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丨酒泉人赵才 提出救隋最后方略可惜被否
原标题:酒泉人赵才 提出救隋最后方略可惜被否
连环画《杨广下扬州》
隋末乱世,一个甘肃人,目睹了隋炀帝的最后时光。他提出挽回隋王朝的最后方略,结果被否决。从此,关上了重振大隋王朝的最后一道大门。他就是甘肃酒泉人赵才。
杨坚选出的基层军官
赵才出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赵隗,为西魏银表光禄大夫、乐浪太守。父亲赵寿,是北周的顺政太守。赵才小时候,武功娴熟,弓马俱佳,性格豪爽,人脉广泛。
杨坚建立隋朝后,大量提拔基层军官,以对抗当时世家门阀和关陇军事集团。赵才这样非大门阀子弟,因此崭露头角。后来,赵才被调配到晋王杨广身边,为右虞侯率,负责夜晚巡查及内部监察。可见,赵才已成为杨坚、杨广两代皇帝的亲信。
杨广即位后,赵才负责左备身骠骑、右骁卫,这些都是护卫皇帝的警卫部队。因为他是杨广的籓邸旧臣,故而杨广对他也非常亲近。
隋炀帝征辽东,赵才任右候卫大将军,负责皇帝出巡时的开道、检查、搜集敌情等。如此重大的任务,他总是顺利完成。如果路上遇到公卿的妻、子阻拦道路,违犯禁令,他总是破口大骂。赵才虽出言不逊,但他是为了公务,再者也是为了拦路者好,一旦冲撞皇帝车架,可不是小事。人们虽然很讨厌赵才,但也对他无可奈何
提建议请隋炀帝返回长安
在隋炀帝的折腾下,好好的大隋帝国,已经奄奄一息了。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打着到江都巡察的幌子,实则是因北方门阀的操控下,关中及河北的局势失控了,隋炀帝只能到江南躲避。
此时的杨广已经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晋王了,没有了伐陈的果敢,也没有了征讨吐谷浑的大气,只能天天沉醉在江南风光中自我麻醉。赵才觉得这样不行,皇帝应该回到北方,收拾四海土崩的残局。于是,他给杨广建议,请还京师,安抚百姓,重整天下。这不是,揭杨广的伤疤吗?
隋炀帝表面大怒,但心里觉得赵才说得有理。就免去了赵才的职务,调到了身边。不少人都以为赵才这次完了,谁知,十多天后赵才就官复原职了。
不过,跟随杨广下江南的大量官吏士卒护卫,都是要吃饭的,在江都不久,粮食就吃完了。这时,内史侍郎虞世基、秘书监袁充等人就纷纷提议,建议隋炀帝去丹阳。丹阳在长江南岸,实际上就是让隋炀帝继续往南。这时,赵才再次提出入京方略,而虞世基则极言渡江之便。隋炀帝默默无言,赵才与虞世基相忿而出。这样,隋炀帝便放弃了最后北返的机会,丧失挽救大隋的最后机会。
不久,宇文化及联络一帮人,要杀隋炀帝。行动的这天晚上,宇文化及派人抓了赵才。最终宇文化及杀了杨广。随后,宇文化及等率江都御林军及官吏北返,赵才跟随从江都北返的人马到了山东聊城,忧郁而死。 撰文/王文元
相关新闻
- 2020-07-10甘肃文化丨兰州张掖路曾有一位靖逆侯
- 2020-07-10甘肃文化丨关羽和兰州庙滩子
- 2020-07-10兰州榆中一座古墓,揭开大唐攻灭高昌国的一段往事
- 2020-07-10“农家书屋+” 加出乡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