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宣化镇:农闲经济红红火火
又是一年秋风起,宣化镇茫茫的田野上,一顶顶“花头巾”活跃在田间地头,与绿色的田野平分秋色,1000多名“娘子军”就近务工,吃着“劳务饭”,该镇农闲经济的红红火火。
“夏收到现在,我在家门口挖洋葱、摘辣椒已经挣了4000多块钱了,中午还能回家吃上饭。”东庄村六社村民黄小霞说。她们社里连片的土地架上滴灌后,都被大户流转过去搞规模种植,由于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负担重,且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家里的13亩地没舍得流转,所以,一边跟着合作社的节拍念“产业经”,种上了商品西瓜、订单辣椒、制种葫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一边在家门口打工。这几天,因为自家的3亩订单辣椒还没有接到合作社的采摘指令,她就“吃着碗里瞅着锅里”,和左邻右舍到辣椒基地打工,每天能挣120元钱。
和黄小霞一样,在东庄村,还有许多没有流转土地的村民,在念好自家“产业经”的同时,也根据农事需求吃着家门口的“劳务饭”。
在锦鑫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东庄村辣椒种植基地,笔者看到,来自周边或外乡的近200名“娘子军”分段占行,大家有说有笑,麻利的采摘、装袋。高台县仁源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杰告诉笔者,他们合作社在该村六社流转了480亩耕地,签了三年流转合同,种上了辣椒、鲜穗玉米,并且和其他两家合作社签了订单,进行了“合作社+合作社”的强强联合。
种植的280亩辣椒从移苗到采收,都是由当地的“娘子军”全程完成,少数男劳力也只是跑跑腿搞运送当后勤。这几天,采收辣椒,用工量大,工资得当日结算,每天光发工资就得两万多元。
在贞号村特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100亩耕地轮茬种植,第三茬蔬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第四茬又在播种、移苗,以妇女群众为主300多名的“娘子军”分布在不同的作业区,忙得不亦乐乎。“自从年初土地整村流转后,已释放本村剩余劳动力600多人外出务工或在家门口挣钱,村民们吃着地租、赚着外快。据粗略统计,今年,基地共吸纳周边妇女、老人等闲散劳动力3200余人(次)务工,实现劳务收入41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朱吉才说。
近年来,宣化镇鼓励和支持“农闲经济”、“门口经济”发展,采取流转土地、规模种植、集约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盘活耕地资源,在优化种植结构上大念“产业经”,支持规模大、模式新、前景广、合作久、效益高的“农头”企业或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形成了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依托的农闲劳务市场。每年可吸纳1500人就地就近务工,劳务收入达800万元。留守的“娘子军”也自得其乐,守在家门口吃上了“劳务饭”,实现了土地效益和劳务济经济双赢。
通讯员 张玉峰 王福飞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