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学校基础设施改善了,硬件设备跟上去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学生们开始上正规的体育课、音乐课,还有计算机和400余册图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华池县不断加大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完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校园体系基础建设。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相关政策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实现“应补尽补”“应免尽免”,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贫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惠民政策在教育各阶段落到实处。

  13岁的董苗苗家住王掌子村,是章桥小学五年级学生,常年由爷爷奶奶照顾,每天上学要在羊肠小道上走8里路才能到学校。因父母关系不合,她的性格孤僻,厌学情况时有发生。“一生一规划、一生一帮扶”活动开展以来,乔川学区教师刘世荣了解了董苗苗的情况后,隔三岔五去家访,通过心理疏导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每学期还不定时送去文具、书包、书本等学习用品。经过刘世荣的长期努力,董苗苗打开了心扉,成绩大幅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人和老师的希望,将来一定要走出大山。”董苗苗说。

  此外,随着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不断推进,2018年7月,华池一中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与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北辰实验幼儿园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结成“手拉手”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2019年,又增添城壕初中等6所结对学校。今年,再达成山庄初中等6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实现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全县全覆盖。

  西峰区本报记者 张倩 通讯员 郭芳

  初秋时节,走进西峰区显胜实验学校,树木葱茏,书声琅琅,整齐的教学楼、硬化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完善的教学设备……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学习氛围。

  显胜实验学校是西峰区最远的一所学校,为让全区学校共享良好的教育资源,西峰区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和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的理念,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紧盯薄弱学校和贫困学生,加大控辍保学力度,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持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部搬进了新建的教学楼,修建铺设的足球场、篮球场已经投入使用,老师留得住了,学生学得更起劲了。”显胜实验学校校长祁鸿博说。

  显胜实验学校只是西峰区实施“全面改薄”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西峰区遵循“高中分散布点、初中划片招生、小学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出小区”的思路,通过改建扩容、移址迁建、规划新建、结构调整等方式,科学合理调整结构布局,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同时,建立城郊与城区小学联盟办学机制,扩大交流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让更多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为确保义务教育“一个也不能少”,西峰区通过全面摸底,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情况帮扶数据库,对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情况实行动态监测,对残疾学生实施“送教上门”政策;建立控辍保学“一票否决”制度,推行控辍岗位目标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残疾适龄未在校的儿童也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因病因残学生等特殊群体,西峰区在校园内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为特殊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增强其学习信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显胜乡比较偏远,贫困的学生和留守儿童较多,一些家庭的孩子坚持上学很困难。现在免除学杂费、补助生活费等各项政策落实后,真正实现了让贫困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祁鸿博说。

  为让孩子们不再因学致贫、因贫辍学,西峰区全面落实助学金补助、减免学杂费、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学段,实现全过程就学资助,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据了解,截至7月底,西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66所,学生84335名。建档立卡受教育贫困学生3966人,涉及贫困户2700户,无因贫辍学学生。“全面改薄”共改造学校123所,投入资金3.7亿余元建设校舍及购置配套设备;21所农村学校安装“班班通”设备81套,全区中小学宽带接入率、交互式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覆盖率均达100%,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榆中:产业强起来 百姓富起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榆中:产业强起来 百姓富起来
  • 临夏市陇商三源安泊尔景苑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78亩 临夏市陇商三源安泊尔景苑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78亩
  •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纪实】甘肃:同向发力 从源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纪实】甘肃:同向发力 从源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 【大美甘肃】戈壁湿地夕照如画 【大美甘肃】戈壁湿地夕照如画
  • 【大美甘肃】冬日鸣沙山月牙泉风情别样 【大美甘肃】冬日鸣沙山月牙泉风情别样
  • 【大美甘肃】黄河之滨 水车之都 【大美甘肃】黄河之滨 水车之都
  • 兰州警方跨省打掉电诈洗钱团伙 兰州警方跨省打掉电诈洗钱团伙
  • 2021年度空军招飞(兰州站)复选检测11月19日开始 2021年度空军招飞(兰州站)复选检测11月19日开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陇南礼县: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
2   陇南西和县农业保险实现“三覆盖”
3   甘肃最后8个未摘帽县拟退出贫困县序列
4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榆中:产
5   奋战“双十一” 陇南24小时线上销售突
6   陇南两当:时代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
7   陇周刊(2020年第31期)
8   海报|最新“双11”大数据来了!甘肃人最
9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追寻建军之路、
10   临夏市陇商三源安泊尔景苑棚户区改造项
11   兰州市税务部门进企业开展“诚信兴商宣
12   兰州高新区税务局定向问需 上门服务“3
13   唐伯虎祖籍凉州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14   兰州元昊台:西夏开国皇帝名字命名的“
15   白银景泰县漫水滩乡民族民俗文化馆建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