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创新思路 统筹资源 全力推进新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9-11-08 09:4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创新思路 统筹资源 全力推进新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甘肃地处西北腹地,是全国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50%以上的国土面积位于灾害高发区,曾发生强震、山洪、泥石流、大面积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甘肃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矿山、石化等高危行业占比大,工艺装备比较落后,安全生产面临巨大挑战。自机构改革以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强化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救援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以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加强救援力量协调作为健全应急机制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创新,全力推动落实,推动应急救援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有效应对处置事故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政策先行,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应急管理架构。省应急厅通过开展调研论证、征求各方意见,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三大目标”(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建设“六大体系”(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搭建起了符合中央要求和甘肃省情实际的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与《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同形成了甘肃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援体系的制度性设计。

  坚持夯实基础,着力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蹄疾步稳推进省市县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省应急厅于去年10月挂牌成立,14个市(州)86个县(区、市)应急管理局已完成挂牌组建任务,各方面工作步入正轨。着眼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做强灾害事故救援“一线指挥部”,支持基层大胆探索创新。指导永靖县出台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试行)》,积极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县、片区、乡镇、村社四级“应急救援防护网”。指导定西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5(整合综治办、道交站、民政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五个机构组建乡镇应急管理所)+4(推行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监管、社会矛盾风险防控、应急监测预警‘四位一体’)”的乡镇应急管理运行模式。今年,我省虽遭遇了不亚于往年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由于基层应急体系预警及时、撤离疏散迅速、前期救援有力,因灾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新型应急救援体系的优势初步显现。

  坚持协同配合,全面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效率。结合省级机构改革中部分机构职责和领导成员变动实际,对省减灾委、省消委会和省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等省级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及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的协调联动机制。按照应急部门“综合防、突出救”,行业部门“专业防、支持救”的思路,建立了应急部门侧重监测预警、调动力量实施抢险救援,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联动工作机制。省应急厅与省交通厅建立了应急救援车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快速通行协同保障机制;与省水利厅积极探索协作联动新模式,树立“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两个意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工作会商、预警信息发布、防汛隐患共查、应急救援联动等五项机制,有效应对了舟曲县东山镇下庄村山体滑坡、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山洪灾害等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任务,最大程度减轻了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坚持统筹资源,持续提升应急救援信息化水平。组织专门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在全国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消防管理、森林防火三个应急指挥平台的联通,基本实现了应急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指挥平台正在向市县延伸,初步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推进应急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深层次互联互通,共享基础数据,建立实时会商机制,逐步实现应急管理“一张网”调度指挥信息保障体系,通过应用“互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全面实现远程调度、应急决策、现场指挥有机统一,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指挥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实战化应急救援演练。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分级负责、整体推进,对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企业预案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1个总体预案、37个专项预案已修编完成,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应急力量技术竞赛、应急预案管理培训等活动,组织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实战化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预案发现问题,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预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9月11日,在兰州新区举行甘肃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某地发生6.8级地震,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部分房屋倒塌,有群众受伤,近万名群众急需疏散转移。同时,受多次余震波及,当地石化公司蒸馏塔管线破裂发生泄漏起火。通过应急响应、队伍集结、次生灾害处置及转移撤离等实战环节演练,有效锤炼了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合成作战能力。今年以来,全省组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700余次,矿山、危化、地震、消防、森林、武警、民兵预备役以及社会救援队及行业部门应急力量演练达300场次以上。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提升了应急协调联动和救援处置能力。

  坚持提升能力,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全省初步建立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队伍为主,以18支应急管理部门统筹、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交通、水利、自然资源、林草、地震等行业救援力量为辅,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将交通、水利、林草、地震等行业14支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救援装备建设,提升了行业救援队伍“一专多能”的救援能力;与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签订了科技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与甘肃公航旅金汇通用有限公司签订了直升机救援合作协议;与蓝天、方舟、厚天等社会救援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整合企业资源、社会力量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的新路子。明确了部队、武警参与救援行动用兵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展调兵联动演练,形成了较为顺畅的军地联动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0.9亿元,购买应急特种车辆和各类装备物资2.43万余台(套);为省级救援基地配备危化现场侦测无人机、雷达生命探测仪、水下侦测机器人,购置应急通信指挥车、运兵车、后勤保障车,有效缓解了救援装备不足的问题。有序推进我省矿山救援队质量标准化建设,4支队伍达到国家特级标准,2支队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支队伍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建立社会救援力量通行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了应急救援车辆免费通行、公路沿线优先保障各项政策,使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害事故现场有效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新征程勇担新使命

  ——甘肃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自2018年10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坚持“边组建、边应急”的思路,主动适应新要求新任务,加快理顺体制机制,明确改革发展思路,高效有序防范和应对各类事故灾害。11个月过去了,全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稳妥处置了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甘肃应急人面对“大考”,交出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折射出新时代应急管理人“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胸怀全局的改革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勇于作为的担当意识、心系安全的使命意识。应急管理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坚持顶层设计,建好“四梁八柱”。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三大目标”(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建设“六大体系”(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搭建起了符合中央要求和甘肃省情实际的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与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了甘肃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体系。

  注重稳步推进,理顺体制机制。提早谋划安排,蹄疾步稳推进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市)应急管理局全部完成组建任务并履行新使命。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分别达到2110个和2548人,分别比机构改革前增长45.3%和52.6%。指导全省10个市(州)40个县(区、市)的613个乡镇依托原乡镇(街道)安监站,整合更名组建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所,设立了村(社区)应急管理室,确定了应急管理员,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应急机构体系。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对省减灾委、省消委会和省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等省级指挥机构进行全面调整,将职责划分清晰化、法定化,构建起了分工清晰、相互衔接的应急指挥体系,形成了应急管理部门“综合防、突出救”,各相关部门“专门防、参与救”的工作机制,提升了现场应急指挥科学化水平和综合应对处置能力,确保了重大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在全国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消防管理、森林防火三个应急指挥平台的联通,基本实现应急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指挥平台正在向市县延伸,初步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

  加强安全监管,筑牢安全屏障。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应急管理厅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防范,深耕安全生产领域,牢牢守住基本盘基本面。围绕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核心任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问题隐患,有效防范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针对隐患排查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推动建立省市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家库,组织开展常态化、专业化隐患排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水平。对庆阳市、兰州新区及庆城县、合水县进行安全生产约谈,对7起典型较大事故进行挂牌督办。紧盯企业安全这一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紧抓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这一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先后2次组织召开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矿山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现场培训会,在全省启动危险化学品和矿山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快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向好态势。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急能力。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之后,针对业务更宽、要求更高与现有队伍能力素质表现不适应的问题,省应急管理厅着眼“防风险、化危机、保稳定、惠民生”,着力在“坚强队伍、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上下真功、使长劲。完成第一批消防员招录1047名,充实了两支专职消防队伍的人员力量;加大18支矿山危化专业救援队培训力度,推进专业化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与清华大学、应急部信息研究院、省公航旅等企事业单位,蓝天、方舟、厚天社会救援力量签订协议,配强设施装备、强化技术支撑,整合应急资源、优化队伍结构;通过多措并举、引入市场机制,初步构建了以消防救援队、安全生产救援队为主体,以行业部门救援队、地方兼职救援队为基础,以民间各类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利用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1.2亿元,购买通信车、宿营车、炊事车、运兵车12辆,购买应急救援装备物资2.43万台(套),有效缓解了各救援基地装备老化、缺乏等突出问题。同时,已计划列支1600万元用于购买抢险救援装备,以三年基本解决化工园区无专业救援力量为重点,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政府、园区、企业三方共建的方式,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组织市县分管领导、应急局长、业务骨干等,在省委党校、甘肃应急管理学院举办各类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5期,共培训3000余人。开办“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应急安全大课堂,邀请闪淳昌、刘铁民等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6期专题讲座,省市县乡四级应急系统干部8000余人同时参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安全生产:坚持生命至上 推进安全发展

  自2018年10月挂牌成立以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原则,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安全基础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本质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1月至9月,全省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一、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健全。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从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具体规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印发后,按照建设“六大体系”的总体要求,省安委办推进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广永靖县应急管理改革经验,指导全省10个市(州)40个县(区、市)613个乡镇将原乡镇(街道)安监站更名组建应急管理所,将村(社区)安监室更名组建应急管理室,初步实现了应急管理机构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围绕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省安委会印发《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于2019年8月、9月分别在庆阳、白银召开全省危化和矿山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现场培训会,率先在危化、矿山领域启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并逐步覆盖到其他行业领域,力争到2021年全面建立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二、安全生产法制体系逐步形成。围绕健全和完善与《安全生产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深入调研、科学立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安全生产立法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立改废齐头并进,先后修订、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甘肃省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甘肃省尾矿库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形成了安全生产地方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同时,全面推进“放管服”制度改革,取消调整下放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事项12项,界定权力清单214项、责任清单2532项,对下放、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审批方式,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做到“马上办、一网办、简化办、一次办”,确保安全标准不降、监管力度不减。

  三、事故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和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19个行业领域里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对发现的高风险问题隐患采取“双重交办”“双重督办”,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闭环管理。同时,持续开展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矿山提升运输系统专项执法检查和危化品重点县区(园区)专家指导服务;省住建厅组织对建筑施工领域开展暗访检查,对典型较大事故进行挂牌督办;省公安厅聚焦源头、公路、城市、农村四大战场,强力推动源头隐患清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45万余起,查处营运客车交通违法行为4.8万起;省自然资源厅加大对超层越界、资源整合、改扩建、长期停产停工、证照过期等矿井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超范围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省交通厅积极开展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专项行动,在2704辆公交车上安装了司机安全防护栏,在2621辆“两客一危”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省文旅厅、省交通厅、省公安厅联合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整治行动;省市场监管局多次对气瓶安全专项整治进行了安排部署,督促指导全省严厉打击气瓶非法改装,规范和加强气瓶安全管理。

  四、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充分运用甘肃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选取10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建成了集监测监控、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预警、模型分析、应急指挥、辅助决策、部门联动等的“天地一体化”风险管控信息系统。截至目前,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上线用户67278家。通过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隐患排查、执法检查、风险管控、远程巡查、应急救援及演练、统计分析、舆情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完成第一批消防员招录,有效充实了两支专职消防队伍人员力量;加大专业救援队培训力度,推进专业化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初步建立了以消防救援队、安全生产救援队为主体,以行业部门救援队、地方兼职救援队为基础,以民间各类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创新工作思路,依托重点企业,解决化工园区无专业救援力量的问题。投入资金1.2亿元,购买了通信车、宿营车、炊事车、运兵车和救援装备物资2.43万台(套),有效缓解了救援装备老化、缺乏等问题。举办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现场会,开展全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有效锤炼了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合成作战能力,提升了应对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

  防灾救灾:防救并重 最大限度减少灾情损失

  2019年,甘肃省先后遭遇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灾害救助工作,各级领导深入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和指导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省应急管理厅由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救援有力,有效应对了自然灾害。截至9月底,全省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88%。

  加强监测预警。着眼有效防御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省应急厅加强与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联合会商、分析研判,确立了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充分发挥甘肃省预警发布中心作用,分级发布暴雨预警,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指导各地部署开展防范救援工作。入夏以后,酒泉市肃州区、敦煌市,甘南州迭部县先后出现暴雨天气,日降雨量超记录极值。在应对强降雨过程中,当地乡镇应急所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按照应急部门“综合防、突出救”,行业部门“专业防、支持救”的思路,建立了应急部门侧重监测预警、调动力量实施抢险救援,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联动工作机制。省应急厅与省交通厅建立了应急救援车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快速通行协同保障机制;与省水利厅积极探索协作联动新模式,树立“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两个意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工作会商、预警信息发布、防汛隐患共查、应急救援联动等五项机制,有效应对了今年的严峻汛情和抢险救援任务,得到了应急管理部的充分肯定。

  加强应急救援处置。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认真履行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的职能,积极开展灾害应急救援,展现了新形象新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应对舟曲县东山镇下庄村山体滑坡和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山洪灾害,紧急转移安置54户203名群众,迅速下拨370万元的灾害救助资金,配发价值60万元的地质灾害救援预警装备,第一时间派出4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勘察调查,调动森林消防总队42人7台车辆、消防救援总队244人、63台车辆、15台重型机械、4只搜救犬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抢修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加强救灾和群众生活安置。今年1月至9月,全省先后遭遇洪涝、地震、风雹、滑坡、低温冷冻等灾害,共造成14个市(州)82个县(区、市)的215.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4人、失踪2人,倒塌房屋1657间,严重损坏房屋2824间,农作物受灾16.8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7亿元。面对严重灾情,省应急管理厅及时派出工作组查核灾情,指导受灾地政府有序开展救灾工作,并及时联合省财政厅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补助资金7720万元,联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局向临夏州东乡县调拨省级救灾应急物资折叠床、防潮垫、帐篷、棉被、雨衣等共计2430件,有力帮助了受灾地区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倒损民房重建维修等工作。同时,2019年初,及时下拨中央和省级冬春生活救助资金5.289亿元,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冬春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立冬海报 立冬海报
  • 霜降海报 霜降海报
  • 寒露海报 寒露海报
  • 兰州一2岁女童走失 秦川派出所民警帮她找到亲人 兰州一2岁女童走失 秦川派出所民警帮她找到亲人
  • 天水青年南北路开启“银杏树落叶不扫”模式 天水青年南北路开启“银杏树落叶不扫”模式
  • 兰州车站“亮豁”啦! 兰州车站“亮豁”啦!
  • 陇南礼县五旬农民网上直播卖苹果 陇南礼县五旬农民网上直播卖苹果
  • 1982年《兰州石油技校建校四十周年专刊》 1982年《兰州石油技校建校四十周年专刊》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