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生态保护 绘就美丽平凉新图景

19-09-06 09:0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生态保护 绘就美丽平凉新图景

  平凉主城区南山生态公园。本版图片由平凉市委宣传部提供

  泾川县凤凰村夜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走进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水泥窑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待处理的垃圾进行数据监测和分析。

  “现在可以看到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以及一些数据,目前已经处理27.9万吨左右垃圾,通过日处理300吨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的建设,也实现了崆峒区及周边乡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处理过程,避免了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和乡村周边环境及地下水的污染。”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贾建辉说,作为垃圾焚烧项目的“升级版”,焚烧垃圾所形成的灰烬可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全过程无废弃物排放,已完全实现了将垃圾“吃干榨尽”。

  这是平凉市近年来持续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的成功案例之一。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平凉市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61.46亿元,集中实施了中心城区和6县(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建设、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园区(集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小锅炉综合治理、工业企业除尘脱硫脱硝和废水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污染减排项目41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16个,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由“十一五”末的5.3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6.25万吨。

  走进崆峒区峡门乡三道沟,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矿山已披上了绿装,采石场树木苍翠,洒水车正在山上进行除尘作业……2018年以来,曾在此作业的两家石料厂与当地政府签订矿山治理协议,牵头对这片矿山进行恢复治理,按照地质现状,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进行土地复绿。

  正是这种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让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凉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70年来,平凉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抓手,紧紧依托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整山系治理,整流域绿化,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山顶梁峁油松沙棘“戴帽”、梯田台地果树“缠腰”、地埂林草“锁边”、沟底坝库刺槐“穿靴”的生态治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林与果树经济林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路子。

  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平凉市林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80万亩增加到552.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57%提高到33.62%,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甘肃省绿化模范城市”等殊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助农增收“牛”产业 助农增收“牛”产业
  • 平凉:农村面貌换新颜 平凉:农村面貌换新颜
  • 平凉:脱贫致富“金果果” 平凉:脱贫致富“金果果”
  • 黄河之滨也很美|大河穿城 绿堤游园 黄河之滨也很美|大河穿城 绿堤游园
  • 甘肃“信义奶奶”窦兰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甘肃“信义奶奶”窦兰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 甘肃省启动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九地区先行先试破解分级诊疗堵点难点 甘肃省启动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九地区先行先试破解分级诊疗堵点难点
  • 唐仁健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应急管理厅调研时强调 维护好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当好“娘家人”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守夜人” 唐仁健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应急管理厅调研时强调 维护好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当好“娘家人”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守夜人”
  • 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政法大学 研讨推进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法治保障机制建设 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政法大学 研讨推进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法治保障机制建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