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走上国庆观礼台——记天水甘谷“劳务红娘”张维林
原标题:“打工仔”走上国庆观礼台
——记天水甘谷“劳务红娘”张维林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受邀到北京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对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林说。10月5日下午,张维林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观礼之行回到甘谷。归来之后他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第二天便组织召开公司中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讨论交流观礼的心得体会。
国庆观礼归来谈感受
张维林所在的观礼区是由全国脱贫攻坚获奖者组成的,当看到“脱贫攻坚”方阵经过时,他为自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备受鼓舞。他说:“作为脱贫战线的一员来参加国庆观礼,让我更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当看到甘肃的花车从天安门前经过时,张维林的激情再次被点燃。“我的心潮从未如此澎湃过,恨不得让大家都知道我是来自甘肃的代表。看!我的家乡多么美丽。”张维林激动地说。
观礼结束后,张维林回到宾馆,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写道:“我很庆幸生活在一个不但能吃饱穿暖,还可追求时尚的时代;一个可随心所欲阅读所爱的文字、更可以写出自己心声的时代。这一切都得益于祖国的强大和昌盛。作为祖国的孩子,我是幸运的。前辈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惟有去努力,去做好应做的事情才对得起祖国母亲。祖国在向前走,她走得很快,我得用力走,才赶得上她前进的步伐。”张维林获得过很多荣誉,但他认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是他人生中的大奖,而他以这样的身份受邀国庆观礼,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从打工者转型为劳务经纪人
“17岁那年,因为家庭贫困,我不得不出门打工。为了找一份工作,我连续两个月都睡在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以开水、馒头充饥。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搬水泥,后来我还做过木工……”提起最初打工的几年生活,张维林感慨地说,那段日子太苦了。2001年,经过近10年的打拼,张维林终于在苏州的一家知名企业站稳了脚跟,买了楼房把老婆孩子接到了身边,年薪超过10万元。
一天,张维林和妻子在街上散步,一家中介公司门口有人在吵架,张维林隐约听到人群中有人是甘谷口音。一问得知有个甘谷老乡打工时被中介骗了,那件事对张维林的触动很大,他便萌发了回家乡组织劳务输转的念头。
回到甘谷,张维林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开办了职业中介所。张维林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对劳务招工根本不相信,我就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苦口婆心给大家宣传讲解,并‘搬出’我已经帮忙找到工作的具体事例,渐渐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终于,张维林用实践和真心逐渐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可。
2013年的正月十六,63辆大巴组成的庞大车队从甘谷出发,通过天水、宝鸡、西安、郑州、南京,浩浩荡荡奔赴苏州。加上火车客运,张维林一次性输转农民劳务人员4300多人,成为甘肃劳务输转历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打造全国独有的“400就业云平台”
在甘谷,说起张维林,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创业创新的才能,称赞他反哺乡亲的厚道。多年来,张维林从一名贫困山村的打工仔,成长为全省劳务产业的掌门人和优秀的青年农民企业家,每年向省内外大型企业输转农民劳务工上万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劳务红娘”。
扛起劳务输转大旗的时候,张维林就意识到劳务输转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尤其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更是以脱贫攻坚为己任,带领甘谷腾达在劳务和就业领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准扶贫新模式和新路子,为全县脱贫攻坚战立下了头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传播和推广经验。
十年间,张维林累计输转甘谷、清水、武山、成县等14个县区的农民劳务人员10万多人次,为贫困家庭挣回20多亿元,直接使10万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14个县区直接脱贫的村达230多个,脱贫人数超过50多万人,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达200多万人。同时,张维林带领团队用3年时间,打造出全国独一无二的“400就业云平台”,通过建立大型数据库,为省内数十万务工人员和全国数千个用工企业提供了精准对接的信息平台,真正用精准劳务托起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2018年,张维林又率先在全省创办了“扶贫车间”,在甘谷县内外投资1000多万元建了20多个劳动就业密集型的服装加工车间,把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机会直接带到了贫困户家门口,为3000多名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扶贫车间”在全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发展,为全省的脱贫攻坚再立新功。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哈丽娜 图为张维林提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