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渠水欢歌孟津笑

19-11-27 08:3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

  渠水欢歌孟津笑

  黄河渠渠首引水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叶海 杨世智 王莉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唐代诗人李白、王维的著名诗句,让人们对依偎在大河之畔的孟津无限神往。

  11月19日下午,甘肃日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采访报道组来到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相连的洛阳市孟津县黄河渠渠首引水处。

  孟津,南融洛阳市区,北有59公里黄河河岸线,因扼据黄河要津孟津渡而得名,素有“河图之源、丝路起点、黄河明珠、文化胜地、河洛通衢”之称。相传上古时期,龙马负图出于孟津黄河,伏羲依其图纹画出河图八卦,以其蕴含的哲理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开启了中华文明。出自孟津的河图八卦和由此而来的《易经》,也成为河洛文化的源头。殷商末年,周武王伐纣,会盟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让孟津闻名天下。

  孟津县黄河渠道管理所所长郭俊峰介绍,黄河渠灌区始建于1958年3月,同年6月建成通水,属于孟津县人民自建自管的农业灌溉引黄水利工程。干渠贯穿白鹤、会盟两镇,流经28个村庄,受益人口17.83万人。灌区共有引黄干渠一条,全长31公里;支渠30条,总长87.48公里,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干渠进水闸1座、排沙闸1座、退水闸2座、节制闸2座、支渠进水闸(分水闸)30座;提灌站82处、各种桥梁67座、水力发电站1座。灌区用水指标1.1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用水1300万立方米,灌区用水能灌能排,除了实际用水外,其他过境水在这里“遛个弯”继续流回黄河。

  记者在黄河渠渠首看到,不远处西霞院水库大坝巍巍矗立,黄河渠里流水滔滔,一路欢歌奔向田野。

  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早在修建黄河渠以前,孟津人是守着黄河没水吃。孟津县白鹤镇东部和会盟镇全部的黄河滩区,夏天白茫茫是水,冬天白茫茫是盐碱,一年四季都白茫茫一片。有一年,黄河水还漫过河滩,一直淹到了当时的孟津县城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会盟镇老城村。洪涝、沼泽、沙荒、盐碱之下,这里的土地只能种些黑豆、高粱,产量也不过几十斤,甚至绝收。当地人把这里称为“不毛之地”,当地的东李河、蒋庙等10多个村庄因此南迁。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下去孟津坡,扒住米汤锅,菜饼子,糠窝窝,逢年过节吃块馍”的顺口溜。“那会儿兴发救济粮、统销粮,这里是‘老照顾对象’了,差不多年年吃统销、季季要救济。”老人回忆说。

  陪同我们采访的孟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育新介绍,黄河渠灌区运行50余年来,通过引黄灌溉、改良土壤、生态补给,极大改善了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滩区地下水补源,对孟津县白鹤、会盟两个镇和华阳产业集聚区的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灌区的防汛、抗旱发挥着突出作用;也使黄河渠灌区发展成为孟津县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基地。如今,黄河水滋养下的孟津县,万亩水稻、万亩莲藕、万亩贡梨、万亩鱼塘拉动产业,造福百姓。活水绕城也带来县城生态变化,当地人不出县城就可看到黄河湿地。

  孟津县还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特色开路、农旅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资源和都市近郊优势,大力整合农业园区、田园风光、黄河湿地、经济作物等旅游资源,深化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建成5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55个,国家五星级园区2家、四星级园区4家,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和万亩优质水稻、万亩孟津贡梨、万亩无公害蔬菜等一批“万字号”农业项目,精心打造了梨花节、桃花诗会、西瓜采摘节等20余个农业观光节会,2018年接待游客320多万人次,引爆了“来孟津耍吧”都市观光休闲旅游品牌。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在孟津卫坡举行,短短几天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