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面壁”24年,他只为做这一件事!

19-12-02 09:1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面壁”24年,他只为做这一件事!

  杨晓东正在对4号窟第7龛顶部壁画临品上色。

  壁画临品局部

  时空穿越千年,当北魏、北周时期创作的精美壁画带着无可挑剔的传世之美,漂洋过海出现在眼光足够挑剔的异国艺术家面前时,他们兴奋甚至惊愕的丰富表情,以及模仿壁画人物的夸张动作,令麦积山石窟专职壁画临摹师杨晓东久难忘怀。

  揭开神秘面纱,让麦积山石窟壁画“走出”窟龛,以更直观的表现形式在国内甚至国际美学舞台上,演绎专属于“她”的绝世之貌,是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们不变的情怀和职责所在,也是长期“面壁”临摹壁画24年的杨晓东坚守的初心。

  1“经过上千年风雨剥蚀,现存壁画中斑驳残缺、模糊不清的地方需仔细审读,有时往往几天难以下笔,落笔也以毫厘计。”

  11月24日,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让久负盛名的麦积山石窟瞬间白了头,素净而又温婉。

  自后秦凿窟始,后续北魏、北周等10多个朝代的匠人们在这里或塑像或彩绘,一尊尊“薄肉塑”、一面面《说法图》《七佛图》等在这座形似麦垛的山上陆续问世。从春到冬年复一年,历经千年沧桑、千年积淀,窟内的千佛千弟子最终以令世人惊叹的姿态,守望代代乡民走到了今天。

  曾听有人说,一个人在佛像云集的地方待久了,不但能沾上佛的智慧和灵气,其面相也会越来越佛性,今年47岁的杨晓东对此深信不疑。

  作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一位专业画家和壁画研究专家,近24年来他抢救性地临摹复制窟内壁画数百平方米,其中为了全部临摹127窟气势恢弘的北魏原作,仅这个窟一画就是10年。

  11月24日,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素静如莲,杨晓东工作室墙面上,麦积山石窟4号窟“散花楼”第7龛顶部壁画的线描临摹已经结束,着色也已完成了80%。画面上的人物、建筑、树木、祥云、华盖等内容丰富,画作精美。临摹在一毫一厘间推进,杨晓东神情专注又淡然平和。

  “第7龛总计13平方米壁画,表现的是一幅完整的佛与弟子说法场景,呈4个三角状陈列。画作上,部分北周原作被明代画作所覆盖,临摹的难度在于好多地方本就斑驳难辨,要在这种状态下清楚辨析作品上体现出的两代两层,充满挑战和考验。”杨晓东说。

  在已完成的《说法图》中下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尊主佛的头部及两尊弟子的上半身的北周原作被色彩艳丽的明代画作遮挡,严格按与文物原作1∶1的比例,杨晓东忠实临摹的文物副本上,两层画作跃然纸上。

  据他讲,2018年3月进入4号窟第7龛至今,从审读、线描到上色,自己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画了近两年,第7龛壁画的临摹工作终于快结束了。明年起将进入第6龛。

  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画了13平方米,也许有人会认为其速度如蜗牛爬,然而,对照壁画临摹标准任务量1.5平方米/年计,杨晓东的年完成量已超出标准量3倍,可谓速度惊人。

  “经过上千年风雨剥蚀,现存壁画中斑驳残缺、模糊不清的地方需仔细审读,有时往往几天难以下笔,落笔也以毫厘计。”杨晓东说。

  2“无论文化是否存在差异,艺术是相通且无国界的。保护传承麦积山石窟历史遗存,让更多人了解这座文化瑰宝,我们需要请进来,还需走出去。”

  麦积山石窟现存窟龛194个,有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

  石窟塑像之精美自不必说,杨晓东对于壁画的钟爱执着也丝毫不弱。因在窟里待得时间久了,他即便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壁画中人物的神情相貌,喜乐悲愁。哪一窟、哪一龛是什么内容,早已在脑海中定格。

  127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恢宏,壁画最为精美且保存量最多的窟,除窟内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其余近百平方米均为北魏原作,正壁巨大规模绘制的涅经变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

  据杨晓东讲,几年前,他的壁画临品展在英国利物浦艺术馆展出时,麦积山石窟壁画的出神入化和灵动自然,令该馆负责人大为赞赏的同时,也颇为惊愕。虽说语言不通难以深层次沟通交流,但从这名负责人朝他不停竖着大拇指、双目放出异彩的丰富动作和表情看,对方被麦积山石窟壁画表现出的神奇魅力深深折服。

  通过翻译,杨晓东得知该负责人此前只听说过敦煌,还从未听说过麦积山。这次画展上呈现的“飞天”“东王母、西王母遨游太空”等精美画面,尤其是透过画面传递出的张力和动感,让这位“老外”莫名激动,顷刻间被画中人物脚踩祥云一飞而过的场面所感染,现场自顾自地模仿壁画内容动了起来。

  去英国展出前,杨晓东觉得两国之间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对此次展出能否取得成功有些担忧。然而展出后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据他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或“走近”麦积山石窟,这些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做了大量事无巨细的工作,其中,将壁画临摹下来视作可移动文物副本,将它“搬出”石窟走出大山,走向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游客不能亲临麦积山观赏的遗憾。

  截至目前,除英国利物浦艺术馆外,甘肃省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成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场馆已先后成功举办了杨晓东麦积山壁画临摹展多次,受到美术界高度评价。

  “无论文化是否存在差异,艺术是相通且无国界的。保护传承麦积山石窟历史遗存,让更多人了解这座文化瑰宝,我们需要请进来,还需走出去。”杨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3“成天与佛像为伴,在落满岁月尘埃、熏黑褪色的壁画间寻求‘破壁’出口,需要一份默契、一份坚守。”

  在窟里待久了,恍惚间杨晓东会觉得壁画上的画面“活”了起来,弟子间偶尔出现的窃窃私语、含眉哑笑,都是那么逼真传神,尤其是“薄肉塑”飞天表现出的运动感和速度感,在他看来俨然演绎了一段段来自仙境的速度与激情,久视不腻甚至为之痴迷。

  “画风动感十足,千年前的古人们做到了。”在壁画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杨晓东对古代艺术家的巧夺天工之作,顶礼膜拜。

  1995年,杨晓东大学毕业刚被分配到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时,一头长发浓密过肩,心浮气躁;24年后,他光光的头顶上一眼看去肉髻凸显,一脸和善。有不少朋友和他开玩笑时总不忘调侃他愈发有佛相了,而他总是淡然一笑,笑称自己能成为一个小沙弥就不错了,一生守护着麦积山的雕塑和壁画,守护着天水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年来,杨晓东久久“面壁”忠实临摹的同时,十分喜爱《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在他看来,这些年他能零距离和古代艺术家对话学习,是上天的恩赐。如果临摹工作分前期忠实临摹和后期复原临摹的话,他觉得前期工作已经完成80%,等所有任务结束后,他想尝试对窟内壁画进行复原临摹,到那时,自己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搞创作,作品一旦面世,其含金量将更高,艺术水准自会不俗。

  据他讲,目前,对127窟进行1∶1整窟临摹复原的项目正在申报中,如申报成功复原完成,以后外出展览时,“127窟”就可以整窟移动了。

  在通往艺术殿堂的路上,总有一些苦行僧式的朝圣者,作为目前麦积山石窟研究所唯一一名壁画临摹师,杨晓东坚持信念的同时仍在苦苦“修行”。

  “成天与佛像为伴,在落满岁月尘埃、熏黑褪色的壁画间寻求‘破壁’出口,需要一份默契、一份坚守。”杨晓东说。

  文/图 记者 王兰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12月6日-11日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将首次在兰巡展 12月6日-11日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将首次在兰巡展
  • 兰州公安冬日全警实战大练兵 兰州公安冬日全警实战大练兵
  • 武威“铜奔马”登上央视《考古公开课》 武威“铜奔马”登上央视《考古公开课》
  • 敦煌举办千人登山暨宪法法治宣传活动 敦煌举办千人登山暨宪法法治宣传活动
  • 兰州安宁滑雪场今冬提前迎客 兰州安宁滑雪场今冬提前迎客
  •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行鼓敲响“黄河神韵”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行鼓敲响“黄河神韵”
  • 甘肃省开展禁止使用童工专项行动 甘肃省开展禁止使用童工专项行动
  • 【促“六稳” 强信心】前十一月甘肃省属企业生产经营稳健向好 【促“六稳” 强信心】前十一月甘肃省属企业生产经营稳健向好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