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奶奶”盛桂兰:只要身体行,我就一直做下去

图为盛桂兰老人在缝制鞋垫。记者 赵明霞 摄
记者赵明霞
8月6日,记者来到新城镇长城村,见到了“拥军奶奶”盛桂兰。迄今为止,72岁的盛桂兰持续12年义务为驻嘉部队官兵做鞋垫6000余双。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床、一台缝纫机、一个旧式大箱子和一张小桌子。“噔噔噔”,盛奶奶熟练地操作起缝纫机,一会儿工夫,一双鞋垫就初具雏形。“只要想到这些当兵的娃娃们能穿上我做的鞋垫,我心里就高兴!” 盛桂兰对记者说。
盛桂兰的父亲当过兵,丈夫曾在新疆建设兵团干过军工,所以,她对“穿军装的”有一种由衷的崇敬之情。2008年,61岁的盛桂兰在电视上看到部队官兵不顾生命危险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当兵的娃娃们,战争年代要冲锋陷阵,和平年代要抢险救灾,他们是我们的功臣。”于是,她决定要为部队官兵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做鞋垫。她买来针、线和布料,开始一针一线做起鞋垫。起初几年,由于没有现成的绣花鞋垫布料,想要做出好看的鞋垫,要选择好看的花布或是在布上绣花,盛桂兰做得比较慢,一年能做一二百双。随后,市场上有卖现成的绣花鞋垫布料了,她一年能做九百来双。
2008年“八一”建军节当天,盛桂兰和老伴背上两袋子鞋垫从农村来到市里,一路打听来到嘉峪关军分区。等两位老人说明来意,军分区的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自此,每年“八一”,为军分区送鞋垫成了盛桂兰和老伴的光荣传统。
“只要是穿军装的,我就送!”12年来,盛桂兰给嘉峪关军分区、68207队部、武警嘉峪关支队、嘉峪关消防支队等共送去鞋垫6000余双。
白天干农活,晚上做鞋垫,为了不影响老伴休息,她买来头灯,在头灯照射下,一针一线做鞋垫。在这期间,她用坏了一台缝纫机、四五个头灯,缝纫机的皮带、针头换过好几次。
盛桂兰和老伴的生活很节俭,除了打针、吃药,平时连贵点的菜都舍不得买,但是对于做鞋垫的布料,她却很舍得买。当记者问她12年做鞋垫花了多少钱时,她笑着说:“不记得了,这些都是小事!”
“鱼水情深”“保家卫国”“为国争光”等励志的话语配上好看的花纹,盛奶奶的拥军鞋垫很受部队官兵们的喜爱。“只要大家不嫌弃,只要我的身体还行,我就一直做下去。”盛桂兰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