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常在 感恩有你 ——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仪式侧记
原标题:感动常在 感恩有你
——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仪式侧记
有一种力量,始终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有一种精神,始终激荡在陇原的山川。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陇原大地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和先进榜样,成为甘肃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解。
1月17日晚,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仪式在兰州举行。
发布仪式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影像资料短片,一段段朴实无华的人物采访对白,是一场精神盛宴,是一次力量传递!
一生只做一件事
“那年,我17岁,到今天已经60多年了。舞蹈这条路,是我终生的事业……”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向观众讲述着高金荣将敦煌壁画舞姿引入课堂的点滴细节。
“情系半生、步步生莲,六十载芳华岁月,你是敦煌舞派的开拓者,善莫大焉;教学相长、传承有序,一甲子潜心钻研,你是教学体系的奠基人,桃李芬芳。”
这是组委会给予高金荣的颁奖词。观众屏息聆听,现场一片寂静——褰褰袖欲飞,舞从敦煌来。观众们仿佛看到,那仙乐缥缈、舞姿婀娜的敦煌乐舞,通过高金荣老师的课堂,走下洞窟壁画,走上华丽舞台,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这些年,我就做了这一件事,一直支持我不断向前、不断创新的,就是敦煌的文化、敦煌的精神。”85岁的高金荣说。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只因头顶闪耀的国徽,在大漠中扎下根,将法治带给边塞,将孤寂留给自己。
1998年底,李生寿任敦煌市公安局红十井派出所所长,工作区域在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罗布泊边区、方山口矿区、雅丹地貌区和敦煌西北两山,从此与长风同舞,和大漠并肩,一干就是22年,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全都献给了“一片孤城万仞山”。
2011年12月,年逾八旬的父母病危,此时的李生寿正在罗布泊咸水泉地区坚守。由于远离市区、通信中断,家人无法联系上李生寿,两位老人最后带着遗憾先后去世……
一边是扎根大漠戈壁22年,一边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深深的愧疚。对此,李生寿说:“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永远冲在脱贫第一线
“当你永远离开的消息传来时,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我一遍遍翻看着你的微信朋友圈,里面记录着你在脱贫路上的所思所想。”
“张主任,我知道你在天上仍然牵挂着这一方水土,你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家乡的真实变化。你放心,当又一个采花节的歌声响起时,白龙江畔的鲜花,一定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小娟姐,我并不认识你,但我早就听过你的名字,因为你对扶贫工作是那么的赤诚和忘我,让所有扶贫干部都感动和钦佩。”
舞台上,三位讲述人表达着对张小娟的深情;观众席上,人们已是双眼润湿。
当张小娟的丈夫刘忠明上台代为领奖时,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我至今没给孩子说小娟的事情。每当女儿问起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时,我说,妈妈又有了新任务……”刘忠明用沙哑的声音哽咽着说道。
“你是24小时在线的群众贴心人……永远冲在脱贫第一线……”
只为文化根脉生生不息
76年来,一代代莫高窟人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不畏艰苦、甘于奉献,为保护好这一文明之光,作出了令世人感佩的卓越贡献。
听,那些声音——
常书鸿:我还记得1963年的那个秋天,樊锦诗才25岁呀,干净利索,眼睛里却闪耀着一团火。她一位江南女子,真的没有想到,一待竟然是一辈子。
段文杰:那时候真的很苦,尤其是冬天,住的地方特别冷,喝水和蔬菜更是问题,但我们的心是热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守护的是什么。
樊锦诗:当年,我也没有想到会待这么久,但敦煌就仿佛有磁力一般,把人牢牢地吸引着。这里的每一寸壁画,我都熟悉得像身上的皮肤一般,我只有深深的爱。
王旭东:时代在变化,敦煌研究院应该与时代同行,它是有温度的,是鲜活的,应该走进更广阔的世界中、走进人们的心里。
赵声良:我们守的不是一个个洞窟,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所有这一切都因为四个字:“莫高精神”。
几代人薪火相传,在艰难中忘我守护,只为文化根脉生生不息、浩荡不衰。多少人青丝白发,在热爱中奉献一生,只为莫高精神发扬光大、烛照未来!
“就在今晚21点,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楷模’称号……”主持人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持久而热烈。
伟大的时代,必将涌现许多时代英豪;伟大的时代,必将会涌现更多的时代榜样。
因为有你,我们常怀感恩;因为有你,我们感动常在!
相关新闻
- 2020-01-21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总结大会召开
- 2020-01-21甘肃省市部门联合开展节前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
- 2020-01-21甘肃省安委会发布《春节假期安全提示》
- 2020-01-21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