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行鼓敲响“黄河神韵”

19-12-02 08:3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

  行鼓敲响“黄河神韵”

黄河岸边,韩城行鼓队鼓声铮铮。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杨唯伟

  关中汉子一袭红衣鲜艳如火,敲起鼓来仰面朝天如痴如醉;女子则手执彩绸花竿,随着鼓点摇曳舞动。令旗挥舞,鼓阵排开,锣鼓齐鸣,强劲铿锵的鼓点如黄河咆哮,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花竿合着鼓点在阵中翻飞,阳刚与阴柔并济,给人以强烈的视听震撼……

  11月21日上午,金色的阳光洒在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的黄河岸边,采访组在这里邂逅了一场韩城行鼓表演。风劲鼓声连岸动。800多年来,这种起源于元代初期的军鼓表演,不仅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激励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黄河儿女奋发向前,更是演变为当地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脚步铿锵,乘上“一带一路”的快车,从黄河岸边走向世界舞台。

  紧闭双眼,神态如痴如醉,脚下却不乱方寸……虽然已值古稀之年,“老把式”程好学只要耍起锣鼓,就会进入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据介绍,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从元朝军队的马上打鼓演变而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打鼓时鼓手似骑马又似醉酒的舞姿。

  “这就是咱关中人骨子里带的精气神。锣一响、鼓一敲、嗓子一亮,烦恼都抛在脑后,浑身上下都是劲儿。”程好学说“醉鼓”才是行鼓表演的最佳境界,因为在韩城人眼里,哪怕天下锣鼓表演成千上万,也没有哪种锣鼓能敲出韩城行鼓独有的鼓韵。

  据记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行鼓有记录的鼓谱就有几十种,各有特色,各不相同。比如《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击鼓边铁钉,发出酷似野兽饿急磨牙的声响,逼真形象;而《上坡》则是鼓队以合击与鼓、铙分击的手法,气势雄浑地体现出强悍的黄河黄土雄风,粗犷热烈。

  从七八岁开始到现在,程好学已经练了60年的行鼓。从黄河岸边的沙滩到北京奥运会的暖场表演,他见证了韩城行鼓从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为韩城乃至陕西省“文化名片”的历程。

  要了解韩城行鼓,就不能不走进龙门镇,走进西原村。龙门镇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岸边,西原村也是韩城行鼓的发源地。4000多人的大村子里,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行鼓表演。每逢婚丧嫁娶或节日,行鼓表演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保留项目。

  龙门镇镇长王根深介绍说,龙门镇是个工业重镇,工厂多,好就业,很多群众都在附近的企业里打工,“工作之余耍耍行鼓,不仅是种娱乐方式,也是提升精气神、凝聚人心的文化活动。”

  西原村文化大舞台的旁边有个院子,门口写着“幸福大院”。村里的近百名老人每天在这里享受现代化的“日间照料”。茶余饭后,听到行鼓排练和演出,“幸福大院”的老人们跑得比谁都快。

  “我们村人人都会演行鼓,要不是岁数大了身体不便,我也能上台表演。”71岁的村民陈维学笑着说。

  行鼓之于西原这样典型的中国农村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让群众老有所乐、少有所学的文化符号。这些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韩城行鼓,做了许多保护和发掘工作。值得庆幸的是,与一些非遗技艺面临失传境况不同,韩城行鼓有着很好的传承和发展。2008年,韩城行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强秀梅是土生土长的西原人,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行鼓表演,虽然年纪轻轻却也已经有20年“鼓龄”。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但只要是村里通知行鼓表演,想方设法也要参加。

  “行鼓在黄河岸边传承了几百年,不能到我们这辈人手里弄丢了。”强秀梅说,“今年,西原行鼓队不仅前往丹麦进行演出,前不久还在北京世园会现场进行表演。”

  从二三十人的小型表演,到四五百人的大型表演,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英国到俄罗斯再到丹麦,韩城人和他们的行鼓舞出了自己的风采,奏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旋律。

  有底蕴、有自信,有成熟的保护和传承创新机制,韩城行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色文化产业。据了解,目前韩城的专业行鼓队员不下3000人。数十个专业演艺公司,正在探索韩城行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带动群众投身文化产业,用黄河文化铺就一条创新的增收之路。

  如今,韩城不仅村村都有鼓队,韩城市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还联合韩城市职业中学、龙门镇西原小学,让行鼓走进课堂,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行鼓队员。行鼓也已经成为当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