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红故事】特别小学
原标题:陇原红故事
特别小学陇原红故事
正是金秋时节,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山梁上。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吃力地行走在羊肠小道上。
在闫洼子村一农户家门口,“眼镜”年轻人停下了,用手敲了几下门,一个白胡子老汉迎出来。
“我是刘志丹派来动员儿童入学的,听说你家有学龄儿童,到我们学校上学吧!”
“我们家穷,缴不起学费呀!”
“我们学校是专为穷苦人办的,不收学费,您一百个放心!”
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叫王俊(又名霍建德),是南梁列宁小学校长。每到开学的时候,他都和老师们上门动员老百姓的孩子入学,学生多时曾达到60多人。
1934年2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成立,为配合革命斗争需要,具有远见卓识的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们委派边区政府的文化委员长蔡子伟同志,借用四合台村群众窑洞三孔,办起了边区第一所工农兵自己的学校——列宁小学。同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荔园堡(今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宣告成立后,列宁小学又迁移到转嘴子。
当时,因边区经济困难,学校的设施十分简陋:黑板是用石板做的;课桌是木板架起来的;凳子是用石块垒起来的。可孩子们却很开心,他们都是穷人家的娃娃,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念书。
陕甘边领导人刘志丹经常来学校讲课。他讲的战斗故事经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国民党反动派经常侵扰边区,每当遇到打仗,老师们就带领学生搬到安全地带继续办学。
从学校开办到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时间里,这所学校共培养出210名学生。他们思想进步,有文化,能劳动,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华池县人民政府将列宁小学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华池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南梁小学与初中合并,改称为华池县列宁学校。
摘自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陇原红故事》
相关新闻
- 2019-12-09西北地方文献与古籍整理高层论坛在兰举行
- 2019-12-09《陇东红色歌谣选译》出版
- 2019-12-09敦煌研究院官方抖音号当选甘肃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抖音号”
- 2019-12-08《敦煌岁时节令》入围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