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邮差杨九才:与“任性”山路相伴的22年
夏季多雨,迭部县河坝村的山路经过几天雨水的浸泡,早已变得泥泞不堪,水坑一个接着一个,车辆经过时,稍稍不慎就会陷入松软的泥土里,折腾半天才能驶出来。
7月24日下午,雨势渐大,河坝村的山路越来越难走了,杨九才的摩托车又陷进了泥土里,而他,还有一半的邮件没有送完。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身上,他只能两只脚尖支撑在泥里,费力蹬着地面,勉强向前挪动。在与泥路斗争时,偶有小轿车驶过,车轮蹍过泥水,溅了杨九才一身泥点子。
这样“任性”的山路,杨九才一走,就是22年。
“我还是要坚持下去”
20世纪90年代末,骑着邮局统一配备的绿色自行车,斜跨着装满报纸的邮差包,行驶在山间崎岖的小路上,杨九才开启了自己的邮差生涯。中学毕业后,杨九才成为了老家迭部县阿夏乡的小小邮递员,每天穿梭在乡里的各个村落之间,叮叮当当的车铃声一响,那准是小九才为村民们送来了报纸和书信。
过去山里交通不便,村民又住得分散,山间崎岖的小路只能勉强一人通过,当自行车无法通行时,就只能徒步送件,对杨九才来说,推着车走山路是常有的事。遇到下雨天,湍急的白龙江分支奔腾而过,本来就难走的山路更加危险,脚下要注意路滑,抬头要警惕落石。
过去深山老林中鲜有人至,在过于荒凉的山路上,还要时刻警惕外出觅食的野兽。
2000年,杨九才在花园邮政所负责邮件的投递。“那是10月份吧,天气已经有点冷了,当时临近中午,我跑了一上午其实已经有些饿了,正在琢磨着送完多儿乡就去吃午饭呢,当时真把我吓坏了。”回忆起那个秋天,杨九才眯着眼,斜斜地望着远处的群山,“我当时骑着自行车,一抬头,远远地看见前面路上有一头马熊(西藏棕熊),我当时整个人都吓懵了,扔下自行车就滚到了路边的草丛里。”
杨九才笑了笑,“我当时反应挺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前我听说过马熊害怕更凶狠的野兽,于是我就模仿野兽的吼叫,用尽所有力气拼命吼,闭着眼吼了几分钟,等睁开眼的时候,看见马熊钻到树林里去了。”
“之后等了好久,马熊没有再回来,我才爬出草丛,继续去送件。”讲起“劫后余生”的惊险故事,杨九才的脸上没有丝毫后怕的神情,“我后来问过老人们,他们说,当马熊不带着自己的孩子时,是不会攻击人类的。”这个质朴的藏族汉子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说这话时,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意。
被问及事后有没有换一行的想法,杨九才摇了摇头:“我爸爸在世时经常教育我,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我还是要坚持下去。”
2002年,杨九才被迭部县邮政局聘为代古寺邮政所的乡邮员,负责水泊沟林场、洛大乡、腊子乡、桑坝乡及周边临近村落的邮递服务。周一、周三、周五,他要去往腊子乡和桑坝乡投递邮件,周二、周四、周六,他要负责洛大乡和水泊沟林场的邮件投送。从早上八点上班就开始奔波在路上,一直到晚上六点结束,每天至少一百多公里的路程,邮件多的时候,能到达两百多公里。
这些年里,杨九才投送了400多万份报刊,20万件其他类型的邮件,骑坏了4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近百万公里的山路,脚下的鞋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双。
“这一片我都混熟了”
只要不是极恶劣的天气,杨九才都会亲自把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冬天山里冰封数公里,骑车不安全,他便扛着邮件徒步送邮。遇到实在不能进山的情况,他会把邮件送到每个村的村邮站,等天气转晴之后,村民自己来拿。
杨九才在村邮所送件 王森摄
洛大乡河坝村村邮站的老板刘明伟是杨九才的老熟人,自村邮站站点设立起,就一直和杨明才打交道。“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谈起杨九才,刘明伟竖起了大拇指。
迭部地形复杂,山大沟深,山里的天气多变,有时早上阳光明媚,中午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灰”是对邮政人形象的写照,遇上大雨淋湿衣服,也只能等着下班回家之后再换,不过等到了下班时间,衣服基本上已经干了,“没办法,这么多村民等着我呢!”杨九才对此习以为常。
有一年,在给山上的村民送件时,他的自行车轮胎被扎破了,“得亏邮件送完了,我扛着自行车走了好几公里找修车点。”二十多年的送件路上,这样的事情偶有发生,不过现在,杨九才已经可以很淡然地面对这样的情况,“村子里哪家会修车我都知道,这一片我都混熟了!”
邮递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见派送过程中的“死件”,对此,杨九才也非常头疼。有些邮件的收件人电话号码错误,有些收件地址错误,有些电话一直打不通,邮件无人认领,每次遇上这样的“死件”,杨九才只能一遍遍联系收件人,反复确认收件地址,实在联系不上,就只能联系寄件人,想办法为这些“死件”找到自己的主人。
刘黎臻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迭部县分公司的总经理,提及杨九才,刘黎臻很是肯定:“干我们这一行,需要极强的责任心,毫无疑问,在这一方面,杨九才是非常合格的。”
“现在都是好日子”
22年来的“送件到家”服务,让杨九才对几个乡的地形和住户已经了如指掌,哪个村哪几户喜欢网购,哪几户经常寄信,哪几户会往城里寄土特产,时间久了,他甚至不用看地址,也能把邮件准确送达。
2018年,迭部县几个乡里的村子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道路建设,除了下雨天道路难行,其他时间基本上实现了通过摩托送件到家。“这几年来邮件越来越多,大多是村民们网购的用品,早些年还会遇到不识字的老人让帮忙读信,现在手机一普及,基本上没有信件了。”杨九才的摩托上,前前后后都摞满了纸箱子,大多是从购物网站购买的商品。2007年左右,每到“双十一”那天,所里的邮件才九十多件,而现在,派送的邮件基本上每天都能超过一百件。
奔波在山间小路上的杨九才,每天都动力满满,“以前更艰苦的条件都挺过来了,现在都是好日子。”
临近下班杨九才需派送的网购货品 王森摄
这些年,他不仅是村民的邮递员,还是各个村的“代购员”。村里的老人行动不便,或者村民没有时间去县里,都会列个“购物清单”,把需要购买的东西详细列出来,等到杨九才去县里的时候一起买回来。
“附近的村民都蛮喜欢我的,每次他们说谢谢的时候,我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消除了。”杨九才挠了挠头,害羞的神情衬得整个人格外生动。
这些年来,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的亏欠。杨九才的家人都在阿夏乡,距离他所在的代古寺邮政所大约45公里,平日里工作忙,有时候一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不管是男人的活,还是女人的活,都是我妈和老婆在做。”提起在兰州上学的儿子,杨九才低着头,盯着签收单上的客户信息出神,“我儿子今年大一,我也没好好陪过他,他倒是挺理解我工作辛苦,但我对孩子还是很愧疚。”
生活中的大半时间都在与投递工作打交道,陪伴他多年的邮递事业已然成为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对这份工作的感情很深,我喜欢这份工作。”这成为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最大动力。
傍晚,下了几个小时的雨终于停了,杨九才数了数还没派送的邮件,高兴地挥了挥手,“六点之前就能结束了!”说着他拍了拍身上的泥,骑上车向下一个村落驶去。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王君玲、郭翠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