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初心不改,荒漠育绿洲
花城湖国家湿地公园 田希霞摄
7月20日,记者跟随蒲春云来到了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六分村的六分西湖湿地。它位于酒泉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花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上游流域,总面积54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000多亩。这里苇草成片,碧波荡漾,是干旱戈壁罕见的清秀水乡。
三十载治理,旱地变湿地
六分湿地并非一直这般美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六分村经济快速发展,牛羊数量严重超过了草场的载畜量,导致土地盐碱化甚至荒漠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这里几乎都变成了光秃秃的盐碱地。“夏天刮干热风人都没法走路,麦子是瘪的,同样的作物隔壁村亩产800斤我们只产500斤。”时任村委会主任蒲春云回忆道。
为了恢复昔日水草肥美、野生动物成群的景象,1993年六分村开始进行生态治理。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停止过度放牧,把破坏严重的区域围禁起来,放养全部改为圈养,多余的牛羊全部卖掉。与此同时,河湖贯通工程把讨赖河富余的水引到湖泊里,补充水位,涵养水源。一度瘠薄的盐碱滩经过近三十年的封牧育草,最终变成今天的样子。
发源于祁连山的讨赖河
田希霞摄
湿地生态恢复之后,六分村土地得到修复,盐碱程度得到控制,地下水位升高,村民的饮用水有了保障;湿地甚至改善了局地气候,夏天不再干燥难忍,告别了“大风起、飞沙走”的荒凉景象。“过去草都塌得长不起来,现在草都赶上人高了。”六分村村民孙权存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停止放牧之后,六分村开始种植洋葱、啤酒花等高效经济作物,蒲春云带领村民办起集体企业——酒泉市舜天菜业开发公司,统收统销,让村民不用为生计担忧。种植业之外,一些村民仍在院子里用秸秆或割来的草喂养牛羊。六分村的经济从开始治理湿地时便蒸蒸日上,目前以种植葫芦、西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7年,六分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进行了路面改造和种植庭前花卉等项目,1995年与治理湿地同步栽种的一排排桑树和槐树为村庄的华丽转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银达镇“倒数第一村”到省级美丽乡村,老百姓的幸福感一路飙升。
“怎么戈壁滩还有这么好的村庄!”是村民们经常听到的赞美。
为了治理湿地,舜天菜业开发公司和六分村村民累计投入了1000万元,用于铺设疏通管道、建造拦水大坝和修建禁牧围栏等。当年做出禁牧决定的时候村委会曾下发意见征集表,结果97%的村民都表示支持。“这是我们的共同的家,大家都想把她保护起来。”蒲春云说,“湿地的各种效益是全村人做牺牲得来的。”
六分湿地的治理成效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2016年,六分湿地所在的酒泉市肃州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湿地景区建设指挥部,2018年投资了2000余万元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铺设木栈道和混凝土彩色火烧砖等。
游客在木栈道上自拍 田希霞摄
目前,六分湿地是肃州区重点打造的湿地景区项目之一。“今年区上计划投资500万,用于800米的木栈道、8个休闲凉亭和50米的休闲区等建设项目,已经开工了。”现已任村支部书记的蒲春云表示,区政府朝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六分村确实给肃州区做了贡献。“村民都以湿地为荣,那种骄傲自豪我能感受到。” 他笑呵呵地说。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目前湿地公园免费向游客开放,没有给村里带来任何盈收。银达镇党政办干部曹波介绍,随着媒体宣传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垂钓等休闲娱乐配套设施都会跟上,游客来源也将从肃州区周边地区、甘肃省内扩展到省外乃至全国各地,条件成熟之后也会考虑与旅行社合作。
农家乐被列为2020年重点项目。六分村村委会正在动员第一生产队成立配餐中心,以外卖的形式把农家饭送进“蒙古包”,游客可以边吃边赏景,同时不破坏生态。
湿地公园内仿“蒙古包”搭建的用餐休闲场所 王嘉欣摄
对于是否会因发展旅游业而破坏湿地,蒲春云坚定地说,“利益不是我们的初心,初心是要保护她,保护的基础上再谈开发。咱们习大大不是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不对?”已经沿着这条路走了二十七个春秋,蒲春云表示还会继续走下去。
如今的六分湿地,风吹芦苇俯,鱼游水鸟嬉,鸳鸯、鸭子、野鸡、兔子都回来了。这里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千亩鱼塘、万人垂钓”是蒲春云一开始头脑中的构想,“我们小时候穿个短裤,光个膀子在河里抓鱼,然后烤着吃,多快活啊!”
湿地水面游弋的野鸭 田希霞摄
六分湿地是六分村儿时的记忆,并且已然高于这份记忆。“水面更大了,芦苇更高了,”蒲春云扭过头,目光在摇曳的芦苇丛失焦,“恢复得比小时候还好。我肯定想让家乡变得更好些,没有最好,只能更好些、再更好些。”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老师王臻、阴雨永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