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防沙治沙绿了荒漠富了百姓
通讯员 段海
高台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不断加强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草木不但染绿了荒漠,而且拓宽了老百姓致富路。
暮春时节,驱车来到高台县南部重点风沙口——许三湾,一株株梭梭顽强地挺立在一片片沙地上,随着起伏的沙丘绵延几公里,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改造的沙化土地上,连片的露地葡萄、梨树、杏树等绿意盎然。2009年从新坝镇楼庄村搬迁到这里的李生燕说起昔日风沙肆虐的情景,至今心有余悸。“刚来的时候风沙特别大,整个是一个沙窝,种下的麦子风沙打的打了,埋的埋了。”
2009年开始,高台县在许三湾开展了以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林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治沙、工程治沙、生物治沙等综合治理措施,不仅让昔日的戈壁荒漠绿意葱茏,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绿色发展智慧。李生燕的耕地面积也从最初的20亩发展为现在的200亩,收入更是翻了几十倍。
高台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全县沙化土地334.8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1.3%。
近年来,高台县按照“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沙化土地资源和沙生植物资源,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加大沙产业开发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发展股份制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沙区治理,形成了强大的防沙治沙合力。
记者在该县北部风沙口的八坝、九坝、十坝滩看到,粉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昔日沙尘飞扬的戈壁滩已被浓浓的“彩妆”覆盖,海棠、蟠桃、油桃、鸡心果、中华红叶杨、胡杨等各类景观树将荒滩装扮得色彩斑斓。
以前这里数公里见不到绿色,出现大风天气更是风起沙扬。2017年开始,高台县引进龙樟文化旅游公司在这里投资发展生态观光产业。“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占地1.3万亩的绿洲戈壁农林观赏区及采摘园。”龙樟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嘉玉介绍说,“从去年开始,这里就能欣赏到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漫山红叶的美景了。”
“这个项目带动周边村社的富余劳动力务工就业,现在常年在这里固定务工的有40多人,打零工一年的用工量在1000人左右,去年仅人工工资就发了400多万元。” 龙樟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农场场长王建国说。
“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对北部八坝滩、西部西沙窝、南部南华滩等风沙口都进行了综合治理,在县城周围形成了2条南北宽10余公里、东西绵延137公里的绿色屏障,有力封堵了外围风沙的侵袭,扩大了绿洲外延。”高台县林草局局长邓鹏介绍说。
风沙变风景,治沙更治穷。高台县不少群众学会了从绿色发展中找机遇,从生态改善中求效益。黑泉镇十坝村村民常学勤从曾经的“谈沙色变”成了如今的“借沙淘金”。他在林下养殖“胭脂鸡”的同时,还开起了沙漠农家乐。“现在风沙也少多了,环境也变好了,一年能接待两万人次左右。” 刚接待完游客的常学勤兴高采烈说。
如今,高台县的“沙文章”做得风生水起,林草间作、葡萄、林木种苗花卉、木本油料树种栽培等沙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发展优质牧草、葡萄、梭梭肉苁蓉接种5万多亩,林业经济年产值达3.5亿元,逐步走上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