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中国石窟鼻祖、西藏归属中国版图历史见证地…… 课本里的“精彩武威”,其实就在你身边!
原标题:马踏飞燕、中国石窟鼻祖、西藏归属中国版图历史见证地……
课本里的“精彩武威”,其实就在你身边!
中国甘肃网5月1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过去,我们曾在课本里学习武威,它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它是享有“陇右学宫之冠”美誉的全国第三大孔庙,它是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它还是中国石窟鼻祖(距今约1600年历史)。但是这样的武威,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你都了解吗?
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标志的出土地
武威,又称凉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横贯东西,途经武威,造就了“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4000余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城市文明,成就了武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美誉。走进武威,既是人文与历史的雄浑交织,也是心灵与感官的震撼之旅。从雪山到冰川、从森林到草原、从湖泊到河流、从戈壁到沙漠……这片广袤而丰饶的土地,上演了金戈铁马的岁月传说,也保存着无数浑然天成的自然奇观。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武威雷台是整个河西地区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与核心地标。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王张茂(公元301年~375年)所筑灵钧台,筑于公元321年。徜徉雷台景区,心如天马,俯仰古今,可领略金戈铁马的恢弘之气,亦可感受庄严肃穆的边塞雄风。雷台上下,殿宇聚落、古树参天,千百年沧海桑田未变其貌,一幕幕独具巧思的雕琢与塑造,散发着千古卓绝的历史风采。雷台汉墓,甬道直下,正是稀世珍宝“马踏飞燕”曾经的长眠之所,与其一并出土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精妙绝伦、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彰显着古人卓绝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三大孔庙之一,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是武威从古至今文风盛行的有力印证,向世人展示了河西儒学的博大精深。
凉州会盟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应蒙古汗国皇子、西凉王阔端的邀请,在凉州白塔寺成功地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谈,即“凉州会盟”,发布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回归中国版图,这是西藏地方归入中央王朝统辖的开端。而白塔寺也就此成为了见证这段不朽历史的千古名胜。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石窟依天梯山而建,脚下是碧波荡漾的天梯山水库,水库白雾茫茫,一山一湖好似薄云缭绕的人间仙境,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石窟内大佛坐像高达28米,两侧有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多闻6尊天王造像,造像形象逼真,神态各异、雕琢精致,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卓绝的巧思。天梯山石窟属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中凉州模式的早期代表,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东传的历史见证,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于一体,常年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观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焕素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0-03-03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复工建设
- 2020-04-11【文化甘肃】武威的“台”文化
- 2019-12-17武威作家子嫣首部长篇小说《雨美人》出版
- 2019-10-17这个武威太守不寻常 在中世纪,用步兵打了一场高科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