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好“引育留用”四部曲 奏响干事创业最强音 ——兰州新区近年来引才工作成果丰硕
原标题:谱好“引育留用”四部曲 奏响干事创业最强音 ——新区近年来引才工作成果丰硕
选聘到新区实验幼儿园的薛艳红老师为孩子们上课。记者 史晓峰 摄
近两年来,兰州新区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产业发展,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资金投入等举措,打造人才引、育、留、用新局面,人才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共有各类人才39998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269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5人,专业技术人才25001人……较成立之初增长18倍。”6月5日,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杨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教育引才
让孩子上好学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为优化教师队伍,新区突出政策、待遇、梯队优势,实施教育人才引进措施,促进新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50岁的陈治国,2017年8月选调来新区,在新区高级中学任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刚来到学校时,发现学生的成绩整体不大理想。于是,我和老师们一起想办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管理方法。比如,针对高三学生制定了高考备考计划;在高一高二年级成立特色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给了我们一个惊喜——2019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人数达105人!”陈治国告诉记者,“孩子们的表现更坚定了我留下来的信心。另外,新区提供的住房也已到位,我特别满意。以后有机会,我还想把爱人也调来,一家人在新区团聚。”
新区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牟相妍介绍说:“待遇方面,我们根据不同岗位给予不同优惠政策。比如面向全国选拔名校园长,首次在全省探索实施了年薪制。”
甘肃省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张掖市优秀校长芦秀红,就是新区引进的名校园长之一。现在,她是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来之,安之,爱之,奉献之。”这是记者见到芦秀红时她说的第一句话。
“我从事学前教育27年了。2017年,看到新区的选调公告后,我毅然报名,希望可以在这个优质的平台继续发挥价值。”芦秀红说,“2018年3月,幼儿园第一次招生。6个班160个孩子,是老师发传单招来的。如今,很多家长提前咨询报名情况,2020年7月,我们计划招12个班380个孩子,目前已基本报满。”
芦秀红告诉记者:“住房、年薪这些待遇都已到位了。现在,我就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办好学,教育好孩子。”
陈治国、芦秀红是新区引进、奉献新区的一个缩影。
为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新区还选拔了一批业务强、学历高、经验丰富的教育人才“生力军”。
28岁的幼师薛艳红,就是这支“生力军”的一员。在新区实验幼儿园见到薛艳红时,她说:“家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来新区,来对了。”薛艳红的家在永登树屏镇,毕业后在西安工作了几年,2019年9月通过选聘来到新区。除了本职工作,她还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创建工作。“工资待遇不错,以前在西安,每个月还需家里给我补贴,现在,每个月我给家里补贴。”薛艳红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今年10月,我就要结婚了。已经在新区买了房,还享受了教师团购价呢”。
医疗引才
解群众看病难
近年来,新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医疗人才引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医疗设施建设上,新区按照“名院办分院”的模式,引进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目前,两所医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准备投运。同时,加快新区自建医院建设,建成投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医院门诊部也已投入运营。
在医疗人才引进上,新区十分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按职称、岗位、工作经历,分层分类提供安家补贴、工作补贴、配套住房等待遇,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弥补了专业性学科人才不足的短板。同时,探索柔性引进模式,建立了王正敏院士工作站、裴正学中西医结合工作室等,充分发挥高端人才“旗舰”作用,推动新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秦川中心卫生院院长吕军是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新区发展前景大,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好平台,再加上引进人才的政策和待遇方面特别有吸引力,所以很多人愿意留在新区发展。”吕军告诉记者。
吕军2017年来到新区,在他看来,近两年来,新区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完备,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新区工作很充实,对新区的未来我也充满信心,这种信心,鼓舞着我在这里干事创业。”吕军说。
产业引才
让产业后劲足
新区着力推进产业引才工作。截至今年5月,结合各类产业项目人才需求,累计开展招聘活动52场,意向性登记就业14894人,大学生报到注册2853人。
2019年,新区绿色化工产业迅速崛起。精细化工企业鑫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大本营从安徽迁到新区。与企业一起来到新区开启干事创业新征程的,还有鑫隆泰生产部部长、山西长治人王栋。
王栋告诉记者:“我曾去过四川、广东等地,最后还是选择了兰州新区。因为这里就业政策好,办事效率高。而且新区发展快、冲劲大,就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生机”。王栋说,“将来等孩子长大一些,我要把媳妇、孩子都接到新区来,然后买个房子,在新区安家落户。”
近年来,新区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05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多达52个,引进技术研发人才3228名,企业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达到16.4%。这些高级人才为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人力、智力支撑。
王志锋,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2013年带领20多人的创新团队,从事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等工作。近年来,团队参与实施国家、省级、市级项目15项,完成5个中药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形成发明专利成果8项,部分实现了成果转化,靶向抗肿瘤药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仿制研究项目获2019年度兰州新区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他也在5月份被推荐申报甘肃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谈起新区近年来的发展,王志锋说:“新区高新产业集聚,品质楼盘林立。而且,环境越来越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当然会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团队来新区发展。”
国企引才
让企业发展好
新区着力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了13名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营方式、行业发展趋势的国有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担任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班子副职或部门、子公司负责人,为新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具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6月4日下午,在综保区办公楼,记者见到了在新区全国海选国企高管中顺利过关的李永平,他刚刚被聘任为新区商投集团副总经理。
从昆明到兰州新区,李永平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我看好铝加工产业在新区的发展前景。我希望用23年积累的经验,为新区铝加工产业发展升级作出自己的贡献。”李永平说。
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国有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新区近年来还多次开展国有企业社会引才、校园引才活动。2017年至今,选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毕业生2933名。
管理者说
全力打造“人才特区”
牟相妍介绍,新区不断完善人才激励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经济奖励、精神鼓励、岗位激励、级别激励等方式,让为新区作出贡献的人才得到应有的经济报酬和社会荣誉。
马宏鹏,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质量总监,2019年底不受层级、年龄制约被新区组织部按特殊人才给予高级职称。
马宏鹏告诉记者:“通过制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后,今年2月我被正式聘为质量总监,薪酬待遇也相应调整,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激励。”
……
随着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持续向好,随着新区不断传递出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新区,为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杨硕说:“职称评审激励之外,我们还开通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不断丰富创业机遇、拓宽就业平台,围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目标,新区正在持续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人才特区’。” (记者 史晓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