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漳县 :“旅游活县”激起经济一池春水

20-05-22 09: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沈文刚

  本网记者 沈文刚

  提起漳县,许多人的印象以“穷”蔽之,如何治“穷”致“富”,近年来,漳县从自身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富民强县”的创新之路。坚持景区“大旅游”、乡村“小旅游”、富民“大产业”同步推进,打造旅游扶贫新亮点,探索出以项目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先富示范、亦农亦旅旅游扶贫新路子,“旅游活县”战略让漳县崛起的影子在新一轮县域经济竞争的氛围中变得清晰可辨,激起了县域经济的一池春水。

  以先富示范带动旅游扶贫 

  “以前山间有个‘一线天’,中间还有小溪流过,村民出山都穿着雨靴,趟过溪水后再换上背着的鞋子。”漳县殪虎桥镇镇长武政荣说,2016年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车辆也无法出入。而如今,“一线天”不仅成了三牌村的地标,也让这个贫困村吃上了致富的旅游饭。 

  武政荣说,“又一村”打造后,去年夏季周末高峰期每天都有至少百辆私家车光顾,“人流来了,资金就来了。”在他看来,外来人不仅带来的是钱,也带来了先进的观念,冲击了当地人落后的思想,尝到了旅游的甜头,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又一村”新颜

  麻三仁以前一个人四处漂泊打工,除去吃住一年存不了几个钱。去年,他听闻曾经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搞起了旅游,而且还很火爆,便决定返乡“瞅瞅”。

  现在,麻三仁衣食无忧,除了操心自己种的三亩当归药材,还兼职清扫马路。“药材价格好了有一两万的收入,行情不好也有七八千块钱,加上扫马路,最差一万元有保障。”麻三仁说,他也计划攒点钱,明年开个农家乐,当一回“老板”。

  据介绍,漳县有效整合资源、项目、资金,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和示范项目,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依托漳县旅游资源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新路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以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扶贫

  生活在遮阳山下的本军霞这两年做起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意。大草滩镇新联村是游客上山的必经之路,山上经济发展了,山下也得跟得上。

  为了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2013年,漳县从提升景区品质入手,对遮阳山东溪口1.2万平方米的闲滩荒地进行了改造,累计投入资金800万元,建成遮阳山水景公园,既延伸了景区景点,又提升了新联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整体资质。在此基础上,2018年新联村11户群众筹资10万元,成立了漳县遮阳山东溪旅游合作社,本军霞就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合作社在运行管理上,采取“合作社+农家乐”联建联营机制,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标准、统一接待旅行团,按游客数量及要求分流到农户家中就餐住宿。累计吸纳会员3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从事公园环境卫生清理、配套设施维护等工作。在收益分配上,对于加入合作社的11户入股会员,按照入股资金额度进行分红,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左右;3户建档立卡户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对其余27户会员,将有消费意愿的游客分流到其农家乐进行就餐住宿,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山水新联村

  2019年,合作社收入7.5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收入1.4万元;特别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合作社累计接待游客70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万元。

  本军霞告诉记者,合作社依靠政府项目的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经营户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特色饮食、特色民宿、特色农产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场景式体验,最大程度增加旅游收入,助推乡村旅游。

  以项目建设带动旅游扶贫

  贵清山植物园与国家森林公园贵清山毗邻而建,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养生休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观赏类森林植物园。依靠贵清山特殊地理位置,植物园成为漳县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张“金名片”。

  植物园通过“支部+基地+农户”的方式,围绕农村“三变”改革政策,通将252户群众的土地以1000元/亩进行流转,带动周边农户816户增收,其中贫困户75户290人,户均年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同时,形成以植物园区就近务工、山野菜采摘、土蜂养殖、奇石根雕、农家乐服务、插花切花为主的新产业格局。

美丽植物园

  韩俊花闲暇时间就会在植物园务工,受自身条件约束,韩俊花觉得,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总是比待在家里强。每天在园子里除除草、打打药就是她的日常工作,“看看花,有钱挣,日子总是能过好的”,韩俊花说。

  截至目前,在植物园务工人员达到210人,其中贫困户54人,固定员工81人,男工每人每天100元,女工每人每天80元,使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实现了资源转化。

  方兴未艾的旅游业让世人开始了解漳县、关注漳县,千百万双眼睛也对漳县展现了期待。对于只有20万人口的县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是是漳县倾力打造生态旅游大县的优势资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漳县 :“旅游活县”激起经济一池春水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漳县 :“旅游活县”激起经济一池春水
  • 双语宣讲 扶贫扶志 双语宣讲 扶贫扶志
  • 武山县杨河镇的洋河新村美丽如画 武山县杨河镇的洋河新村美丽如画
  • 天水樱桃抢“鲜”上市 高铁助力畅销全国 天水樱桃抢“鲜”上市 高铁助力畅销全国
  • 11年前在兰大上学失联 哥哥你在哪儿?我们一直在找你! 11年前在兰大上学失联 哥哥你在哪儿?我们一直在找你!
  • 敦煌研究院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敦煌研究院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 甘肃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甘肃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甘肃协调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甘肃协调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漳县 :“
2   双语宣讲 扶贫扶志
3   武山县杨河镇的洋河新村美丽如画
4   天水樱桃抢“鲜”上市 高铁助力畅销全
5   11年前在兰大上学失联 哥哥你在哪儿?
6   “抢机遇,抓契机” 2020年兰州市科技
7   敦煌研究院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8   甘肃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9   代表委员风采│全国政协委员郝远:建立
10   甘肃协调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
11   【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武威市湿地
12   【视频】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坚接受中央媒
13   甘肃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
14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六月起施行
15   转变作风不懈怠 ——甘肃省以扎实作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