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筑“小康梦”——白银市白银区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原标题:携手共筑“小康梦”
——白银区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李彦勤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位于武川乡新安村的丰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头,30多名村民正在种植小麦、胡麻,该合作社的负责人苏俊河穿梭在田地间,忙里忙外做好统筹保障。
据了解,苏俊河本人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经缺资金没门道,全家生活一度困顿。借精准脱贫政策扶持,2015年底,他实现了脱贫。在脱贫奋斗过程中,苏俊河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发展致富产业也有了一些思路和门道。脱贫后,他利用5万元扶贫贷款,借着新安村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项目实施的东风,成立了白银丰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创业之路。
“我们与市农科所、市种子管理局建立了合作关系,种薯繁育、小麦制种订单越来越多,今年计划种植400亩的马铃薯、150亩小麦、100亩胡麻和大豆,预计年底收益在180万元以上。”富起来的苏俊河开始有了更大的目标,他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2018年,合作社加入“扶贫车间”,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就业,实现合作社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双赢。
目前,丰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106户农户土地600多亩,每年支付流转费10万元,人工工资17万元,吸纳本村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让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
村里的贫困户李得彪,4年前就把家里的15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他和妻子也成了合作社的固定工人。谈起这几年来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李得彪表示满意,“有2500元承包费,加上去年一个人有一万四五的工资,我们两个人就是三万,现在比过去强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仅是白银区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银区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以“造血式”扶贫激发脱贫活力,帮助农村留守的困难群众打开致富门路。
在武川乡红岘村,贫困户顾克新跟往年一样,抢墒翻地,忙得热火朝天。“我把近50亩的地都耕翻好了,现在就等着种了,今年打算种10亩大豆、40亩的饲草玉米,卖给天博公司,能挣不少钱哩。”除了饲草种植之外,顾克新还抽空在一家玉米制种合作社打零工,有了另外一笔收入。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以及扶贫贷款支持,顾克新逐步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发展起了自己的一份产业。
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链的延伸,不少贫困户获得了稳定的增收途径。白银天博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带动作用尤为显著。据了解,该公司以武川乡红岘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社发展“饲草玉米”产业,通过签订青贮玉米秸秆收购订单,带动并消化贫困户饲草种植870亩, 7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4万元,同时,吸纳贫困户劳动力40余人,让这些困难群众奔小康的信心满满当当。
草木吐绿,鸟鸣虫啾。位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的白银区兴盛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经营日光温室大棚30座,红富士苹果基地200多亩。
笔者看到,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在果园里翻地、施肥,各自忙碌着。据了解,目前合作社共有长期员工12人,临时工近3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增收致富。
清晨,吃过早饭后,水川镇贫困户李翠香骑上电动车与丈夫、女儿一起出发,前往大坪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丈夫承包园区大棚,种植设施蔬菜;李翠香在大坪农业园务工,如今的她已经是园区联动温室管理组组长了,每月工资3700元;女儿毕业后也在园区务工,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早早地走上脱贫致富康庄大道,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进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笔者看到,育苗温室大棚内盆花竞相开放,处处弥漫着春的气息。据介绍,园区入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旅游,辐射带动农户3500户1.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657人;带动周边农户就业800人,其中贫困户78人。
相关新闻
- 2018-11-19巧手织就小康梦——白银平川区开展“陇原巧手”行动助推贫困妇女增收侧记
- 2016-07-11帮扶托起“小康梦”——白银靖远县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力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13-12-27【双联经验】白银靖远张滩村:双联助力实现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