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全民战“疫”】肃北:初春的“暖流”
通讯员 郑磊斌 苏吾德
庚子年的正月,没有舞龙舞狮表演,没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却有着另一番“热闹”景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蓝帐篷、值守岗、红马甲、宣传车、小嗽叭、倡议书、提示牌……交织成一幅幅抗疫“新画卷”。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不畏严寒、坚定执着、同心战“疫”守护者的默默奉献。
往年的春节,肃北县学生资助事务中心干部锡林布克都要带着妻子孩子去酒泉和父母过年。今年的春节很“特别”,大年初一一大早他已经在岗位上了。在武汉或湖北省内高校就读的肃北籍学生是疫情防控中重点摸排的对象,为全面掌握孩子们的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他第一时间全面详细核实汇总并准确无误地上报肃北籍武汉就读高校学生的信息及由武汉和湖北返肃师生的各类信息。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他每天都加班加点,常常是进门就吃饭,放下碗就往办公室赶,打电话、发微信“线上”询问,一个一个反复细致的核实,按时限要求填表上报。同时,他还积极宣传防疫科普知识,提高大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知晓度,加强个人防护,提升健康意识。遇到不接电话、抱怨指责、瞒报漏报的情况,总是想方设法联系、不厌其烦的解释,因为他相信人们终究会理解,面对战“疫”,谁都不是局外人。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锡林布克对疫情的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地关注着,对返肃学生的关心关爱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通过战“疫”的锻炼,也更坚定他为教育工作服务终生的决心。
大事难事显本色,危难时刻见真章。肃北县房屋征收补偿事务中心丈量与宣传组组长阿英格是众多防疫“战士”中的一员。从全国各大媒体了解到疫情蔓延的消息后,他立即行动,1月28日向武汉红十字会个人捐款500元,自费购买了价值近千元的84消毒泡腾片送往紫亭和巴音两个社区,还亲手制作了600余份84消毒泡腾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的温馨小卡片,委托社区发放给辖区居民,让大家安心、安全地使用。在日常值班值守中他认真做好出入人员、车辆的管控、登记,协同单位同事主动对小区住户上门登记信息,发放小区通行卡。阿英格每天按时做好包挂楼栋环境消毒,喷洒消毒液、擦拭门把手,不放过一处死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需要他的每一处,阿英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责任和奉献。
“量体温进小区,一个也不能少!”“您好,外出请戴好口罩……”是她每天工作开始到结束的必定程序。
从2月2日开始,肃北县县电影放映站副站长乌日娜带领6名组员积极投入防疫工作中,在政法家属楼门口拉起了守护居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虽然工作繁杂,但她却丝毫不敢怠慢。每天对所有出入小区楼院人员测量体温,提醒大家随时戴好口罩,并逐一认真登记,发现居家隔离人员耐心劝阻返回。对小区楼院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阻止进入,避免相互接触、聚集聚会、交叉感染。加强对小区居民疫情防控知识的宣教,让大家正确认识设置检查口的重要性,引导公众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小区防控岗是24小时值守,每天由6名组员分时段轮流值班。每次遇到组员临时有事或身体有恙,乌日娜都主动顶班,确保值守不缺人、不缺岗。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去的,每天晚上她都认真汇总当日统计数据及时上报后最晚回家,全天在岗值班带班时间超过15小时。
她说:“我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前线,但我可以尽职尽责当好“守门员”。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这个“特殊”的春节,郭海亮、邹娜夫妇多数时间都是在各自岗位上值班值守,把防控工作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了解到消毒物资紧缺,郭海亮就多方联系外地朋友寻找货源。2月10日,夫妇俩来到疫情防控办公室捐赠一千元现金和价值一千元的84消毒液,支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在各自单位发起的捐款活动中夫妻俩又积极捐款。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作为两个女儿的家长,夫妇俩在帮助孩子打破未知,了解各类信息,逐步消除恐慌的同时还鼓励她们制作小视频和倡议宣传片,通过各种形式学会保护自己、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孩子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小家对国家的大爱。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因为有众多像锡林布克、阿英格、乌日娜、郭海亮邹娜夫妇这样在平凡中坚守、坚守中担当的干部职工纷纷响应号召,奋战防疫一线,壮大成了一支服务群众、战胜疫情的庞大队伍,也是这个春天最靓丽的“风景”。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