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甘肃临夏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日子红火了,心里舒坦”(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20-01-17 19: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甘肃临夏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日子红火了,心里舒坦”(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银 燕

  腊月十八,大雪初霁,寒风凛冽。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里暖意融融,几十台缝纫机“咔哒咔哒”响得欢。

  布鞋、拖鞋、麻鞋,搓线、做底、缝面、上鞋……几十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一双布鞋能卖60块钱,如今成了很多留守妇女的“小钱袋”。

  56岁的张秀芳手上满是老茧,脸上却堆满了笑容。“按件拿钱,做多少拿多少,我一天能挣30多块。”张秀芳将做好的鞋底放到一边,把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抹了把脸,“自打搬下来,日子可过好了!”

  张秀芳是路盘乡联丰村人,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家在山沟沟里头,一家人六张嘴全指着儿子一人在青海打工维持生计。

  “以前不成。山沟沟,土墙墙,墙上头盖上几片瓦。家在山沟里,地在山上头,娃的学校在山那头。送娃上学得爬山,一个钟头也走不到,如果下雨了路就更难走。种地更是不成,全是斜坡,收成全靠老天爷。7亩地全种上玉米,算上地膜化肥种子,忙活一年也剩不下个啥……”回想起过去的难,张秀芳泪湿了眼眶。

  随着临夏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陆续实施,2018年张秀芳家从山沟沟里头搬下来,住进了镇上的新房子。

  “新房两室一厅,120平方米,政府建好的,自己只出了一小部分钱;娃的学校就在小区门口,俩孙子一起送,四五分钟就到了;送完孙子我就到布鞋车间来上班,赚钱还能顾家;儿媳妇不用操心娃,也在县城一家火锅店找到了工作,一月能挣2000块……”说起现在的日子,张秀芳笑弯了眼。

  让村民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起来不易,稳得住更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临夏县在土桥镇的集中安置点建了布鞋车间,让像张秀芳一样的农村留守妇女、尚有劳动力的在家老人等,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这几年,临夏将集中建点安置、分散安置与购房安置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6.82亿元,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329户11321人。“为了让搬迁群众不再‘两头跑、两头住’,县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实施土地流转、劳务输出,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韩杰辉说。

  2019年,张秀芳一家收入4万多元,早已脱了贫。“搬下来,日子红火了,心里舒坦。”张秀芳说起新年心愿,爽朗一笑道:“希望儿子媳妇都能多挣点,娃能把书念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7日 06 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两会策划丨2019年甘肃这份“民生答卷”,沉甸甸暖暖的! 两会策划丨2019年甘肃这份“民生答卷”,沉甸甸暖暖的!
  • 【新春走基层】武山:春联送上门  喜庆进万家 【新春走基层】武山:春联送上门 喜庆进万家
  • 【脱贫攻坚奔小康】向红强:平凡的坚守 【脱贫攻坚奔小康】向红强:平凡的坚守
  • 【麦积处处年味浓】麦积石佛灶糖—古法炮制舌尖上的甜蜜记忆 【麦积处处年味浓】麦积石佛灶糖—古法炮制舌尖上的甜蜜记忆
  • 理想·信念·青春——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院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 理想·信念·青春——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院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
  • 酒泉市委原常委、敦煌市委原书记詹顺舟受贿案一审开庭(图) 酒泉市委原常委、敦煌市委原书记詹顺舟受贿案一审开庭(图)
  • 临夏市法院举行执行拖欠慈王村大棚租金案件集中发放仪式(图) 临夏市法院举行执行拖欠慈王村大棚租金案件集中发放仪式(图)
  • 麦积区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座谈会 麦积区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座谈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