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敦煌女儿》感动金城 百位上海支甘老人走进剧场追忆“芳华”
原标题:沪剧《敦煌女儿》感动金城 百位上海支甘老人走进剧场追忆“芳华”
剧照
记者 赵鑫远
洞窟、佛像、壁画、敦煌守护人……9月3日晚,作为“一会一节”的展演剧目,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倾情献演的沪剧《敦煌女儿》,用吴侬软语的“上海声音”讲述了“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感人故事,将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50多年扎根甘肃大漠、一生致力敦煌研究和文物保护的经历,以及为理想坚守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精湛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也是历经8年打磨的沪剧《敦煌女儿》首次回到“故事发源地”,正如茅善玉院长在演出前所说:“今天的演出意义非比寻常,瞬间拉近了兰州和上海的距离,剧组每个演员都非常兴奋,希望能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甘肃观众。”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现场还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西北建设,从上海千里迢迢来到甘肃、扎根甘肃,奉献了青春年华的百位老人,并邀请其中的8位代表上台与剧组合影留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上海人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兰州、来到甘肃,为兰州乃至甘肃的建设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敦煌女儿》来兰演出之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兰州晨报社共同策划了“寻找百位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上海儿女”,观看《敦煌女儿》追忆芳华活动。
报道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本报热线电话96555几被打爆,很多老人还亲自到报社讲述他们扎根西北的难忘经历,其中有见证新中国首台130钻机诞生的耄耋老人,也有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曾经的青春少年,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宝贵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甘肃这片热土,为了表达对一代又一代援甘建设者的致敬之情,当晚,这百名老人成了《敦煌女儿》兰州演出现场的“座上宾”。
当晚的音乐厅温情四溢,8时许,演出大幕开启,倒梯形的白色幕布,悬挂或投射出飞天和佛头,在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的同时,呈现出千年敦煌的文化积淀。沪剧《敦煌女儿》聚焦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这位“上海女儿”蜕变为敦煌学大学者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樊锦诗数十载潜心致力于敦煌洞窟研究,坚持理想守望,把一生献给敦煌的人生画卷,热情讴歌了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从二十多岁初到敦煌的踌躇满志,演到两鬓斑白,茅善玉将樊锦诗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在舞台上生动还原……此次《敦煌女儿》在甘肃演出的版本,还新增了敦煌的数字化保护成果,一尊尊佛像从白描到3D立体的数字化进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直观地传递出樊锦诗守护敦煌的不懈努力。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并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悲欢离合的冲突,但剧中人物平凡的生活中投射出的伟大人性光环,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一位观众看完演出不无感慨地说:“没有几代学者对敦煌的爱,对莫高窟的奉献和坚守,可能就没有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受邀来到现场的百位老人更是感同身受,百感交集。古稀之年的钱龙英激动地说:“我非常喜欢茅善玉,但是在兰州看沪剧还是第一次,当初我来到甘肃的第一站就是敦煌,剧中的场景让我又想起了当年在敦煌那些难忘的日子,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你们,让我们的心又重新年轻了一回。”
据悉,9月8日,《敦煌女儿》还将移师敦煌进行第二场演出,樊锦诗先生将亲临现场观看并与剧组座谈。
记者 平丽艳 实习生 马正云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