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脱贫成色足——甘肃省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脱贫质量
原标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之二】
确保脱贫成色足
——我省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脱贫质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一年多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补齐全面小康“最大短板”,勠力同心、众志成城,聚焦深度贫困,坚持“两个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和帮扶力量,大力开展“绣花式”扶贫,减贫进度不断加快,脱贫质量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一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扁担挑水,看天吃饭……过去,在甘肃贫困地区的大山里,贫困群众收入不稳定,吃喝没着落,基本生活成了问题。
东乡县风山乡池滩村村民李吾麦勒和村里群众一样,分散居住在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上,“看得见,叫不喘”,封闭的生活孤立无援。
“下一趟山就得两个小时,一年到头也去不了一次镇上。”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李吾麦勒无法从事重体力活,靠着妻子种几亩山地过活。破旧的土坯房,昏暗的灶台,简陋的羊棚,浅到见底的水缸……是李吾麦勒搬迁之前的生活景状。
把群众搬迁到更适宜居住的地方生活。近年来,甘肃各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按期实现脱贫目标的最紧迫、最重要任务来部署推进,通过集中安置、楼房安置、回购公租房安置及插花安置等多种方式,努力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
56岁的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大鱼村村民何振田以前住的地方叫大鱼村,却和水没有一点关系。几亩旱地里刨吃食,日子苦得无法形容。2017年岁末,依托当地易地搬迁项目,老何一家搬迁到黄花滩富民新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住砖瓦房,出门、看病、读书都非常方便,最主要是收入高了。”何振田掰着指头给记者算细账,“2018年,在附近务工挣了3万元。2019年夏天尝试在日光温室种西红柿,到年底就卖了2万元。”
古浪县实施了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12个移民新村和绿洲小城镇,搬迁南部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群众15351户62412人,使贫困群众由偏远山村直接搬入了新型城镇化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19年底,甘肃省“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万套安置住房已竣工,群众基本实现搬迁入住,应拆旧房拆除率达到70%以上。
二
搬出大山,住进新房,并不足以保证脱贫攻坚的成色,还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无从谈起。
靖远县北湾镇富坪村、新坪村是相邻的两个易地安置移民村,1800多户贫困群众搬迁至此,需要有一个致富的产业。
靖远县结合本地气候、地理特征,确定了以日光温室为主的“1+N”产业发展思路,聚力发展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开始建大棚时,贫困群众怕没技术、怕没市场、怕价格不稳定,推广难度非常大。我们反复动员,组织村民代表去武威等地参观学习,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试种。”富坪村党支部书记施万红告诉记者,当年有村民种大棚收入10万元以上,这才让观望的贫困群众逐渐动起来。
“现在我种了两座大棚黄瓜,一年下来能收入六七万元。”从定西市岷县维新镇搬迁至富坪村的王军娃告诉记者。目前,两村共建成日光温室1451座,大部分群众都掌握了日光温室种植技术,群众对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发展积极性十分高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原本连“自家院都顾不住”的贫困群众开始关注“国家大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富坪村、新坪村先后两次为湖北捐赠黄瓜35吨,价值23万多元,在党的政策扶持下摆脱贫困的他们,想借此把温暖传递到远方。
三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发展产业,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还要考虑怎样才能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心、住得长久。
在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元就能住进新房。现代化的安置点里,供水、供电、供热、绿化、亮化、幼儿园、公厕、综合服务中心、人防工程等设施一应俱全。
藉口镇依托易地搬迁安置和镇区商贸,引导搬迁户从山区农民变身个体经济户,融入城镇生活。“从农民变身城镇居民,生活理念和方式都要跟得上。”藉口镇党政综合办主任闫涛介绍说,当地政府免费为搬迁群众提供劳务培训,借助天水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天水粮食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解决群众就近务工,还为贫困户开发了乡村旅游服务、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
藉口镇贫困户赵亮亮一家搬进现代化的安置小区,父母利用空闲时间照看山上9亩樱桃园,妻子在小区旁边的工业园区里打工,自己依靠手艺在镇上摆起小吃摊位。一年下来,一家人少说也有三五万元的收入,读小学的女儿不仅转入条件更好的镇小读书,还跟其他城里孩子一样学起了电子琴。
为了解决部分困难家庭妇女和老人顾家与打工之间的矛盾,甘肃各地在贫困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开设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做到农闲人不闲,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到2019年底,全省贫困山区已建成扶贫车间1900多个,累计吸纳贫困群众尤其是贫困妇女就地就业8.98万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走进车间变身“女工”,对农村贫困妇女来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她们自立自强的信心和荣誉感。
今年,甘肃在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上来,巩固提升搬迁成效,引导搬迁群众顺利融入新社区、新环境,努力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
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对于甘肃贫困地区而言,要达到这个标准,不仅要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问题,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补齐贫困群众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短板。
2019年,甘肃省集中开展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3+1”冲刺清零行动,坚持精准方略和到户到人的工作方法,一家一户过筛子、一户一策抓落实,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存在的问题。
经过努力,甘肃省古浪县、天祝县、靖远县等31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区序列。至此,甘肃75个贫困县区累计摘帽退出67个。全省贫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111万减少到17.5万,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0.9%。
作为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脱贫标准变没变,脱贫成色足不足,最终都要看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对此,甘肃在省级行业部门单项验收核查的基础上,组织由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953名师生组成的评估组和省内高校5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总控督导组,就31个申请摘帽退出的县区,进行了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工作。
在为期17天的评估中,受访的农户表示家庭情况有所改善的达到99.2%,表示村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的达到99.6%,群众和基层干部对交通、电力、通讯、饮水、农田水利设施、上学条件、看病条件、医疗报销等方面改善情况的满意度,均高于97%。
无论是贫困户还是一般农户,对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提高务工技能、开办扶贫车间、增加公益性岗位、实施兜底政策等方面的政策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让不该发愁的不再发愁,让应该保障的得到保障。
进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原本艰苦卓绝的工作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面对这道突如其来的“加试题”,甘肃始终坚持脱贫标准,既不脱离实际拔高,也不降低标准虚假脱贫,全力做到小康路上一户不落,确保脱贫攻坚成色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相关新闻
- 2019-04-02提高脱贫质量 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