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现代文明之城绽新颜
原标题:兰州新区:现代文明之城绽新颜
美丽的兰州新区
本报记者 李明娟
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正式获批国家级新区。光阴荏苒,转眼已走过7年。
这7年,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将一个小小的农业村镇快速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对甘肃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兰州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国家战略作用更加凸显,区位、资源、政策、环境等优势高度聚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现代文明之城绽放新颜。
打造最具投资营商价值的新区
今年7月,兰州新区作为全国机制最活、审批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地区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榜单。
兰州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一生产力来打造,及时推出高质量发展“1+6”综合改革举措,率先实行全领域项目审批“承诺制”、区域环评、安评等,全面实施“企业减负”行动,出台了一系列全方位、普惠制、持续性产业扶持奖励政策等。
8月15日上午10点,记者看到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大厅里人来人往,办事群众有序排队办理相关业务。
俞女士是一家财务公司的职员,来政务中心半个小时就办完了相关手续。她说:“我们单位在兰州新区这边成立分公司,没想到政务中心人员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不用排队一次就全办完了。”
项目审批是企业落户的第一道“关口”,兰州新区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调则调,让企业少跑腿,全力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32.5亿元、占地550亩的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从项目洽谈到开工建设用了不到4个月,前期手续办理不到30天。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志凌告诉记者,项目能如此快速落地建设,兰州新区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功不可没。
高效率、快速度,仅仅是兰州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兰州新区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的,更突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取消了11项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努力实现了“一网通办”,最大限度简化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间。
从起步到落实,短短几年,兰州新区全面推行“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打造的“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创新创业活力强”的服务环境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39.04亿元增长至205亿元,年均增长26.7%,增速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一。201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8%、20%,继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成立以来,经济总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支出,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等均有序增长。这些都使兰州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创新发展要素不断齐聚,开放步伐日益加快。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城市群、兰州白银都市圈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拥有中川国际机场坐落新区的优势外,兰新、包兰等10条铁路干线贯通,徐兰—兰新东西大通道、沈兰—兰渝南北大通道正在形成;连霍、京藏等7条高速公路连通内外。兰张三四线、中兰客专,景中高速、中白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更是加快了新区立体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形成。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东新坦言,今天的兰州新区优势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围绕建设“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目标,举全力推动九大产业全链循环发展,兰州新区累计引进项目650个、总投资3200多亿元,产业体量明显壮大、科技含量持续提高、综合效益不断显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完备。
目前,兰州新区装备制造正向高端迈进,已在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离散化制造方向,重点布局了石化重型装备、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数控机床机专用设备等制造体系,引进落地兰石装备、兰州水泵、兰州电机、甘肃建投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30个、总投资57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绿色化工迅速崛起,依托远离江河湖和人口聚集区、无自然保护区、无浅层地下水等自然条件,抢抓国家石化产业转移机遇,与中科院、兰州大学、复旦规划院等一流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着力打造国家化工产业搬迁转移最佳承接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最佳目的地、绿色化工发展最佳示范区。
大数据加速集聚,利用气温低(年平均气温6.9℃)、空气干燥、承诺电价低,以及国际互联网端口快速连接等优势,积极抢占数字信息制高点,引进落地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华为云计算、国网云数据中心等大数据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200亿元,装配机架10万个,满负荷运转年耗电量将超过200亿度,打造“丝绸之路信息港”。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全链延伸,生物医药品牌提升,商贸物流快速增长,现代农业全域发展,新材料促进战略新兴产业体系的发展,更是有力推进了兰州新区的全速发展。
文化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近年来,兰州新区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域旅游得到了有力推动,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兰州新区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逐年倍增,都市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旅游影响逐步凸显。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兰州新区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3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57%、71.2%。
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局长张杰介绍,兰州新区积极融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建设,开发休闲度假、探险运动、民俗体验、工业参观、娱乐购物等生态旅游产品,已建成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城、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文化旅游景区,国家4A级景区西部恐龙园荣登“中国主题公园品牌影响力排行榜50强”。经过几年建设发展,兰州新区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态势蓬蓬勃勃,已完成投资43.02亿元,建成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兰州国际嘉年华、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十余个大型景区。同时,高标准建设了亚太生态园、梅园生态园等一批餐馆、茶庄,打造形成了新区特有的农家饮食文化品牌。
为不断开拓旅游市场,兰州新区全面实施综合立体宣传,已举办“美好未来”音乐节、“丝路明珠·兰州新区”群星演唱会等重大节会,主动开拓新兴细分市场,大力开展旅游节会推广,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环境。
日前举行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期间,兰州新区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精心设计搭建了文旅资源特装展示区,20家企业近百种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闪亮登场,其中有来自西部恐龙园的卡通玩偶“庞克”和“洛一”,有晴望川民俗文化村自主研发的在2019年全省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银奖的折叠便携式蓄电小风扇等旅游商品。同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部恐龙园旅游度假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教育中心等12家涉旅企业在展厅内,还集中向市民、游客作文旅产品推介宣传。活动自开展以来共吸引游客、市民2万余人,为持续扩大新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打响都市休闲旅游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兰州新区将继续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提升品牌形象,扩大产业规模为主线,加快推进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新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区,全面打响都市休闲旅游品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