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防疫 帐篷里的守护人
中国兰州网2月6日讯 连日来,面对全国疫情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城关区全面细化综合性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小区楼院这道防线的“最后一米”,用一顶顶帐篷和24小时不分昼夜的守护,支起守护辖区群众安全的“保护伞”。
楼院下的“家园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进一步做好节后返程高峰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城关区持续强化属地防控、社区防控、群防群控举措,城关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视频会议,要求针对“三不管”楼院分散不集中、进出路口多、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在“三不管”楼院片区主要路口设置卡口点,发放帐篷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筑牢小区楼院的“家园防线”。
白银路街道通过向区属单位协调,借用周边商铺,发动志愿者捐献,自筹资金购买等方式在17处外围露天卡点搭设帐篷,嘉峪关路街道为辖区5个“三不管”楼院搭建活动板房,团结新村街道设置10处卡口点全面推行“1+3+10”联防联控模式……会议结束后,全区各街道开始与时间赛跑,全力抹除疫情管控的空白点,与此同时,区属单位抽调的200名工作人员包街部门工作人员迅速响应,身着“红马甲”奔赴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轮24小时全覆盖的疫情防控工作。
黑夜中的“一束暖光”
虽已是立春,但凌晨三四点的户外,温度只有零下七八度,这让坚守在卡口的工作人员有些难熬。“保证管控工作的有效实施前提,就要先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一位街道党工委书记告诉记者,要打赢这场阻击战,只有先保护好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保护辖区的居民群众。各个街道在24小时监测点的帐篷里搭起了简陋的板床,搬来了电暖气,配发了手电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条件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但街道考虑到我们值守人员夜间值班的实际困难,尽力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更加增强了我们带领老百姓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干劲!”自由路卡口点值班人员高兴地说到。
为基层“逆行者”助力的,还有辖区的热心单位和群众。2月5日一大早,城关供电服务中心一行8人组成的党员志愿先锋队,来到了团结新村街道,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供电工作中,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早一分钟接通电,就可以让你们早点暖和一点,你们太辛苦了,我们只能做好自己力所能的事情,向你们致敬!”说完,他又投入到现场勘查中。口罩、方便面、热水、棉被……,这几日,各个卡口点不断收到来自辖区居民送来的爱心,一件件微小而善意的举动,就像黑夜中的一束暖光,更加坚定了基层“逆行者”不辱使命,守护好辖区群众平安的决心。
城市里的“守夜人”
2月5日凌晨4:00,辖区各楼院路口前的帐篷里,透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凌晨是气温最低点,驻守在各劝返点的工作人员,身裹军大衣坚守在点位。夜已深,但只要有人员和车辆出入,所有工作人员仍旧严格实行着“五个一律”制度,严格询问每一位出入人员登记个人身份信息,询问每一辆出入车辆,登记车辆信息及驾驶员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体温测量,执行车辆消杀……面对疫情,各街道、社区的党员纷纷请战,各包街单位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分批选派党员志愿者向社区报道,辖区内商务、楼宇、物业公司等各方面党组织力量积极行动,切实守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最后一道“防线”。
火车站街道红二村社区居民张晓庆,也主动请缨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特意让社区给自己安排了夜班值守,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人员登记劝返和车辆消杀工作。张晓庆说到,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若有战,召必回”。
在疫情还没有退散的每一个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都闪现着这座城市的“守夜人”忙碌的身影,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护航,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夜间模式”,和我们一起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