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陇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一)
原标题: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
——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一)
开栏的话: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披荆斩棘、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绘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主角。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以陇南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为主线,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陇南干部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
本报记者 许成儿
长期以来,“陇中苦瘠甲天下”是陇南的真实写照。截至2011年底,全市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贫困发生率53%,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贫困一直伴随我市发展全过程。可以说,陇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70年来,陇南人始终明确,决不能让贫困阻挡崛起,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如何让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向“两不愁 三保障”靠近,在解决生存需要的同时,解决部分发展需要,战胜贫困、摆脱贫困,同步实现小康,一直是陇南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思索的历史考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尤其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探索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社会扶贫等脱贫攻坚六条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3%降到2018年底的7.8%,两当县、成县和徽县三个县整县脱贫摘帽,走出了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持续推进片区扶贫
特困片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和难中之难,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我市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区域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创新性地启动实施了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行动。
工作中,我市整合项目资金,倾斜帮扶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特困片区攻坚,使特困片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发展“短板”得到补齐。
同时,我市通过国开行融资,加快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落实到位贷款资金近60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万人,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111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万户,建成通村硬化路1.2万公里,贫困村动力电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实现了全覆盖。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通过片区扶贫的实施,特困片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短期内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紧盯脱贫攻坚核心任务,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文县桥头镇杨家山村的张世柏一家曾是贫困户,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他积极发展花椒产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啥都没有,没衣服穿,经常饿肚子。现在依靠6亩多的花椒树,每年收入10多万元,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日子越过越好。”谈及变化,张世柏很自豪很高兴。
张世柏的脱贫之路只是我市实施产业扶贫助农增收致富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内生动力的富民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区域性特色产品,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推广产业扶贫“宕昌模式”,破解贫困弱势群体增收难题,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全市1707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三变”改革,全市参与“三变”改革农户累计达5.88万户。
目前,我市已形成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规模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农产品总产量达360万吨,全市农牧特色产业年产值达到165亿元。
产业扶贫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据统计,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底的169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7012元。
围绕解决农特产品“卖难”,持续推进电商扶贫
成县鸡峰镇长沟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前仅靠种植粮食作物维持生计。
近年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长沟村公路修通了、道路硬化了、危房改造了、收入增加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
更为重要的是,依托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长沟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使收入大大增加。
“一只土鸡能卖到160多元,收入翻了几倍,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电子商务带来的变化,村里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围绕解决农特产品“卖难”,我市主动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建立了陇南农特产品与外界市场对接的“电商”快捷通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大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店”建设,建立健全电商带贫机制,形成了“电商网店、电商产业、电商创业、电商就业、电商入股、网络众筹”等“六路带贫”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市着力构建信息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传统企业转型,提升网店运营水平,积极探索推进电商跨界、跨境融合发展,实现了全市电商扶贫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开办网店1.4万多家,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超过130亿元,电商培训25万多人次,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2万。
着眼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持续推进金融扶贫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短板”不补齐,“瓶颈”不破解,发展和脱贫就缺少保障和支撑。
为此,我市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创新实施“3+1”金融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推行以“三权”抵押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着力解决产业融资难题。
进一步提升涉农保险业的保障功能,对所有贫困户的所有种养产业以及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实现“三个全覆盖”,防范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贫困户种养收入大幅减少。
同时,我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完善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乡镇、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促进了支付服务向偏远农村的延伸。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7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8.9%;全市累计落实投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44.1亿元,带动产业增收农户5.8万户22.64万人;完成农业保险参保户数21.4万户,其中贫困户13.38万户。
立足拓展群众增收路子,持续推进旅游扶贫
我市山清水秀、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我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打乡村旅游牌,有效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我市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品一韵、一家一特”的要求,促进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保健养生游、特色农业和地域文化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协会)+贫困户”“帮扶单位+支部+公司+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同时,我市还结合国家批准的旅游扶贫试点村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和“百村千户万床”工程,着力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12个,市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85个。
乡村旅游扶贫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正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91万人次,收入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13.5%。
注重调动各方扶贫力量,持续推进社会扶贫
脱贫攻坚不是扶贫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工作中,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省市县1300多个单位、4万多名干部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在1707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各级干部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共协调资金60多亿元,为联系村兴办实事6万多件。
积极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加强协调,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并取得明显成效。
认真做好定点帮扶工作,7个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通过派挂职干部、援助资金等方式对我市进行帮扶,有力助推了我市脱贫攻坚进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3%降到2018年底的7.8%,两当县、成县和徽县三个县整县脱贫摘帽。我市先后荣获“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2018年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等称号。
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市在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定会交出一份更加完美的答卷。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